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现实世界的指挥中心灯火通明。
而在遥远的未来,凌霜站在生态舱外,望着那片绿洲一号的土地。
风吹过草叶,带来一种久违的宁静。
她轻轻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程楠的身影。
“你还记得我吗?”她低声问。
远处,一只鸟儿振翅飞起,划破天际。
——
程楠坐在办公室里,窗外的城市灯光像星河铺展在地面上。他刚从一次穿越中回来,意识还有些游离。女娲的声音在他耳畔响起:“系统同步完成率97.3%,双线信息通道已稳定运行。”
他没有立刻回应,只是低头看着桌上那份名单。
“科技传承学院”五个字印在封面上,沉稳而庄重。这是他亲手策划、推动并最终落地的项目。不是为了名声,也不是为了权力,而是为了一个更长远的目标——让人类文明的知识和精神,在哪怕最黑暗的时刻,也能延续下去。
赵敏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沓文件:“国安那边已经批了你的‘国家安全科技储备条例’,不过他们提了个条件——你得亲自面试每一个入选者。”
程楠笑了笑:“他们怕我选错人?”
“不。”赵敏把文件放在桌上,“是怕你选对了人。”
他沉默了几秒,点头道:“我知道了。”
赵敏没走,反而坐下来说:“你知道这事儿意味着什么吧?你不再只是一个技术专家,也不再是一个创业者。你是……某种意义上的布道者。”
“我只是个程序员。”程楠轻声说,“只不过,刚好知道一些别人不知道的事。”
女娲插话:“准确来说,是你经历了一些别人尚未经历的时间。”
程楠没反驳。他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比谁都清楚。
——
科技传承学院的选址定在了一座旧科技园内。这里曾是某家倒闭游戏公司的总部,如今空置多年,但基础设施完好,场地宽敞,足够容纳第一批学员。
陈星带着技术团队已经提前进驻,正在调试训练舱的核心模块。他见到程楠时第一句话就是:“神经交互模块的风险系数还是偏高,如果出问题,可能会导致短期失忆甚至意识紊乱。”
“那就降低刺激频率。”程楠说,“用低频脉冲模拟记忆回溯过程。”
“你又来了。”陈星苦笑,“这些参数你怎么都记得这么清楚?”
“因为我在另一个时间点,见过它失败的样子。”
陈星愣了一下,没再追问。他早就习惯了程楠的“未卜先知”,也学会了不去深究那些令人不安的细节。
周卫国也在场。这位国安特派员如今已经是协调部门的重要人物,负责统筹国内多个战略项目的资源分配。他看着程楠说:“你真的打算把那些东西教给一群孩子?”
“不是孩子。”程楠纠正道,“是未来的人类。”
周卫国没再说什么,只是点了点头。
——
首批学员的选拔异常严格。国安方面派出专门的心理评估官,资本方则由赵敏代表筛选推荐人选。真正决定权,始终握在程楠手中。
他在一间密闭会议室里连续面试了七天,每天面对十几张年轻的面孔。他们来自不同背景,有的是大学里的天才少年,有的是民间黑客,还有的是被退学的“异类”。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对世界充满好奇,对规则敢于质疑。
有一名少年引起了他的注意。他叫林泽,十七岁,刚刚在《未来星空》的一次虚拟竞赛中拿下了满分成绩。他的资料中还写着一句话:“我相信,未来是可以被改变的。”
这句话,程楠曾在某个未来的废墟中读到过。
他抬起头,看着眼前这个少年:“你为什么想来这儿?”
“因为我相信有人能告诉我们真相。”林泽回答,“而不是让我们继续活在谎言里。”
程楠笑了,笑得很轻,也很深。
“欢迎加入。”他说。
——
认知模拟训练舱的建设进度很快,得益于女娲的实时优化和程楠的经验指导。这种设备原本是3020年抵抗军用于战术记忆共享的工具,现在被逆向设计成了一种教育辅助装置。
它的核心功能,是通过脑波共振,将特定的记忆片段投射到使用者的意识中。这种方式远比传统的教学高效,但也存在风险——如果引导路径错误,可能会导致意识迷失,甚至形成“记忆重影”。
“我们会保留一段我的意识残影。”程楠对陈星说,“如果哪一天我无法再穿越,或者失去了部分记忆,这段残影可以作为补充。”
“听起来有点像……AI替代方案。”陈星皱眉。
“不是替代。”程楠摇头,“是延续。”
陈星沉默了一会儿,最终只是说:“我会确保它安全运行。”
——
知识碎片式传承系统的构建是最难的部分。
程楠的记忆并非完整无缺,有些概念他已经模糊不清,比如3020年的某些能源技术原理,或者某些未来战争中的战术逻辑。但他知道,只要把这些概念拆解开来,嵌入不同的学科课程中,总有一天会有人重新拼接出完整的图谱。
“就像种子。”他对女娲说,“我们不知道它会在什么时候发芽,但我们必须把它埋进土壤里。”
“这是一种隐喻。”女娲回应,“也是一种策略。”
他们在图书馆地下设立了一个秘密档案库,存放着一份名为《末日笔记》的手写讲义。这份讲义不是数据,而是实体文本,用特制纸张书写,配有基因锁保护。只有特定识别码的人才能打开。
程楠把它编号为“x-001”。
他知道,也许几十年后,当世界再次陷入绝境,当所有电子系统失效,有人会找到这本书,翻开它,然后看到自己留下的痕迹。
——
夜深人静时,程楠独自走进训练舱。
他戴上神经接口,启动了记忆回溯程序。屏幕上开始闪现过去几年的画面:第一次穿越、遇见女娲、创业初期的挣扎、与李伟的疏远、与凌霜的并肩作战……
每一个画面,都是一段不可复制的经历。
他闭上眼,轻声说:“如果你看到这段记录,请记住一件事——科技本身没有意义,有意义的是使用它的人。”
训练舱内的灯光缓缓熄灭。
外面的世界依旧喧嚣,但在这片小小的房间里,一场关于未来的传承,悄然开启。
——
第二天清晨,阳光洒在科技传承学院的大门前。
林泽背着书包走进校门,抬头望向那块刻着“未来可期”的石碑,嘴角微微扬起。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自己的人生将不再一样。
而在不远处的教学楼顶,程楠静静地看着这一切,眼神坚定如初。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
真正的传承,才刚刚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