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港市电视台的红色台标在暴雨中闪烁,像一块未愈合的伤口。林涛站在警局大厅的电视前,看着自己的侧脸出现在新闻画面里——那是昨天押送陆铭时被拍到的镜头。记者刻意将画面与他身后\"执法为民\"的铜牌并置,形成讽刺的对比。
\"...心理学教授陆铭涉嫌谋杀案引发社会震动。\"女主播的声音经过电波处理,带着机械般的冷漠,\"本台独家获得的审讯视频显示,这位曾获'最受欢迎教授'称号的精英人士,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画面切到一段模糊录像。陆铭坐在审讯室里,眼镜反射着刺眼的灯光:\"是我杀了张薇。\"他的声音平静得可怕,\"她发现了镜面计划的秘密。\"
林涛的咖啡杯停在半空。审讯室里根本没有这段对话——这要么是伪造的,要么...
\"林警官!\"一个戴金丝眼镜的男记者突然从侧门冲进来,话筒几乎戳到他脸上,\"作为案件负责人,您如何看待网友称陆铭为'教科书式变态'的说法?\"
闪光灯接连爆响。林涛眯起眼睛,透过刺眼的白光看见大厅玻璃门外,沈静正被七八个记者围堵。她穿着素黑连衣裙,左手无名指上的婚戒在镜头下闪闪发光。
\"我丈夫是无辜的。\"她的声音像绷紧的琴弦,每个字都精确得像是排练过,\"警方抓错了人。\"
一个女记者突然提高音量:\"但dNA证据确凿!作为心理学家的妻子,您是否早就察觉丈夫的反常?比如特殊的性癖好?\"
沈静的嘴角抽动了一下,随即扬起一个完美的微笑。这个笑容让林涛后背发凉——它太标准了,标准得像是在镜子里反复练习过。她的眼睛分明在颤抖,嘴角却保持着精确的三十度上扬。
\"我丈夫上周还获得市教育局表彰。\"她的声音忽然变得异常清晰,\"如果警方坚持指控,我会公布他的不在场证明。\"
人群突然骚动。林涛挤过去时,沈静已经钻进出租车。透过车窗,他看见她那个凝固的微笑瞬间崩塌,变成一张扭曲的痛苦面具。出租车驶离的瞬间,有什么东西从她包里滑落——一个印着圣心疗养院logo的药瓶。
\"各位媒体朋友请注意!\"陈队的声音从走廊尽头传来,\"新闻发布会十分钟后在二楼会议室举行,届时将展示关键物证。\"
记者们像闻到血腥的鲨鱼般涌向电梯。林涛弯腰捡起药瓶,标签上写着\"氟哌啶醇\",处方医师签名被水渍晕染得无法辨认。他想起沈静那个机械般的微笑——这是治疗精神分裂的强效药物。
会议室的白炽灯将每个人的影子钉在墙上。陈队站在投影幕布前,警徽在闪光灯下反射出冷光。林涛注意到他换了一条新领带,深蓝色,带着不易察觉的斜纹——这是要上晚间新闻的装扮。
\"经dNA比对及监控确认...\"陈队的声音在扩音器里产生轻微回声,\"犯罪嫌疑人陆铭与三起谋杀案的关联性已得到证实。\"
幕布上出现一组照片:带血的袖扣、电梯监控截图、dNA检测报告。当陈队展示袖扣特写时,林涛突然站起来——高清照片上,那枚银质袖扣的铰链处卡着几根几乎不可见的蓝色纤维。
\"请问那是什么?\"后排一个戴鸭舌帽的记者突然发问。林涛转头,看见他右手按着录音笔,左手无名指有一圈明显的戒痕。
陈队放大图片:\"犯罪现场地毯纤维,与嫌疑人袖口提取物完全匹配。\"
林涛的指甲陷入掌心。张薇家的地毯是米色的——他在现场报告里写得清清楚楚。这些蓝色纤维要么是栽赃,要么...
