临港大学心理学系的走廊像一条时光隧道,两侧的玻璃展柜里陈列着历年学术成果奖杯,在晨光中泛着冰冷的金属光泽。林涛的脚步声被厚实的地毯吸收,警徽在胸口微微发烫——那里别着微型录音设备,纽扣摄像头正对着前方挂着\"陆铭教授\"名牌的胡桃木门。
门开时涌出一股苦橙与雪松混合的气息,陆铭站在逆光中,金丝眼镜后的眼睛微微眯起:\"林警官,比约定时间早了十二分钟。\"他侧身让出通道,\"心理学上,提前到达往往意味着进攻性。\"
\"刑侦学上,这叫掌握主动权。\"林涛的目光扫过书架上按颜色分类的典籍,最后落在办公桌的相框上——陆铭与沈静在雪山前的合影,两人手套上的登山扣闪着银光。
陆铭用镊子夹起茶包放入骨瓷杯,热水冲下的瞬间,茉莉香混着蒸汽模糊了他的表情:\"张薇的事我很遗憾,但我们的矛盾仅限于学术观点分歧。\"他推过茶杯,杯底与实木桌面接触时没有发出丝毫声响,\"去年她质疑我发表的记忆编码论文有数据瑕疵,后来《神经科学杂志》证实是她计算错误。\"
林涛注意到书柜第三格放着那期杂志,书脊贴着荧光索引标签。他故意碰翻笔筒,陆铭在钢笔落地前稳稳接住,袖口露出半截银色表链——与案发现场袖扣同系列的配饰。
\"案发当天您在哪儿?\"
\"全天都有课。\"陆铭点开平板电脑,课表显示周二上午是《犯罪心理学导论》,\"下午三点到五点参加系里例会,晚餐在教工食堂。\"他滑动屏幕调出签到记录,\"需要学生作证吗?\"
林涛的指尖在杯沿划了一圈:\"监控显示您当天穿米色风衣。\"
\"我有三件同款风衣。\"陆铭拉开衣橱,三件burberry风衣整齐悬挂,\"教师公寓监控可以证明我当晚八点返回时穿的是藏青色西装。\"他突然停顿,\"您似乎特别关注我的着装?\"
窗外传来乌鸦的啼叫,林涛的耳鸣突然加剧。他装作整理袖口,按下藏在表带侧的录音笔增强键:\"张薇死前在查圣心疗养院,您父亲曾任院长。\"
陆铭的右手无名指在茶杯柄上敲出半秒乱序的节奏:\"家父二十年前就退休了。\"他起身从文件柜取出一本相册,翻到某页时纸页发出脆响,\"这是1992年疗养院扩建竣工照,当时已经转型为普通康复中心。\"
照片上的陆远山站在剪彩队伍中央,背后建筑崭新明亮。林涛用指甲轻刮相纸——表层有细微的颗粒感,像是被特殊处理过。当他抬头时,发现陆铭正凝视着自己耳后的伤疤。
\"您认识杨振吗?\"林涛突然发问。
玻璃窗反射出陆铭瞬间绷紧的下颌线,但声音依然平稳:\"我父亲的学生,后来精神失常。\"他合上相册时,一张便签纸飘落,上面画着七个相连的圆圈,最后一个被红笔涂满。
走廊突然传来物品坠地的声响。林涛拉开门,看见抱着一摞资料的周小雅正慌乱地捡拾散落的文件。女孩的指甲油剥落成斑驳的粉紫色,手腕内侧有道新鲜的抓痕。
\"对、对不起!\"她的瞳孔在看见陆铭时剧烈收缩,\"我来送上周的脑电波分析报告......\"
陆铭挡在两人之间:\"周同学,请把资料放在助理办公室。\"他的食指在报告封面上点了三下,\"第三页的a波数据需要重新校准。\"
周小雅逃也似地离开时,一张便签纸从她口袋滑出。林涛弯腰的瞬间,陆铭的皮鞋尖不着痕迹地将纸片踢进墙角阴影。纸上只有半句被汗水晕染的字迹:\"......不是你们想的那样\"。
\"优秀的学生。\"陆铭重新锁好文件柜,\"可惜最近因为家庭变故情绪不稳定。\"他指向自己的太阳穴,\"这里受过伤的人,记忆就像被虫蛀的羊皮纸。\"
林涛的视线黏在墙角的纸片上。当他再次抬头,发现书柜玻璃门反射出陆铭正在删除平板电脑上的某个文件,进度条转瞬即逝。
\"介意我参观下校园吗?\"林涛突然提议。
