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长官,您没事吧?”
“程度啊,你怎么来了,正面防线情况如何?”
不知道在想什么的吴逸致对88师副师长程度的到来有些惊讶。
“正面战场我88师凭借着强悍的火力,给敌军近卫第四师团造成了不小的伤亡,因此短时间内还能守住,所以师座就分了一个团让我带过来支援23军了。”
自从收到吴逸致的信息,宋哲源心中便焦虑不安。
指挥部被围,如今还能调动的也就只有伤亡惨重的23军了,而如今,23军只怕是濒临灭亡。
而宋哲源自然是不能坐视不理,咬咬牙,便从自己的88师中抽调了一个团的兵力,前来增援23军。
“好,太好了,有了这一个团,我们应该能坚守到援军到来。
总司令部刚刚来电,有两个秦军的新编师正在火速赶往战场,最多只需一个小时,便可进入战场。
只要秦军的这两个师到来,我们便可转危为安。”
吴逸致对于秦军的战斗力自然是一清二楚,毕竟88师的装备就是从岭州兵工厂买的。
随即吴逸致便立即下令,让程度带领这一个团,救援23军,坚守阵地,等待援军。
收到命令,程度便带着四千余人的88师三团火速向23军阵地驰援。
到了23军阵地,程度便看到见到处都是残肢断臂的阵地。
一连找到好几个23军的士兵,询问其指挥官所在,却都表示自己不清楚。
也对,经过这么惨烈的战斗,部队建制早就被打乱了。
无奈程度只得下令让88师三团的士兵快速构建临时防御阵地,投入战斗。
顺便又将侦察连派了出去,用于寻找23军的指挥官。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侦察连士兵顶着炮火寻找之下,终于找到了23军的指挥人员,可得到的消息却让程度悲痛欲绝。
23军军长,中将杨青山 ,已于半小时前,壮烈牺牲了!
“老军长,您放心,我一定会将23军的火种保留下来,我一定会为您报仇的。”
程度之前就是杨青山麾下的一员,之前在23军的69师担任副师长,后来宋克明组建88加强师,便将其抽调过去。
此次抗击倭寇,程度主动请缨,带三团驰援杨青山的23军也就是这个原因。
程度强忍着悲痛,迅速调整状态,开始指挥起战场上的士兵。
他深知现在不是沉浸于悲伤的时候,必须要先稳住阵脚。
他将周围散乱的23军士兵集合起来,临时将其编到自己带来的三团各部中,因为一旦在战场上,士兵失去了建制,基本上就成无头苍蝇了。
“兄弟们,杨军长虽然倒下了,但我们的战斗还没结束。
秦军中的援军即将赶到,我们一定要坚守住这片阵地,为军长报仇雪恨。”
听到程度的呼喊,刚刚编入三团的23军的士兵们眼中重新燃起斗志。
随着火力强悍的88师三团加入战斗,火力又开始凶猛起来。
“什么情况,为什么大夏军队的火力又变强了,难道是他们的援军到了?”
听着对面阵地上变强的枪炮声,第七师团参谋长山田孝之有些疑惑。
明明对面的守军被三个师团的帝国陆军团团围住了,不可能有援军进入内部的。
“哼,这是对面的垂死挣扎,命令,炮兵联队对前方阵地火炮覆盖,十分钟后,四个联队,全部进攻!”第七师团师团长筱冢一郎轻蔑的说道。
若能成功将包围圈中的这几万大夏守军歼灭,那么他筱冢一郎就是此战最大的功臣。
毕竟是他提出的作战计划,才攻破了防线的北部区域。
凭借这巨大的战功,他筱冢一郎未必不能再进一步。
正当筱冢一郎还沉浸在幻想中时,他的炮兵阵地由于早已暴露了目标,被刚刚赶到战场的秦军108师盯上了。
可想而知,近距离内,步兵对上炮兵,那基本上就是一边倒的局势。
整个第七师团炮兵联队刚刚收到师团长的命令,还未开炮,就被108师给一锅端了。
“混蛋,立即给炮兵联队发电,问问他们这群马鹿什么情况,为何还不进行炮火打击?”
等了半天,也没看到炮兵联队的动静,还没搞清楚状况的筱冢一郎大为恼火。
“师团长阁下,电报发送失败,初步判断是炮兵联队的电台损坏了。”负责机要通讯的军官向筱冢一郎汇报了刚刚的情况。
“八嘎!立即抽调一个大队去炮兵阵地支援!”此时筱冢一郎心中有了不好的预感。
果然,没多久就有人慌慌张张的前来汇报,后方有大量的大夏军队朝着这里进攻,炮兵联队阵地已被敌军摧毁。
听到这一情况的筱冢一郎再难压抑心中的怒火,抽出军刀,将面前平时用来饮茶的桌子一劈两半!
“这些敌军穿着的军服是什么颜色?”筱冢一郎在心中祈祷,千万不要是秦军的黑色军服。
“师团长阁下,是黑色,而且敌军火力强大,佐木联队已经抵挡不住了!”
这名军官偷瞄了一眼筱冢一郎的脸色,小心翼翼的回答道。
“啊!该死的秦军!”
“立即传令坂垣联队,让他们务必挡住秦军的进攻,另外立即向近卫第一师团请求战术指导。”
“师团长阁下,我们是否需要战术转进?”参谋长山田孝之提醒道。
秦军的战斗力,他们东瀛陆军高层都很清楚,而此刻,前后都有大夏军队,后面更是秦军,不久前对于大夏军队的包围圈如今成了反包围圈。
若不及时撤退,他第七师团恐有覆灭之危!
“嗯,那就命令各部,开始战术转进吧!”
筱冢一郎装模装样的说道,其实他早就想跑路了,可惜拉不下脸,刚好山田孝之给了他一个可以下的台阶。
随着第七师团的撤退,108师和109师将第四师团坂垣联队打的溃逃之后,吴逸致部来自背部的危机就此解除。
至此,东瀛军队对吴逸致七万余军队的包围圈宣布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