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满八岁的石头闻言跃跃欲试。
倒是没想着学做饭,主要是可以名正言顺的玩儿火。
石头殷切的看着奶奶:“我放假了给奶奶烧火!”
李水仙点头,孩子嘛,总不能都养成个少爷,该学点生活常识还得学!
刘翠芬从屋里拿出书包叫石头:“吃饱了去学校,跟隔壁小三儿放学一起,别······”
石头麻利的接上:“别乱跑,街上乱,放学赶紧回家,不然晚上没饭吃!”
刘翠芬扬起巴掌:“嘿,你这孩子,油嘴滑舌!”
石头嬉笑着跑出了门。
转眼就听见他喊邻居的声音:“三哥!赶紧的!”
一家老少爷们儿前后脚出了门。
小院儿的大门又紧闭了起来。
可能是关一天,也可能是闭半天。
李水仙看着头上四四方方的天,微微叹口气,跟儿媳妇吐槽:“前清那会儿,听说宫里的娘娘,大家闺秀那种,都是出阁前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进了宫之后,也是在自个儿的小院儿里数地砖。
没成想,咱们娘们还有跟娘娘一样的待遇!”
刘翠芬刚刷完锅,闻言笑的手里的盆都拿不稳了:“哎呦,娘啊,您可真会说笑话!还宫里娘娘呢,哪家娘娘吃窝头啊!”
李水仙摇头:“我说的是窝头吗?我说的是憋屈!你看看现在街上,风声鹤唳,路倒儿、小痞子、插草标的、要饭的、偶尔还窜出来两个溃兵。大白天的,小孩儿都不敢在门口玩了。
那个光头也是,进京才几天儿,满打满算没到三年,四九城还在自个手心儿里呐,一听说打到津门了,就吓的一拍屁股,又飞走喽。
天天飞来飞去的,这是嫌咱们这地儿烫脚待不住啊!”
这会儿关着门,可刘翠芬还是皱眉:“娘,红妞记性可好了,您在家说多了,我怕她出去露个一句半句的,再招点儿麻烦事儿!”
李水仙看着跟在两个弟弟身后捣乱的红妞,小声道:“行啦行啦,我知道轻重,你看红妞,这会儿根本不顾上捡闲话!”
小锁跟小柱天天欺负石榴树下的那窝蚂蚁。
不过说来也奇怪,这窝蚂蚁简直源源不断,每天死伤无数,第二天还能爬出来不少。
两个穿开裆裤的小孩儿,随时随地都能来个水淹七军!
红妞一边儿捂鼻子,一边儿跃跃欲试。
听见她娘这边提到她的名字,红妞扭头看了眼。
刘翠芬留意到战况,柳眉倒竖:“红妞,你不许尿啊!”
红妞已经五岁多啦,多少是要点儿面子的小人儿。
被她娘点破自己心中的小九九,只好闷声闷气的回了声:“知道啦!”
刘翠芬吼完孩子又叹口气:“天天在家憋的,我都觉着自己脾气大!”
李水仙安慰儿媳妇:“你想想有些的人家,天天吃完上顿没下顿,倒是不用憋着,每天都得起早贪黑找活计,这么一比,是不就庆幸多了!”
刘翠芬更愁了:“别人家我倒是不怎么关心,我就是担心我爹。
一个老头在乡下住着,这年月,真怕有个什么!”
李水仙也觉着棘手,那老头太倔了。
福平回去请了两三回了,只守着乡下老宅,非要等儿子回家。
只好干巴巴的说了句:“不然今年中秋的时候,你跟福平回去好好说说,他要是有顾虑,不愿意住到姑娘家,咱们在附近找个小院儿也行啊。
别儿子没等到,自个儿先倒下了。”
刘翠芬正在感慨倔强老爹。
胡同里突然传来了一阵喧闹声。
红妞立马站起来趴到门板儿上听。
听了两句后,皱着小眉头跟李水仙汇报:“我听着像郭大叔家的声音?”
李水仙听了两声,把门悄悄打开了一条缝,探头往外看。
红妞耳朵挺灵,还真是郭大厨家在吵吵嚷嚷。
除了老郭家一家四口外,还有个不认识的年轻女人,带着个小闺女。
隔了好几家,也看不清楚那女人的音容相貌。
就是看着身段儿挺软和······
李水仙站到门口半探出身子看。
刘翠芬得顾着两个小皮猴,一会儿看看外面,一会儿盯着孩子。
只红妞,大大方方的站到门口,眼睛瞪老大,看着老郭媳妇张牙舞爪的要攻击那小媳妇,结果被自己男人一手掐住后脖颈甩进了院儿里。
郭家俩儿子,正自个儿捧着自个儿的脸号啕大哭,看样子是吃了几个大耳刮子。
胡同里好久没那么热闹了。
李水仙没有要上前劝架的想法。
略略端详了一会儿,拽着红妞回了家。
刘翠芬疑惑的看着李水仙:“娘?”
李水仙打发红妞进屋:“去奶奶屋里找昨天没看完的画报去!”
等孩子走了,李水仙小声跟儿媳妇吐槽:“老郭估计外面有点儿事儿,门口那个小妇人,瞅着不像个良家!郭家妹子激动的那样儿,约莫今儿是要登堂入室啊!”
刘翠芬更不可思议了,现如今是什么日子,人都没有粮食金贵。
居然还起这花花心思,找了个一拖一的。
刘翠芬还有点儿小疑惑:“您是怎么看出来不是良家的?”
李水仙耻笑:“咱们这种人家,就是刚结婚的小媳妇,再怎么爱俏皮,也做不出来那种妖妖调调的样子,你没仔细看,她站着的样子,是这个样儿的。”
说着李水仙试图还原下那女人的样子。
只见李水仙靠着廊下的柱子,歪着脖子,低头,斜楞眼,从下眼皮往上虚虚的看人。
拿着画报出来的红妞吓坏了:“奶奶,你窝着脖子啦?”
李水仙“噗嗤”一声,破防了。
当着孩子的面儿赶紧收工。
不过刘翠芬也明白婆婆表示的什么意思,那就是一身的风尘气呗。
当着孩子的面儿,这个话题告一段落。
特意交代红妞不能学这落枕的样儿。
展开画报之后,李水仙邀请儿媳妇:“你要真是觉着没意思,跟红妞一起认字吧,闲着也是闲着,一天认三个,一年都差不多能读报纸了!”
刘翠芬跃跃欲试:“我这么大了,能行吗?”
李水仙不赞同:“怎么不行,你现在可是正年轻,学不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