投影仪突然闪烁起来。在画面跳动的瞬间,林涛看见陈队的影子在幕布上分裂成两个——一个穿着警服,另一个穿着白大褂。等他眨眼再看,幻象已经消失。
\"林警官。\"发布会结束后,秦越在消防通道堵住他,白大褂上沾着咖啡渍,\"袖扣上的纤维检测结果出来了。\"她递来一份文件,\"是绝版书籍专用的对二氯苯防蛀剂,1985年后就停产了。\"
林涛翻开报告:\"和现场地毯不符?\"
\"完全不是一种材质。\"秦越压低声音,\"更奇怪的是,这些纤维表面有微量的聚乙二醇——这是标本保存液成分。像是有人从博物馆藏品上特意采集的。\"
\"能确定来源吗?\"
\"需要比对数据库。\"秦越推了推眼镜,\"但我查到临港市使用过这种防蛀剂的只有两家——市立图书馆珍本库,和大学城后巷那家旧书店。\"
雨水在消防通道的铁皮顶上敲打出密集的鼓点。林涛想起老人说过的话:\"陆教授和一个右手有纹身的女人吵架...\"他突然抓住秦越的手腕:\"张薇右手有纹身吗?\"
\"没有。\"秦越翻出尸检照片,\"但她左手腕内侧有个小疤痕,形状很特别...\"
照片上的疤痕呈圆形,边缘规则得像用模具烫出来的。林涛的太阳穴突突直跳——这和\"杨振\"手腕上的疤痕一模一样。
\"时光褶皱\"书店的铜铃在夜风中发出嘶哑的呻吟。老人蹲在梯子上整理书籍,后颈的老年斑在台灯下像一片凋零的落叶。
\"那天的监控还在吗?\"林涛拂去西装上的雨珠。
老人缓慢地眨着眼:\"警察同志,您上周不是拷走了吗?\"他指向心理学专区的角落,\"陆教授常在那儿看书,那天他走后,袖扣就找不着了。\"
\"还有其他顾客吗?\"
\"有个戴鸭舌帽的。\"老人咳嗽着爬下梯子,\"在医学区翻了很久《临床精神病学》...对了,他付钱时右手腕有块疤,圆圆的像硬币。\"
林涛的呼吸一滞:\"记得长相吗?\"
\"总低着头。\"老人从柜台下取出一个纸袋,\"这是他忘拿的收据。\"
收据上的时间显示是案发前三天,购买物品栏写着\"旧相册\",但最下方有一行手写数字:7-213。林涛突然想起周小雅给他的便签——\"钥匙在《临床精神病学》第213页\"。
书店后门突然传来重物落地的闷响。林涛冲过去时,只看见一个黑影翻过围墙,鸭舌帽消失在雨幕中。地上躺着一本被雨水浸湿的《镜像神经元研究》,扉页上用红笔画满了扭曲的人脸。
警局值班室的荧光灯管发出电流的嗡鸣。林涛将收据放在紫外灯下,隐藏的字迹逐渐显现:圣心7号治疗室,记忆移植成功率67%。字迹与沈静掉落的药瓶标签如出一辙。
\"林警官...\"一个颤抖的声音从门口传来。周小雅站在阴影里,校服外套湿透了,嘴唇冻得发紫,\"张老师...给过我一个U盘...\"
她的指甲缝里沾着蓝色墨水,右手腕上有一圈新鲜的红痕——像是刚摘下手铐的痕迹。林涛接过那个贴着卡通贴纸的U盘时,女孩突然抓住他的袖子:\"他们说陆教授是镜中人...什么是镜中人?\"
电脑屏幕亮起的蓝光映出周小雅惊恐的眼睛。U盘里只有一个加密文件夹,密码提示是\"第一次见面的日子\"。林涛输入张薇档案记载的生日,错误;又试了案发日期,依然错误。
\"等等...\"周小雅突然凑近屏幕,\"张老师总说我们像7月7日生的牵牛花...\"
0707——文件夹应声而开。里面是圣心疗养院的平面图,7号治疗室被标红放大,结构图上标注着\"双向镜像观察室\"。另一份文档记录着1985年的实验数据:\"受试者7号出现严重身份认知障碍,持续声称'镜子里不是我'\"。
\"这是...\"林涛的指尖悬在键盘上方。
周小雅的呼吸变得急促:\"张老师死前一周,总在办公室反锁门照镜子...她说要找出'那个冒牌货'...\"
电脑突然蓝屏,刺耳的警报声响彻值班室。等系统重启后,所有关于7号治疗室的图片都变成了噪点,唯有一张1985年的合影还保留着——但其中年轻医生的脸部被人为涂抹成黑影。林涛注意到黑影医生的白大褂口袋里,露出一截深蓝色领带。
咖啡馆的落地窗将城市夜景切割成几何光块。沈静坐在角落,面前的红茶已经凉了,茶匙在杯沿留下锈红色的痕迹。
\"陆铭这半年总做同一个噩梦。\"她的声音轻得像羽毛,\"他梦见自己站在镜子前,但镜中人对他笑...笑得和他一模一样。\"
窗外的霓虹灯突然在她脸上投下红色光斑,有那么一瞬间,沈静的瞳孔呈现出不自然的灰蓝色。林涛想起秦越说过,氟哌啶醇长期使用会导致虹膜色素减退。
\"圣心疗养院的7号治疗室。\"林涛直视她的眼睛,\"你知道那里进行过什么实验?\"
沈静的茶杯突然倾斜,红茶在白色桌布上洇开成血泊形状。她的右手无意识地摸向左手无名指——那个本该戴着婚戒的位置现在空空如也。
\"1985年,他们叫它'镜面计划'。\"她的声音忽然变得异常平静,\"用电磁刺激和海马体植入,让受试者相信自己是另一个人...成功率67%。\"
窗外一道车灯扫过,林涛突然发现沈静的倒影在玻璃上慢了半拍——当她已经放下茶杯时,倒影的手还停在半空。他猛地转头,看见马路对面停着那辆黑色轿车,鸭舌帽男人正举着望远镜看向这边。
\"他们找到完美的载体了。\"沈静突然抓住林涛的手,她的掌心冰冷潮湿,\"陆铭的脑波频率与7号受试者完全共振...就像一把钥匙配一把锁。\"
咖啡馆的音响突然爆出刺耳杂音,播放的爵士乐变成了某种规律的电子脉冲。林涛感到太阳穴一阵刺痛,眼前闪过碎片般的画面:穿着束缚衣的男人在镜前尖叫、手术台上并排摆放的两枚袖扣、注射器里的蓝色液体...
等他回过神来,沈静已经不见了。桌上留着一张被红茶浸湿的便签,上面是熟悉的打印字体:\"明晚7点,7号治疗室。带上《临床精神病学》第213页的东西。\"
玻璃窗上,林涛自己的倒影正对他露出一个不属于他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