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的夜里,夜色渐深,在兔舍改造的红星村互助组的办公室里依旧灯火通明。
陈砚站在桌前,手中翻阅着一份份数据报表,眉头微蹙。
苏昭坐在一旁,手中的钢笔在纸上飞快地记录着什么。
“这批兔毛的品级差异还是太大。”她轻声道,“如果不统一标准,供销社那边很难长期合作。”
陈砚点点头:“是时候建立分级定价体系了。”
话音未落,门外传来敲门声。
“进来。”陈砚应了一声。
推门而入的是县供销社的代表李主任,脸上带着笑意,语气热情:“陈组长,我们回去汇报之后,领导非常重视你们的产品质量。特别是这长毛兔的绒毛,洁白柔软,非常适合出口加工。我们想和你们签个长期供货协议。”
陈砚与苏昭对视一眼,
“感谢李主任厚爱。”陈砚起身请他坐下,“不过我也有个建议,咱们不如把这套流程规范化,比如设立一个专门的‘兔毛收购站’,统一验收、统一分级、统一包装,这样既能保障品质,也能提高效率。”
李主任眼睛一亮:“好主意!这样一来,你们也能节省人力成本,集中精力搞生产。”
“不仅如此。”苏昭适时插话,“我们还计划注册一个商标,提升品牌价值。”
“哦?”李主任来了兴趣,“说说看。”
“名字叫‘砚山’。”陈砚缓缓道,“寓意这片山坡是我们事业的起点,也是未来的基石。”
“砚山……不错,有文化气息。”李主任笑着点头,“你们打算怎么推广?”
“宣传文案我已经写好了。”苏昭递上一页稿纸,“我们会通过县文化馆印刷分发,再配合广播站播报,让‘砚山’这个名字尽快在市场上传开。”
李主任看着文案,忍不住连连称赞:“文笔优美,又不失商业逻辑,真是人才。”
三人谈得热络,最终达成了合作协议。
“你可真是给了我一个惊喜!”陈砚看李主任离开之后,朝着苏昭说道。
苏昭笑了笑,“这也是我爸给了我建议,他说现在南方有些衣服都是有自己的品牌,如果我们有自己的品牌,有自己的质量把控,那以后肯定能卖出更好的价格。所以我才想了这个方案,嘿嘿!”
次日清晨,村里热闹非凡。
陈砚早早便带着人清理了一间废弃仓库,挂上了“砚山兔毛收购站”的牌子。
村民们纷纷前来围观,张铁柱一边帮忙整理货架,一边兴奋地问:“陈哥,以后咱家的兔毛是不是都能卖上好价钱了?”
“那是当然。”陈砚拍拍他的肩膀,“以后大家只要按标准养兔、剪毛、分类,就能赚更多钱。”
王秀兰也来帮忙登记账目,边记边念叨:“以前各家各户自己卖,价格乱七八糟,现在可不一样了,统一包装、统一标价,谁也别想压价坑人。”
就在这时,一辆卡车缓缓驶入村庄。
“是运输车队来了!”有人喊道。
陈砚迎上去,和司机握手寒暄后,安排张铁柱负责装车监管。
为了确保货物安全送达县城,他还特意和车队签订了优先调度权的协议,并提出以部分利润分成换取长期合作。
“陈老板真是考虑周到。”司机感慨,“我们跑运输这么多年,第一次遇到这么专业的客户。”
陈砚微微一笑:“做生意,细节决定成败。”
随着第一辆满载“砚山”兔毛的货车驶出村庄,整个红星村仿佛都焕发出新的活力。
当天傍晚,陈砚回到办公室,将《人民日报》最新一期摊开在桌上,目光落在一则关于“个体经济鼓励发展”的政策解读上。
“看来时机真的到了。”他低声自语。
门外,苏昭端着一杯热茶走来,看见他在看报纸,笑道:“在想什么呢?”
“我在想,接下来该怎么应对那些想拦我们路的人。”陈砚抬头看着她,眼神坚定。
“赵文远那边不会善罢甘休吧?”
“嗯。”陈砚收起报纸,“但我已经准备好了。”
月光透过窗棂洒在桌面,映照着他手中那份早已备好的文件——那是一份关于“农村副业合法化”的政策原文摘录,还有他对未来发展的详细规划。
这一夜,红星村的灯火彻夜未熄,仿佛在默默见证着一个时代的开端。
赵文远的动作并没有出乎陈砚的意料。
一封盖着红星村公章的举报信就送到了县革委会。
标题刺眼——“红星村私自设立黑市交易点,严重违反计划经济秩序”。
举报人赫然是村支书李守仁。
消息传来时,陈砚正带着张铁柱在新扩建的兔舍里检查兔群状况。
苏昭急匆匆跑过来,脸上还带着未散的怒意:“赵文远果然坐不住了,吴大爷刚刚还过来说,李守仁今天一早去了县里,说是接到群众举报。”
陈砚神色平静,嘴角却微微上扬:“等的就是他们动手。”
他没有慌乱,而是立刻召集村里的骨干成员开会。
王秀兰、沈队长、老吴头、张铁柱都到场了。
会议室气氛紧张,几位老人皱眉不语,显然也听说了风声。
“大家别慌。”陈砚站在前面,语气沉稳,“我早就料到会有人跳出来泼冷水。不过你们放心,咱们是光明正大办实业,不是搞投机倒把。”
说着,他从文件夹中抽出一张报纸和一份公社盖章的批文,高高举起:“这是《人民日报》最新的社论,国家鼓励农村发展副业,促进商品流通。而这份批文,是公社领导亲自签发的‘红星村集体副业试点单位’红头文件。”
会议室一片哗然。
王秀兰拍案而起:“有这东西,谁敢说我们违法?”
“就是!咱这是响应政策,哪是什么黑市?”老吴头也激动地附和。
门外忽然传来脚步声,紧接着,几个穿着中山装的工作人员走了进来。
领头的是县革委会调查组的一位干事,脸色冷峻:“陈砚同志,请你配合调查,关于红星村私设市场的问题,我们需要进一步核实。”
陈砚面不改色,迎上前去:“当然可以。不过在此之前,我想请您看看这两样东西。”
他将报纸和批文递过去,语气不卑不亢:“我们是在党的领导下合法经营,一切流程都经过公社审批,并且完全符合当前国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指导精神。”
那位干事翻看片刻,脸色微变,态度明显缓和下来:“这些材料我们会带回县里核实……但目前不会采取强制措施。”
临走前,他还低声提醒了一句:“最近风头紧,做事要谨慎些。”
陈砚点头微笑,目送他们离开。
待人走后,苏昭走到他身边,轻声道:“他们不会轻易罢休。”
“我知道。”陈砚眼神冷冽,“但这次他们没抓到把柄。下次,我就让他们连出手的机会都没有。”
月底,第一批五百斤兔毛顺利发往县城,三天后款项到账。
银行回执单送到手中那一刻,陈砚终于松了一口气。
当天下午,红星村广场热闹非凡。
村民们齐聚一堂,等着参加陈砚宣布的“首次分红大会”。
台上,陈砚拿着账本一一念出名字和金额。
每念一个名字,下面便爆发出一阵欢呼。
“张铁柱,基础工分+技术补贴,共计38元!”
“王桂花,养殖贡献+剪毛效率,27元!”
轮到王秀兰时,她接过钱袋,眼圈泛红:“以前哪想过还能靠种树养兔发财。真是做梦都不敢想。我这工资比我家老爷们的工资还高呢!”
陈砚笑着拍拍她的肩:“这不是梦,是你们辛辛苦苦干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