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担心,日寇要派大兵力上阵,起码还需要半个小时,有半个小时,我都已经回来了。”
赵烨一边说,一边看手腕上的手表。
“时间不多了,不能再跟你扯了,反正你们就按照我说的去做,子弹我已经帮你们放这里了,你们尽管用,只要不被日寇发现,就算我不在,你们应该也能活着杀出去。”
赵烨已经给了他们没人一把冲锋枪,刚刚又给了四把狙击枪,狙击枪的子弹堆成一座小山,就算他一时半会回不来,有了这些装备,战士们也能好好活下去。
怕就怕他们不听话,用大火力招惹日寇,让他们聚集火力围攻,到时候别说活命,可能连骨灰都找不回来。
“好好好,既然你有重要的事要办,那你忙你的去,这里交给我,我会严格按照你的指示,打好这场战。”
营长双腿一并,朝赵烨敬了个军礼。
这个军礼意味着营长已经彻底认可赵烨,并且把他看得与上级领导一样重要。
“好,你们好好干,等咱干完这一票,我请你们吃大餐。”
说完,赵烨走进暗黑角落,伸手摸了摸手里的红五星,瞬移回到了办公室。
“大餐?”
营长外头回味着赵烨说的“大餐”两个字,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大餐,莫非是用大盘子装的饭菜?
赵烨回到办公室后,马不停地去了车库。
车子刚上路,就接到了傅姥爷打来的电话。
“赵烨你到哪里?”
傅姥爷那边传来阵阵风声。
赵烨猜测,他应该已经到了海港。
作为混黑白两道的大哥,能在半夜休息时间,为了他的事,亲自到场交货,可见他的重视。
“傅姥爷我刚出发,最快可能需要二十来分钟。”
赵烨将油门踩到底。
时间紧迫,耽误的每一分钟时间都有可能影响南京战局。
“我告诉你,你尽管把油门踩到底,看到红灯你就闯,有什么事,我替你担着。”
傅姥爷声音中带着些焦急。
看样子,他比赵烨还着急。
他的着急,不仅仅是希望赵烨把那批烫手山芋给收走,更希望赵烨能将这批好货送到南京战场,好让那头的战士们用它们杨国威。
“好的,谢谢傅姥爷。”
挂断电话,赵烨一脚油门踩到底,见红灯就闯,速度快到连路边的树都跟着晃动。
好在是半夜,路上没人,不然赵烨也不敢这么干。
要是撞到人,被警察给拘了,他这辈子也算搭进去了。
傅姥爷虽然嘴巴上说,有事他兜着,但事实上他自己也不敢随意杀人,至少不敢明面上杀人。
赵烨不想投靠任何人。
在任何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靠利益维系。
就像现在他跟傅姥爷之间的交情,靠的也是利益。
一旦他失去利用价值,傅姥爷也可能转身就走。
所以,无论如何,都要把赌注下在自己身上,而不是和任何人的关系上。
因为闯红灯加油门踩到底的缘故,原本三十分钟才能到的路程,赵烨二十分钟就开到了。
一下车,赵烨就看到了傅姥爷。
傅姥爷穿着件貂皮大衣,身边围着十来个身形高大的安保人员。
安保全部穿着黑色大衣,整个场景看上去很像电影里黑老大出门杀人的场面。
“哎呀呀!赵烨老弟,你今天的速度够快,我还想着要多等十来分钟,没想到你这么快就到了。”
“让傅姥爷在这么冷的天等我,真是罪过。”
赵烨笑着跟傅姥爷握手,眼眸中闪过一抹歉意。
“要是别人,给我几百万我也不会等,你不同,你是我兄弟,只要你要需要,让我从黑夜等到白天都没问题啊,哈哈哈...”
傅姥爷眼里闪着兴奋的光。
他是真兴奋。
“赵烨兄弟,你是不知道啊,我作为混黑白两道的老大,最爱打打杀杀的场面,可惜,现在这个时代已经不流行打杀了,让我失去了好多乐趣。
所以,听你讲南京战场的事。
我恨不能自己穿越过去,带人跟日寇对战。
现在受限于现实条件,我只能暗暗叹息。
虽身不能至,心向往之。
现在是只要能让我跟南京战场沾点边,也算让我尝到了点战斗的乐趣,为了喜欢的事奔波劳累,怎么能算累呢?
不累,不累,一点都不累,哈哈哈..”
两人边聊边往船上走。
因为有过一次提货经验,所以交货很顺利。
傅姥爷知道赵烨有异能,见他一秒钟将满船舱的武器一扫而空,已经见怪不怪了。
“傅姥爷,我现在还要赶回南京战场去,那边的日寇现在正在密谋如何消灭我们的救援军,我不能再耽搁时间了,必须马上过去支援。去晚了,可能就会出问题。”
听到赵烨说迟了要出问题,傅姥爷赶忙摆手。
“去吧,去吧,赶紧去吧,别再耽搁了,以后需要什么,提前跟我说,不管是坦克、飞机、航母我都能给你弄来,交货的地点我都想好了,到时候我把大型武器运到公海,在没人监管的领域,你大手一挥就把武器给收了,就算警察想查都无处可查。哈哈哈...”
傅姥爷嘴上催着赵烨走,实际上又拉着赵烨一顿说。
赵烨抬手看看时间,“好的,傅姥爷,那咱就先唠到这,我先去南京战场,有需要我提前给您打电话。”
“好的,好的,走吧,赶紧走吧。”
看着赵烨的车消失在道路尽头,傅姥爷站在风中,一脸不舍。
“哎!这小子命咋这么好?怎么就他能穿越,我就不能?”
...
赵烨从港口出来,将车开出来五分钟,便将车停在一个大型商超侧边的停车场。
他没时间了,必须尽快瞬移回到南京,那头的形势瞬息万变,一旦错过救援时间,形势就挽回不了了。
在赵烨辛苦奔波的时候,日本指挥部的中佐也没闲着。
他连滚带爬地回到办公室,给远在日本的天皇拨去了电话。
电话打了一遍又一遍,都没人接听。
如果是平时,他肯定就放弃了,可眼下这种情况,他不敢。
就在他拨了第五十次时,电话那头传来了一个疲惫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