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冷的岩壁凹槽内,那一小簇橘黄色的火焰,是唯一对抗无边黑暗与湿寒的存在。它微弱地跳动着,映照着围拢在周围的五张面孔,每一张都写满了疲惫、饥饿和劫后余生的惊悸。洞外,山风裹挟着冷雨,发出永不停歇的呼啸,像无数冤魂在哭嚎。
腹中的饥饿感如同无数小虫在啃噬,胃袋早已空空如也,只剩下火烧火燎的钝痛。更糟糕的是身体上的创伤。刘辩靠在冰冷的石壁上,每一次稍深的呼吸都会牵动后背的剧痛——那是被巨石落下时激射的碎石狠狠撞击留下的。他试着活动了一下肩膀,一阵撕裂般的痛楚让他忍不住闷哼一声,额角渗出细密的冷汗。
李壮裸露的手臂和小腿上布满了擦伤和划痕,被冰冷的雨水浸泡后,边缘泛着不祥的惨白。沉默的猎户张大山(第12章加入)情况更糟,他在塌方时为了保护阿石,小腿被一块滚落的尖石划开了一道寸许长的口子,虽然简单用布条扎紧了,但血水还是不断渗出,将粗布染成了暗褐色。他的脸色在火光下显得异常灰败,嘴唇干裂起皮,身体微微发抖,不知是冷还是伤口在作祟。
王伯佝偻着腰,小心地拨弄着那珍贵的火种,试图让微弱的火苗再大一些。他时不时地咳嗽几声,带着老年人特有的虚弱。阿石蜷缩在最里面,抱着膝盖,小脸埋在臂弯里,肩膀偶尔抽动一下,不知是冷的还是饿的,抑或是后怕。士子陈衍相对好些,只是衣衫尽湿,冻得瑟瑟发抖,但他紧锁的眉头显示他内心的忧虑一点不比别人少。
“郎君…您的背…” 王伯看着刘辩苍白的脸色和紧蹙的眉头,忧心忡忡。
“无妨,瘀伤罢了。” 刘辩咬着牙,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稳。他看向张大山,“张大哥的腿伤如何了?血止住了吗?”
张大山勉强睁开眼,摇了摇头,声音沙哑:“血…流得慢了些…就是疼得钻心…火烧火燎的…还有些发木…” 他尝试动了一下伤腿,立刻疼得倒吸一口凉气。
刘辩的心沉了下去。伤口感染!在这种缺医少药、饥寒交迫的环境下,一个感染足以要命!他挣扎着想起身查看,却被一阵剧烈的眩晕和背痛摁了回去。
“郎君莫动!” 陈衍连忙按住他,“您伤得也不轻。” 他看着张大山腿上那渗血的布条,眼中闪过一丝不忍和无力,“荒山野岭,缺医少药,张兄弟这伤…唉…” 饱读诗书的他,此刻面对这最原始的伤痛,竟感到前所未有的无力。圣贤书里,可没有教人如何在绝境中治伤活命。
“不能坐以待毙!” 刘辩的声音在狭小的空间里显得异常清晰,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绝。他目光扫过众人,“天无绝人之路。山野之中,自有疗伤续命之物!只是我们不识罢了。”
“草药?” 陈衍一愣,随即摇头,“《神农本草》虽有记载,然种类繁多,药性难辨。非经年采药人,如何识得?何况这雨夜深山…” 他下意识地觉得,这又是刘辩的“奇思妙想”,但这次,关乎人命,未免太过凶险。
“不试,张大哥必死无疑!试了,或有一线生机!” 刘辩斩钉截铁。他强忍着疼痛,努力回忆着前世那些零碎的、关于野外生存和基础草药的知识碎片。“王伯,您见多识广,可认得山间能止血、消肿、止痛的野草?”
