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下班,静安回到家,她连饭也顾不上吃,就开始坐在桌子前,摆弄这些票据。
九光也回来了,烧上炉子,做了两个菜。一个是红烧带鱼,一个是醋溜白菜。
九光看了一眼静安桌上的票据,问道:“怎么了?没报销?”
静安抬手向九光示意:“先别打扰我,我弄完的,再跟你说。”
这三种票据,静安先整理简单的,就是火车票。
火车票,全是火车站候车室打印的淡粉色的票,那是不能造假的。她原本不打算检查了,都已经捆好,放到一旁。
但忽然觉得,还是检查一下吧,按照时间顺序,重新检查,以免有遗漏。
那时的火车票,是一块硬纸壳,淡粉色的,跟手指差不多宽,差不多长。
火车票上面印着从哪里到哪里,没有时间,但有车次。
静安仔细地对照,忽然发现问题:
这些车票里,除了静安、父亲、王大力的车票,还有静安的母亲和弟弟,以及九光去省城的火车票。
静安连忙把这三张火车票拿出来。
这三张火车票是一辆火车的车次,不可能是静安一个人的,只能是别人的车票。
还有,王大力过年的时候,回安城来回的火车票,静安也拿了出来,这个也不应该报销吧?这是王大力回家乡小城,往返的火车票,能算在内吗?
静安把这两张票也拿了出来。
随后,静安又查阅医院的药条子。这是一大笔钱。静安发现药条子反而没有问题。
出院前,医生又开了许多药,都是父亲后续恢复身体,需要吃的。静安把药条子又捆好,没有动。
最后,静安开始整理饭票子。饭店的收据里发现问题了,静安把正月里,九光带着家人去饭店吃饭的收据都拿了出来。
其他的收据,又查阅了一遍,没有说道。
吃饭的时候,静安把报销药条子的事情跟九光说了。
九光说:“这么严格啊?”
静安说:“可不是吗?这次厂长一句多余的话都没说,我赶紧拿回来,自己找毛病吧。”
九光看了一眼旁边的票据:“这回整明白了?”
静安说:“一会儿吃完饭,你帮我再看一遍,免得第二次再退回来,那就磕碜到家了。”
九光觉得静安交给了他一项重要的事情,他就很郑重地点点头。
饭后,静安照看冬儿,九光检查票据。
九光仔细地查看,然后把票据一摞一摞,整齐地在桌子上摆着。
九光回头对静安说:“你挑的太干净了,我啥也没找出来,不过,我觉得你挑出来的票据,有两张有点问题。”
静安把冬儿放到炕上,她也坐到桌子前,看着九光挑出来的几张票据:
有王大力正月里往返的火车票。还有正月里,九光请大家到饭店吃饭的几张收据。
九光已经抱起冬儿,走到桌子前。冬儿伸手要抓桌上的票据,九光的眉毛立起来,说:“不能动!”
冬儿的手搭在桌子边,委屈地哭了。
九光这次也没有哄女儿,严厉地对冬儿说:“记得,下次不能动妈妈的东西,尤其是有字的纸,那都是有用的!”
静安心里一暖。九光虽然嘴上总说静安写东西没用,但他内心里,还是对静安所做的事情,有一份尊重。
静安抬头问九光:“王大力正月返回来的车票,怎么了?”
九光说:“过年了,不让王大力回来看看父母?那成啥了?在工厂上班,你们还有五六天假呢?对不对?”
静安一听,点点头,九光说得有道理,她把王大力的火车票放了回去。
静安说:“那这些吃饭的收据呢?”
九光说:“就算我们不去看你们,你们三个人大过年的,不吃点好的?”
静安笑了:“那一顿饭不能花这么多钱呢。”
九光眼珠一转:“那好办,你把饭钱扣掉一半,不就是你们三个人吃饭的饭钱吗?”
静安一下子明白了:“你的意思是,把你们在的这些饭票子,加起来,总数的一半,就是我和我爸,还有王大力那几天的饭钱?”
九光说:“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要不然,饭票子的钱也不少呢。”
静安觉得九光说得对,咱不占公家便宜,但该算的都要算清。
静安把票据整理明白,用纸条把票据捆好,再把报销的钱数,也标记在纸条上。
这个钱数是九光和静安算出来的。静安打算盘,九光是心算,两人得出的总数是一样的。
九光说:“行啊,媳妇打算盘打得挺溜啊,没想到你会打算盘。”
静安说:“我也没想到,你心算这么厉害,比我打算盘都快!”
