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把从王娟那里听来的、加上自己想象的细节融合在一起,把一个智勇双全的少年英雄形象塑造得淋漓尽致。
屋子里一片寂静,只剩下炉子上水壶发出的轻微“滋滋”声。
所有人都被这惊心动魄的故事镇住了,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陈识身上,充满了震惊、敬佩,甚至还有一丝敬畏。
“铁……铁火钳子?”赵玉梅的丈夫,那位中学老师,喃喃地重复了一句,似乎难以想象那是什么样的场景。
“我的个老天爷……”赵国梁的妻子捂着胸口,一脸后怕又钦佩地看着陈识,“这孩子……这孩子也太胆大了!那可是真枪啊!”
赵国梁深吸一口气,重重地拍了拍陈识的肩膀,力道不小,语气无比郑重:“好小子!有种!是条汉子!你这可是立了大功了!保卫国家财产,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了不得!真了不得!你们领导肯定得给你记功!”
赵建军和赵小红看着陈识,眼睛都在发光,尤其是赵建军,看着陈识的眼神简直像是在看偶像。
陈小莺虽然有些细节听不懂,但看到大家都夸哥哥,也骄傲地挺起了小胸脯,与有荣焉。
王娟在一旁看着,即使知道前因后果了,心里依旧是又是骄傲又是后怕,忍不住轻轻掐了陈识胳膊一下,低声道:“你这孩子,这么危险的事,以后不许瞒着娘!”
语气里带着嗔怪,但更多的是心疼和自豪。
陈识被大家夸得有些不好意思,尤其是三姑这添油加醋的版本,让他脸上有些发烫,他连忙摆手,语气诚恳地澄清:“三姑说得太夸张了。主要还是我们所里吴所指挥得当,同志们配合得好,我就是恰逢其会,做了点该做的事。那火钳子也是情急之下没办法,运气好。”
他这番谦逊的态度,更赢得了大家的好感。
“年轻人,不居功,不自傲,好!真好!”
赵国梁连连点头,看陈识是越看越满意。他转头对赵国栋说:“国栋,你这大侄儿,将来前途不可限量!你们老陈家,出了个人物啊!”
赵国栋憨厚地笑着,一个劲儿点头,与有荣焉。
经过这一番“事迹宣讲”,陈识在三姑婆家这些亲戚眼中的形象,瞬间高大起来。
之前可能只是当作普通来走亲戚的娘家人,现在则成了令人敬佩的少年英雄、前途无量的年轻公安。
接下来的聊天,气氛更加热烈和自然,亲戚们围着王娟和陈识,问长问短,问四九城的情况,问派出所的工作,陈桂芳忙前忙后,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显然,娘家人给她挣足了面子。
孩子们也很快玩到了一起。
赵小红把自己珍藏的糖纸和抓子儿都拿出来和陈小莺分享,赵建军则缠着陈识,问抓坏人的细节,眼里满是崇拜。
老四被几个妇女轮流抱着逗弄,咿咿呀呀,成了团宠。
傍晚时分,饺子出锅了,热气腾腾,白白胖胖。
陈桂芳又用带来的羊腿肉,切了一盘厚厚的肉片,和白菜一起炒了,香气四溢。
再加上拌的凉菜,切开的“稻香村”点心,一顿丰盛而温馨的团圆饭就开始了。
饭桌上,气氛更加融洽。
赵国梁甚至拿出了自己珍藏的一瓶“直沽高粱酒”,非要和陈识、赵国栋喝两杯。
“来,小识,大爷敬你一杯!”
赵国梁端着酒杯,脸色泛红,语气豪爽,“祝贺你立功!也欢迎你们常来津城!以后到了津城,有事就说话!”
“谢谢大爷。”
陈识端起装着少许酒液的杯子,恭敬地和赵国梁碰了一下,辛辣的酒液入喉,带着一股暖流。
“好!痛快!”
赵国梁一口闷了自己杯里的酒,咂咂嘴,脸上红光更盛,“小识啊,不是大爷夸你,年纪轻轻,在公安战线就干出这么些成绩,还能想着把家里老人接进城,这份孝心、这份本事,难得!真难得!比你大爷我年轻时强多了!”
赵国栋也憨厚地笑着,给陈识夹了一筷子炒羊肉:“多吃点,小识,今天可累着了。这羊肉是你带来的,香着呢!”
陈桂芳见状,更是眉飞色舞,一边给王娟夹饺子,一边高声说道:“那是!我老陈家的人,个个都是好样的!我爹我娘要是知道小识这么出息,还不知道得多高兴呢!”
她这话既是说给自家人听,更是说给妯娌和小姑子听,那股子扬眉吐气的劲儿,藏都藏不住。
王娟看着儿子被大家真心实意地夸奖,心里像喝了蜜一样甜,嘴上却还要谦虚几句:“三姐,你们可别这么夸他,他就是运气好,加上领导同事帮衬,年轻人还得磨炼。”
“诶,娟儿,这话我就不爱听了。”
赵国梁的媳妇,那位和善的大嫂笑着接口,“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关键是小识这孩子沉得住气,不骄不躁,我看啊,将来准有大出息!”
赵玉梅和她的教师丈夫也纷纷附和,饭桌上的气氛热烈到了极点。
大人们推杯换盏,聊着家常里短,国家大事,孩子们则专注于眼前的美食,陈小莺和赵小红比赛谁饺子吃得多,赵建军一边扒拉着饭,眼睛还时不时瞟向陈识,满是好奇和崇拜。
老四被陈桂芳抱在怀里,用小勺子一点点喂着碾碎的饺子馅和柔软的糕干,吃得小嘴油汪汪的,不时发出满足的“啊啊”声,引得众人一阵欢笑。
这顿团圆饭吃了很久,直到窗外天色彻底黑透,桌上的盘子碗碟几乎都见了底,大家才意犹未尽地放下筷子。
在津城三姑陈桂芳家这顿饭,吃得是宾主尽欢,满屋子的欢声笑语几乎要掀翻屋顶。
饭后,一大家子人围坐在狭小却温暖的屋子里,继续磕着瓜子花生,喝着茶水,聊着似乎永远也说不完的家常。
从爷奶的身体、村里今年的收成,聊到陈识的工作、陈小莺的学习,再到赵国栋厂里的趣事、赵建军和赵小红的学业。
陈桂芳的嗓门始终是屋里最响亮的那个,时而拍腿大笑,时而感慨唏嘘,将这些年积攒的思念和牵挂,一股脑地倾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