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春花指着赵有才的鼻子骂:
“你们老赵家的坏事别往我老姐妹头上安,这孩子我老姐妹带的时候,可是干干净净,吃饱穿暖,从没有被人找上门来说干啥坏事了。
现在你们带了一阵子,看看这孩子脏成了啥样,眼睛老是盯着别人碗里的饭,一副在家根本吃不上饭的样子。
再加上那个你老赵家的根不好,上梁不正下梁歪,关我老姐妹什么事。
你再敢说我老姐妹坏话,别逼我大嘴巴子抽你。”
赵有才气的老脸通红:“我家的事,跟你一个外人有什么关系。”
牛春花毫不示弱的往前冲:“你污蔑我老姐妹我就要管。”
何干事及时制止,看向赵有才:
“好了,好了,你家的事我也听说过一些,你前妻是远近闻名的贤惠人。
你不带孙子,你前妻带了孙子,你还说她把孙子教坏了,付出多的人还要挨骂,多干多错,这有道理吗?你家的街坊邻居说两句公道话也正常。”
“再说了,孩子是父母的责任,现在不好好教,以后是要出大问题的,怎么能把责任都甩在孩子奶奶身上呢。”
李大娘立马跟着附和:“街道办的同志说的对,这秀兰离婚走了之后,他们赵家根本就没人管孩子。”
陈珍珍和赵兴家也被众人给鄙夷了一番,自己生的自己不带,就指望着奶奶和姑姑带,奶奶和姑姑走了,这孩子就成野的了。
赵兴家脸色和墨汁一样,赵兴业和张招娣看笑话。
何干事见时间也不早了,让赵家赶紧给张大力道歉,同时赔偿。
赵有才瞪着赵兴家:“你的孩子你负责。”
赵兴家被赵有才推到张大力面前,他涨红着脸,干巴巴道:“对不起。”
张大力不满的看向何干事:“他这是一点诚意都没有啊,不会说话,也不会给我鞠个躬吗?”
何干事看向了赵兴家:“你们要是不愿意,我就去跟你们厂子说一声。”
赵有才怕房子保不住,立马压着赵兴家鞠躬,同时努力挤出微笑:“对不起,我家孙子给你添麻烦了。”
然后从赵兴家口袋里掏出1块8毛钱的烧鸡钱,5块钱的买玻璃和安玻璃钱。
张大力拿着钱拉着何干事一边走一边说:“要不是有咱们街道办,我这边都拿这些无赖没办法。”
被人骂无赖的赵家人,扭头都躲进了屋子。
很快里面传来了赵阳嚎啕的哭声。
夹杂着赵兴家的骂声和陈珍珍的劝声。
赵阳挨了打,再加上刚才听邻居们说的话,让他想起了马秀兰以前带他的时候,会给他吃饱饭,会给他穿干净,还会哄他玩,而且从来不打他,可是爸爸妈妈总说奶奶坏,尤其是妈妈。
现在坏奶奶走了,爸爸妈妈却照顾不好他。
为什么坏奶奶不能回来一直照顾他。
被惦念的马秀兰打了几个喷嚏。
她刚搬好家,就迫不及待买了10斤红辣椒,一半是和自己之前一样做法的辣椒酱,一半里面特意加了花生碎和芝麻提香。
洗干净家里仅有的3个罐头瓶子,装了3瓶进去,明天就去给彭红英邮寄过去。
彭红英给了一块钱,说买两罐,但是人家大老远的邮寄,都想要这一口吃的,她肯定不能赚这个钱。
普通辣椒酱她打算和市场一样,定价是3毛钱一罐,加了花生和芝麻的,定价5毛钱一罐,主要是花生和芝麻成本一下子就高了。
剩下的辣椒酱,苦于没有罐子装,她只能先放在两个盆里,上面滴了一层食用油保鲜。
她得赶紧睡上一觉,然后四点起来先蒸上一锅馒头,然后五六点带上几个刚出锅的馒头,和两盆辣椒酱,去黑市搞一个免费试吃的活动。
刚出锅的馒头,夹上香辣可口的辣椒酱,每次孩子们都能多吃不少馒头。
相信明天会有一个好开头。
天刚蒙蒙亮,马秀兰背着背篓出发了,到了黑市。
她拿头巾包着头顺便把下半张脸也包了进去,保暖又安全。
她刚进去把自己的辣椒酱摆出来,无人问津,因为这个玩意,自己家也会做,大家来这里更多的是想换点不要票的肉,鸡蛋,布,麦乳精之类的。
马秀兰有些心急,算了她先吃饱吧。
她拿出馒头,拿干净的勺子挖了一勺,用馒头夹着吃。
路过的人看着马秀兰吃的香,路过总想着盯着看一眼。
马秀兰趁机叫住了一个大姐:“大姐,我这能免费尝一下,你试试我这辣椒酱,又不要钱。”
一听不要钱,这个大姐将信将疑:“不会真收我钱吧?”
马秀兰爽利的拿了一个新馒头,掰了一点,给她夹上一点辣椒酱:
“就这点东西,收什么钱,大姐放心吃,觉得好吃了再买,不买也不要紧。”
大姐本来想拒绝的,怕天上掉馅饼,给自己砸晕了,但是这扑鼻的香气就凑在鼻尖,她嘴比脑子快,已经一口咬住了。
感觉到馒头的香甜和辣椒酱的浓郁鲜美,大姐嘴里的都没吃完,就赶紧道:“你这怎么卖,给我来一罐。”
“这种普通的3毛钱一斤,还有一种加了花生芝麻的5毛钱一斤,你要尝尝那个吗?”
大姐点头如捣蒜,花生和芝麻可是好东西,她拿着剩下的一口馒头,让马秀兰又给她弄了点这个花生芝麻的,果然比刚才的更香。
“这个我也来一斤。”
开了第一单,马秀兰眼神泛着光,继续跟大姐商量:
“我这没有玻璃罐装,你可以回家拿东西过来装,也可以用我的干净的碗装一下回家再拿给我,就是要押五毛钱的碗钱。”
大姐一听觉得划算,就算是五毛钱没有了,还能得到一个碗,也不亏。
“那我用你两个碗拿回家去,一会再给你送回来。”
走了第一个顾客,其他在一旁观望的也都纷纷上前了解,见真的能免费吃,而且两种酱都很好吃,基本上都是一人都是两种各一斤。
很快马秀兰带来的两盆就全部卖光了。
还有不少人问她明天什么时候来,要预定明天的。
她坐着等几个人送碗的时候,见有个人在卖牛肉,她凑上前去,看着很是新鲜,价格也很公道,一块钱一斤。
她买了5斤,1斤给自己和孩子们做个小炒牛肉改善,另外4斤打算做成牛肉味的辣酱。
太阳升起,她这边的碗也都收了回来,她背着背篓回家,到了家关上门数钱。
卖出去18斤,总共收了6块1毛钱,她粗鲁估算了一下,大概有个对半的利润,也就是3块钱左右,这要是一个月卖上30天,那就是90块钱,比一个高级工人挣得都多。
要是她去乡下从村民手里收辣椒和花生的话,成本还可以再降低一些。
正当她沉思如何挣钱的时候,大门被敲开了,正是愁眉不展,满脸焦急的张老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