九光见静安夸他,他心里很舒服。
静安打算盘,还是小学的时候,跟门卫大爷学会的呢。
静安上学晚,在家看弟弟了,十岁才上学。她比同龄的孩子都大,有些事情,也明白得早。
那年,是八二年吧。那时候看电视剧《陈真传》,后来,静安发现每天《城市晚报》的副刊里,就有《陈真传》的一集梗概。
静安就每天都去门卫室,等着《城市晚报》,就为了看《陈真传》的一集梗概。
一来二去,她跟门卫大爷混熟了,大爷打算盘,静安有兴趣,就跟着大爷学会了。
听说,大爷是下放的知识分子,五六十岁,牙齿都掉了,满口假牙,吃完韭菜馅的饺子,要把假牙拿下来洗。听说,他的牙齿是被打掉的。
学校里的老师都对大爷很尊重,就连校长也是,谁家做了好吃的,就给大爷带一饭盒。
据说,大爷后来有机会回大城市,但大爷家里好像没有人了,就不回去了,在小学当守门人。
夜深了,九光哄着冬儿睡着了。静安还没有睡。
她打开台灯,决定给厂长写封信:
第一,写这次厂子里决定把父亲送去省城看病,父亲痊愈,她代表父亲母亲,感谢厂长。
第二,写自己的疏忽,把不该放进报销里的票据,也放进去了。
第三,写王大力往返的车票,写正月里的饭店收据为何多了,也写了饭店的收据,可以报销一半,把家人吃饭的钱,扣掉。
静安睡下的时候,九光在暗夜里伸出一只手,掀开静安的被子……
这一次,报销很顺利,静安把药条子送到厂长室,好像不到半小时,秘书室的门被敲了一下,门外传来厂长的声音。
厂长说:“小陈,你来一趟。”
静安心里怦怦跳,走进厂长室。
厂长姓杨,杨厂长说:“去报销吧”
静安沉默着,望着厂长,等待他接下来说什么。
杨厂长说:“厂子不是我一人说了算,很多事情都是领导班子决定,你明白我的意思吧,我做什么事情,下面很多双眼睛盯着呢,我不能出错——
“报销药条子,先是我签字,然后药条子拿到会计室,会计会查看一下,我签字的药条子是不是合理。如果不合理,会计会退给我。我担心的不是退给我,是担心会计不退给我。”
静安没明白,诧异地看着杨厂长。
杨厂长说:“一旦不退给我,这些东西将来都能做文章,你现在可能不明白,但我要你明白一件事,但凡你做事,一定要一丝不苟,谨慎小心,要不然,就容易被别人抓住小辫子。”
静安说:“杨厂子,你的话我都记住了。”
杨厂长说:“票据我送到会计室了,你去取吧,回头见到你爸爸,替我问声好。”
啊?没事了?药条子全报销了?
静安惊喜万分,急忙往外面走。
杨厂长又叫住静安:“那封信写得不错。”
静安笑了,连忙走出厂长室,把门轻轻地带上。
静安从会计室里取出了钱,就开始还钱。
先还给九光一千元,九光说不要。但静安还是把钱还给九光。
目的只有一个,在钱上,要跟九光算清楚,尤其是娘家用的钱,免得九光看不起娘家人,也连带着看低她。
随后,静安和九光带着冬儿,在晚上回了一趟娘家,买了水果去看望父亲,并且把报销的钱给父亲拿回去。
九光向父亲讲述了他和静安报销药条子的事情,父亲直夸九光聪明。
父亲说:“你看,你们小两口合手办事,互补了,静安的漏洞,你能给补上,你的漏洞,静安也能补上,这多好啊,这小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父亲看到报销了药条子,很高兴。看到小夫妻和好,更高兴。
九光到厨房帮母亲做饭的时候,父亲小声地对静安说:“医院的事情,我没有和你妈说,怕她担心。”
父亲心细,也是给静安留着面子。
静安说:“我也没说。”
父亲说:“好好过日子,别再去舞厅了,夫妻感情要是没了,你挣多少都没用,为了冬儿也要维护这个家呀!”
报销药条子的第二天晚上,静安请婆婆照顾冬儿,她和九光到厂长和副厂长的家里去看看,送点小礼物,表达一下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