王伯浑浊的眼睛里努力回想着:“老奴…老奴只记得小时候,村里有人摔伤流血,会找一种叶子边缘带刺的草,捣烂了敷上…好像叫…叫大蓟?还有一种开小黄花、叶子毛茸茸的,也能止点小血…”
“大蓟…蒲公英!” 刘辩脑中灵光一闪。蒲公英!这几乎是野外生存最基础、也最容易辨认的草药之一了!消炎、解毒、清热,虽不能替代抗生素,但聊胜于无!还有车前草、艾草…这些常见植物模糊的影子在他脑中闪现。
“还有!” 王伯补充道,“有种长在林下阴湿地方的草,叶子像手掌,味道很冲,据说能止痛…不过老奴记不清了,也不敢确定…”
“可能是…延胡索?或者某种止痛的草?” 刘辩不敢确定,但这是宝贵的线索。“阿石!” 他看向角落里的小少年。
阿石抬起头,脸上还挂着泪痕,怯生生地应道:“郎君…”
“你年纪小,眼神好!天亮后,你跟着我,我们去找王伯说的这些草!记住,只采我们认识的,或者王伯指点的,不认识的一律不碰!很多草长得像,但有毒!” 刘辩严肃地叮嘱。
“嗯!阿石记住了!” 阿石用力点头,眼中燃起一丝希望的光。
陈衍看着刘辩,欲言又止。他内心极度矛盾。一方面,他本能地觉得这太过儿戏,草菅人命;另一方面,一路行来,刘辩的“奇技”又屡屡创造奇迹。最终,对同伴的担忧压倒了疑虑,他叹了口气:“刘郎君,需要陈某做什么?”
“陈先生,” 刘辩看向他,“天亮后,麻烦您和李壮大哥一起,再仔细找找这附近,有没有更干燥、能挡风避雨的地方,或者能烧的更久的木柴。另外,看看能不能找到干净的水源,取些水回来。我们需要烧开水,清洗伤口!” 他强调“烧开水”三个字。在这个时代,煮沸消毒的概念几乎是空白的,这是他必须坚持的底线。
陈衍虽不解为何一定要烧开水(直接喝山泉岂不方便?),但还是郑重地点了点头:“好!”
这一夜,格外漫长。篝火艰难地维持着,提供着微不足道的热量。饥饿、寒冷、疼痛,还有对未来的恐惧,如同无形的重石压在每个人的心头。张大山的呼吸变得粗重而急促,偶尔发出痛苦的呻吟,伤口在湿冷环境下显然恶化了。刘辩后背的疼痛也让他无法安睡,只能闭目养神,强迫自己一遍遍回忆那些模糊的草药特征。
当第一缕惨淡的灰白色天光艰难地穿透厚重的雨云和弥漫的山雾,照亮凹槽口湿漉漉的岩石时,所有人都像度过了一个世纪。
雨势稍歇,变成了冰冷的毛毛雨,但雾气更浓了,能见度极低。
“行动!” 刘辩咬着牙站起身,后背的剧痛让他眼前发黑,但他强撑着,“阿石,扶着我。王伯,您眼神不好,就在火边歇着,帮我们看着火。”
“郎君,您…” 王伯担忧地看着他苍白的脸。
“死不了!” 刘辩摆摆手,将一根粗树枝递给阿石当拐杖,自己则拄着另一根。陈衍和李壮也立刻起身,按照安排分头行动。
浓雾像粘稠的乳汁,包裹着一切。能见度不足十步。脚下的山路湿滑泥泞,每一步都需小心翼翼。刘辩忍着痛,在阿石的搀扶下,瞪大眼睛,在湿漉漉的岩壁缝隙、碎石堆旁、以及稀疏的灌木丛中仔细搜寻。
“郎君!您看!是不是这个?” 阿石眼尖,指着一处岩缝。几株叶片肥厚、边缘有尖锐锯齿的绿色植物顽强地生长着,顶端还残留着枯萎的紫色花球。
“大蓟!就是它!” 刘辩心中一喜。他记得大蓟能凉血止血,散瘀消肿。“快,小心采下来,连根拔最好!”
