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时锦也知道,他们这种没被征走的,十有八九技术也很普通。绝对不是什么技术大佬。
但对她来说,总比普通人强吧?
尤其是烧炭这个技术。虽然现在还暖和着,可冬天总是要来临的。
到时候就算找到了定居点,也是需要取暖的。
而且,烧出来的炭还可以卖钱。
木匠也是这么个道理。
时锦想着,或许可以琢磨琢磨,整点什么能帮着大家赶路不那么辛苦的工具。
比如,能背在背上的行李架。
小拖车。
甚至是折叠行军床。
而且,年轻妇人也算壮劳力的。那个小男孩时锦也问过了,有九岁,可以收编入童子军。那个年迈的妇人,则可以编入找野菜和药材的采集组。
其实真正用不上的只有那个五岁的小女娃,以及年轻妇人背上的那个婴儿。
但不要紧,女岁的小女娃吃得不多,而且也可以跟着一起挖野菜了。
至于婴儿,不用管,他还在吃奶。
听完时锦这些安排,方菊有点目瞪口呆:“大嫂,我咋感觉你弄得有点……”
她想了半天,也形容不出来。
孙大夫有文化点,笑道:“像那么回事。规规矩矩的。”
柔妮儿也跟着点头,最后说了句:“俺听陈大嫂的。”
事情就这么定下来。
时锦让大家在路边再歇一会儿,就带着孙大夫进镇子里去买银针和铃铛还有常用的药备用。
另外,时锦打算看看,能不能卖点粮。
所以,把孙大夫送到药铺门口,时锦把一个沉甸甸的金镯子塞进孙大夫手里,让孙大夫自己看着办之后,自己就出来了,只说逛一圈后去接他。
过来时候,时锦是推了个独轮车的。
现在,她把独轮车推到一边后,就在空间里弄了一麻袋的杂粮出来,放在独轮车上。
车上本来也放了一些别的东西,所以多了一袋粮,还真不扎眼。
时锦直奔粮行。
打听了一下粮价。
然后就被粮价吓了一跳。
那是真的贵。三十钱一斤的麦子。三十五钱一斤的杂粮。
时锦问伙计:“那要是卖粮呢?”
伙计惊讶看时锦:“啥时候了,你还敢卖粮。”
时锦苦笑:“家里人生了病,急用钱。不管咋说,先得保住命啊!”
伙计露出了然来,但也趁机压了价。卖三十五一斤的杂粮,他收只收二十八。
时锦咬咬牙:“卖!”
不卖不行,她也没有那么多东西装粮食了。
但最后,时锦卖了八十五斤的杂粮,又让伙计送了两条破麻袋给自己。
那伙计虽然心黑,但也还算细心周到。领着时锦去后院收的粮,给的钱,又让时锦从后门出去。
时锦取出二百来个钱揣在身上,其他两千多个都收到了空间里去。
没办法,这么多钱,太沉了,根本拿不动。直接放车上,稀里哗啦也很容易招来小偷。
出了粮铺,时锦直奔赶集的地方。
集市上也有人卖粮的。
价格比粮铺还要贵一个钱。
时锦没买,但看见鸡蛋鸭蛋的,却都没放过,最后甚至还买了一只鸡。
另外时锦还买了点农人自家织的土布。以及他们自己种的菜。这个季节,其实只有菠菜和萝卜,白菜,以及刚发出来的韭菜。
时锦不嫌,都买了不少。
从集上出来,时锦紧接着直奔杂货铺,一口气又买了二十条麻袋。准备以后屯粮用。
她本来还想多买,但这杂货铺里也没有存货。最后只能又买了两对箩筐。
想了想,时锦干脆又买了两根扁担和一捆麻绳——到时候可以把一部分行礼用扁担挑着。
这样换着来挑,又可以省点力。
针头线脑也来了点。
最后,陶罐也来了几个——这个可以用来装盐,糖。
眼看着杂货铺老板目光越来越充满怀疑,时锦干脆利落地付钱走人。
确定没人跟踪后,她才找个地方悄悄摸摸收起罐子和麻袋以及箩筐和一部分蛋,又把另外一麻袋的粮食放在车上,才直奔药铺去接孙大夫。
孙大夫还在和对方砍价,最后硬是又要了一点甘草片才出的门。
他看着车上多出来的那个麻袋,也没敢多问,跟着时锦把东西放在车上后,就急匆匆出了镇子。
方菊看着那个麻袋,顿时有点惊喜,但又怕不是自己猜的那样,赶忙就用眼神询问时锦。
时锦点点头。
方菊顿时止不住地灿烂笑,但又怕太招摇,惹来了其他人,就赶忙又把嘴死死抿住。
时锦也没敢久留,招呼大家赶紧走了。
直到走得远了,时锦才跟大家讲:“我把一个金镯子卖了,买的这些粮和蛋啥的。运气也是不错,今天集上不少人卖粮。够咱们吃一阵子了。”
时锦一面说,一面拍了拍那个麻袋。
她故意的。
一是抓紧机会要弄点粮食出来过明目。
二是今天有新人加入,她展示一下自己雄厚的资本,好让他们安心跟着自己。
三,也是让方菊他们安安心。这些日子,方菊天天都担心将来饿死。时锦耳朵都要听起茧了。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有了这一麻袋粮,整个队伍精神面貌都不一样了,甚至还隐约透出那么一股喜气洋洋来。
就连新加入的两家人,面上也不那么丧了。
路上还是有许多的流民。
时锦也没催着大家走快,就那么混在流民大军里,慢慢往前走。
走到了中午,时锦就让大家停下来,找地方准备过夜。
昨晚折腾半晚上,早上又是这么一通折腾,不说别人,时锦都有点儿吃不消了。
不过,带着这么多老人,还有小娃,时锦也的确发现前进的速度变得更慢了。
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找到开阔的荒地后,大家齐心协力,倒是很快就把棚子重新搭好。
就是新来的两家人,没有棚子。
更糟糕的是,王婆子说,只怕这两天就会有雨。
早就过了惊蛰了。
时锦他们又赶紧紧锣密鼓去找东西给他们两家搭棚子,一点不敢耽搁。
草垫子不够,也是赶紧几个人一起编。
时锦还头疼一个事:如果下雨,赶路也就成了问题。他们没有雨具。要么冒雨前进,要么就只能找地方等雨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