他们穿过中庭时,喷泉的水珠在阳光下折射出微型彩虹。陆铭介绍建筑历史的语调像在背诵教科书,经过监控摄像头时却突然加快脚步。林涛记下这个死角位置——正好对应案发当天监控缺失的十分钟。
\"那是旧图书馆。\"陆铭指向一栋爬满常春藤的红砖建筑,\"现在改成了档案室。\"他的手机突然震动,屏幕亮起的瞬间林涛瞥见\"沈静\"的来电显示被快速挂断。
林涛借口去洗手间,实则绕到建筑另一侧查看。档案室门口的刷卡记录器闪着绿灯,最近一次进入记录是昨天下午16:23——张薇死亡前六小时。当他用警徽划开感应区时,系统显示\"权限不足\"。
返回途中,林涛的鞋底踩到一块异样的地砖。蹲下身,发现缝隙里卡着半片银杏叶形状的金属书签——与张薇公寓找到的那枚完全一致。
\"林警官?\"陆铭的声音从背后传来。林涛转身时,看见他左手插在西裤口袋里,右手握着震动的手机,袖口别着那对铂金袖扣在阳光下刺得人眼睛发痛。
校园监控室里,保安调出的画面让林涛后颈发凉。周二下午15:17,陆铭确实出现在系办公楼走廊,但十分钟后从侧门离开时,监控只拍到一个模糊背影。更诡异的是,16:08生物楼附近的摄像头拍到疑似陆铭的身影,而根据课表他当时应该在人文学院授课。
\"可能是角度问题。\"保安挠着头,\"教授们经常借道生物楼去停车场。\"
林涛放大画面。那个穿米色风衣的人右手插兜,左手拎着公文包——与陆铭习惯相反。当他想调取停车场录像时,系统显示该时段数据\"意外丢失\"。
\"时光褶皱书店?\"保安看到林涛手机上的地址,\"陆教授常去那儿,说是喜欢旧书的霉味能激发灵感。\"
书店藏在巷子深处,橱窗里摆着本《记忆的神经生物学》初版本。老板是位耳背的老人,听到\"袖扣\"二字却突然激动起来:\"那天陆教授和戴帽子的男人差点打起来!\"
据他描述,两周前的雨夜,陆铭在古籍区查阅资料时,有个穿黑风衣的男人始终站在哲学书架旁。\"帽子压得很低,但这儿——\"老板点着自己右眼角,\"有颗泪痣。陆教授结账时,那人撞了他一下,后来收银台就少了枚袖扣。\"
林涛正要追问,手机响起陌生号码的来电。电话那头沈静的呼吸声断断续续:\"我丈夫他...梦游时会说'镜子'这个词...\"背景传来玻璃碎裂的脆响,\"昨晚他拿着手术刀在书房......\"
通话突然中断。林涛回拨时已提示关机,定位显示信号来自临港大学附属医院精神科。
返回校园途中,一辆无牌黑色轿车缓缓驶过。后视镜里,驾驶座上的男人右眼角的泪痣在阳光下像滴凝固的血。等林涛掏出配枪,车子已拐进小巷消失无踪。
暮色降临时,林涛再次敲响陆铭办公室的门。无人应答,但门缝里渗出一线灯光。他用警官证撬开锁舌,发现室内空无一人,地球仪被人转动过——原本对准中国的指针现在指向意大利佛罗伦萨。
废纸篓里有撕碎的图纸。林涛拼凑出半张建筑平面图,发黄的纸页上标注着\"圣心疗养院-1989\"。地下室区域用红笔画了个圆圈,旁边写着潦草的\"7号室\",墨迹新鲜得像是昨天才写上去。
窗外传来汽车引擎声。林涛闪到窗帘后,看见陆铭正走向停车场,手里拎着个银色保温箱。更远处,戴鸭舌帽的男人站在树影里,右手无名指上的戒指反着冷光——与监控录像里\"陆铭\"戴的一模一样。
当林涛准备追出去时,手机震动起来。秦越发来的尸检报告附件里,张薇耳后皮肤的电子显微镜图像上,有个模糊的\"7\"字型疤痕——与陆铭今早展示的疗养院照片里,某个医护人员胸牌上的标记完全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