阿石立刻小心翼翼地采挖。刘辩则继续搜寻。很快,在潮湿的洼地边缘,他发现了目标——一丛叶片呈莲座状铺开,中间抽出几根中空花茎,顶端顶着黄色毛绒球花的植物。
“蒲公英!” 刘辩如获至宝。他亲自蹲下(牵动伤口又是一阵剧痛),仔细地连根挖出几株。蒲公英的白色乳汁沾在手上,带着淡淡的苦味。
“王伯说的…那种味道很冲的草…” 刘辩努力回忆。他们在林下阴湿处搜寻。突然,一股独特的、略带辛辣的浓郁气味钻入鼻孔。
“在那里!” 阿石指向一片蕨类植物旁。几株草本植物生长着,叶子像是裂开的鸟足,深绿色,叶脉清晰。刘辩小心地摘下一片叶子,揉碎后,那股刺鼻的气味更加浓烈。
“好像…就是它!” 刘辩不敢完全确定药效,但强烈的气味通常意味着含有活性成分,或可一试。“采一些,但要小心,别弄混了。”
就在这时,阿石兴奋地喊道:“郎君!这里好多小黄花!” 他指着一片开满黄色伞形小花的草丛。
刘辩只看了一眼,头皮瞬间发麻!那细碎的白色小花,密集的复伞形花序…这像极了剧毒的**毒芹**(水毒芹或毒参)!
“别碰!离远点!” 刘辩厉声喝道,一把将正要伸手的阿石拽了回来,动作太大,扯得后背伤口一阵钻心的疼,让他眼前金星直冒。
阿石吓了一跳,小脸煞白:“郎…郎君?”
刘辩心有余悸,指着那片看似无害的黄花:“记住!这种开小黄花的草,叶子像芹菜,根有萝卜味(毒芹根有甜味,形似小萝卜),但**剧毒无比**!吃一点点就能要命!长得和能吃的野菜很像,但绝对不能碰!以后看到类似的,一律避开!”
阿石看着刘辩严肃到极点的表情,用力点头,把“开小黄花像芹菜的草有毒”这句话死死刻在脑子里。
两人不敢再冒险,带着采到的少量大蓟、蒲公英和那种气味刺鼻的止痛草(暂定),以及刘辩途中发现的一些具有清热利湿功效的车前草,互相搀扶着,艰难地返回了岩壁凹槽。
陈衍和李壮也回来了,带回了一些相对干燥的木柴和一个好消息:在不远处一个陡坡下,发现了一小股从岩缝里渗出的山泉,水流虽然不大,但看起来清澈。他们用随身携带的破陶罐(逃命时没舍得扔)装满了水回来。
“太好了!” 刘辩精神一振,“李壮大哥,麻烦你,立刻生火,把这罐水烧开!要彻底烧滚!”
李壮虽然不明白,但还是立刻照做。凹槽里很快燃起了更大的火堆,陶罐架在火上,发出滋滋的声响。
刘辩则忍着痛,开始处理草药。他指挥阿石和陈衍:“陈先生,麻烦您把这些大蓟叶子洗干净,然后捣烂,越烂越好。阿石,你洗蒲公英,根和叶都要洗干净,捣烂备用。这种味道冲的草…” 他拿起那不知名的止痛草,“也洗一点捣烂试试。”
他又看向王伯:“王伯,您针线活好,把您针线包里那根针,放在火上烧红!”
“烧针?” 王伯不明所以,但还是依言照办。
陶罐里的水终于烧开了,咕嘟咕嘟冒着滚烫的气泡。
刘辩看向脸色灰败、呼吸急促的张大山:“张大哥,忍一忍。伤口必须清洗,不然神仙难救。” 他让李壮按住张大山,自己则用一根小木棍夹起一块在火上烤过(简易消毒)的干净布片,蘸着滚烫的开水(稍凉片刻,但仍很烫),小心翼翼地擦拭张大山腿上的伤口。
“啊——!” 滚烫的布一碰到伤口,张大山就发出凄厉的惨叫,身体剧烈挣扎起来,李壮几乎按不住他。伤口边缘翻卷的皮肉被烫得发白,脓血混合着污物被强行擦去,露出底下红肿发炎的嫩肉,触目惊心。一股难以形容的腥臭味弥漫开来。
陈衍看得脸色发白,扭过头去。阿石更是吓得闭上了眼睛。王伯则死死按住张大山另一条腿,老泪纵横:“大山兄弟,忍忍!郎君是为你好啊!”
剧烈的疼痛让张大山几乎昏厥过去。刘辩的手很稳,尽管自己背上也疼得厉害。他深知这种“酷刑”的必要性。没有抗生素,物理清创是防止感染恶化的唯一手段。他忍着恶心和眩晕,仔细地将伤口内外能看到的污物和部分坏死组织都清理掉,直到流出的血变成相对新鲜的红色。
“王伯,针!” 刘辩接过那根烧得通红的缝衣针。他没有缝合技术,也不敢缝合这种可能已经感染的伤口。他的目标是伤口深处一个疑似嵌着细小石砾的黑点!他用滚水烫过的布垫着,捏着烧红的针尖,快狠准地刺向那个黑点,然后迅速一挑!
“呃啊!” 张大山又是一声惨嚎。
一粒芝麻大小、沾着脓血的黑色碎石被挑了出来!原来这就是导致伤口持续感染、剧痛发木的罪魁祸首!
“好了!异物取出来了!” 刘辩也松了一口气,后背的衣衫已被冷汗和疼痛浸透。他立刻将捣烂的、带着浓烈草木气息的大蓟糊糊厚厚地敷在张大山清洗干净的伤口上,然后用陈衍贡献出来的、相对干净的里衣布条,仔细地重新包扎好。
接着,他又将蒲公英糊糊敷在自己后背瘀伤最严重、已经有些发烫肿胀的地方。一股清凉感暂时压下了火辣辣的疼痛。最后,他犹豫了一下,将那气味刺鼻的止痛草糊糊,也取了一点,敷在张大山伤口上方肿胀发烫的皮肤上。
“水烧开了,放凉一点,大家都喝一点。” 刘辩疲惫地靠回岩壁,声音沙哑,“烧开的水,能…能避秽气,少生病。” 他只能用这个时代可能接受的说法来解释煮沸消毒。
众人默默照做。滚烫的开水顺着喉咙流下,带来一丝暖意,驱散了些许寒意。
凹槽里暂时安静下来,只有木柴燃烧的噼啪声和张大山粗重但似乎平稳了一些的呼吸声。敷上草药后,他腿上的剧痛似乎真的缓解了一些,虽然依旧虚弱,但不再发出痛苦的呻吟,昏昏沉沉地睡了过去。
陈衍看着刘辩苍白疲惫却依旧沉稳的侧脸,看着他背上那敷着绿色草糊的狰狞瘀伤,心中翻腾着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这位流亡的“刘郎君”,又一次用他难以理解的手段,从鬼门关拉回了一条命。这些“奇技淫巧”,此刻在他眼中,不再是离经叛道,而是…救命稻草。他默默拿起一块干净的布,蘸了些凉开水,递给刘辩:“郎君…擦擦汗吧。”
刘辩接过布,勉强笑了笑:“多谢陈先生。” 他擦去额头的冷汗,目光投向洞外依旧浓重的雾霭。
草药敷上后背,清凉感暂时压住了疼痛,但腹中的饥饿感却如同潮水般汹涌袭来,让他的身体阵阵发虚。阿石捂着肚子,小脸皱成一团。李壮也沉默地靠坐着,眼神有些涣散。
草药解决了燃眉之急的伤痛,却无法变出食物。生存的压力,并未减轻分毫。昨夜那倔强的篝火,今日这苦涩的草药,都只是让他们在这绝境中,多喘息了一口气而已。
前路,依旧是浓雾弥漫,饥饿如影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