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矶午后的阳光,像融化的金子,带着加州特有的慷慨与热情,泼洒在威尼斯海滩附近喧嚣的街头美食节上。空气灼热而鲜活,仿佛每一颗分子都在跃动,混杂着烤肉的焦香、香料摊浓烈到几乎呛人的气息,以及从不远处的太平洋吹来的、带着微咸水汽的海风。震耳欲聋的音响里放着节奏轻快、慵懒随性的雷鬼音乐,鼓点敲打在每个人的心跳上。不同肤色、说着不同语言、穿着各异的人们摩肩接踵,手里举着各式各样、或经典或怪诞的小吃,脸上洋溢着简单的、属于美食最原始、最直接的快乐。这里是一片味觉的狂欢海洋,充满了无拘无束的生命力。
刚刚从wGA会议那充斥着冰冷数据、宏观议题和未来战略规划的房间里解脱出来的向婷婷,站在美食节的入口处,几乎是贪婪地深吸了一口这自由而热烈的空气。瞬间,那被空调冷气浸透的肌肤仿佛苏醒过来,浑身上下的每一个细胞都在这充满烟火气的氛围中舒展开来。远月学园那无处不在的压力、十杰评议会沉重的职责、即将到来的秋季选拔八强赛的紧张筹备……所有这一切,都暂时被这太平洋彼岸灼热的海浪蒸发殆尽,仿佛隔了一个世界那么遥远。
她像一条终于回归大海的游鱼,带着雀跃的心情,一头扎进了涌动的人潮。先是买了一份淋满绿色哈瓦那辣椒酱汁的墨西哥烤玉米,辛辣中带着玉米的清甜;又好奇地尝了尝旁边摊位的韩国泡菜风味的法拉费卷饼,酸辣脆爽的泡菜与中东鹰嘴豆饼的绵密口感形成了奇妙的对比。这里的评判标准简单、粗暴而直接——好吃,或者不好吃。食客们用最本能的反应投票:满足的叹息,惊喜的瞪圆的眼睛,愉悦地竖起的大拇指,或者干脆利落地转身离开,寻找下一个目标。这种毫不掩饰的纯粹,让她感到一种久违的、孩子般的轻松。
就在她漫无目的地闲逛,享受着这种无所事事的快乐时,在一个靠近边缘、人流相对稀疏、不算起眼的位置,她看到了一个空置的小摊位。摊位上空空如也,只在一旁立着一块简陋的手写牌子,上面用黑色马克笔潦草地写着:“今日出租(For Rent - daily)”。一个念头,如同被这周围热烈气氛点燃的火星,倏地一下在她心里亮了起来,然后迅速蔓延成无法抑制的冲动。
为什么不亲自下场,玩一把?
不是以远月学园十杰第八席的身份,不是代表东方料理的骄傲,仅仅是她向婷婷自己,用一个临时的、毫无负担的身份,在这异国他乡的街头,进行一场纯粹为了快乐和探索的美食冒险。没有食戟的规则,没有评审的挑剔目光,只有她和未知的食客,以及食物本身最直接的对话。
行动力,向来是优秀料理人的基本素养。流畅的英语沟通,加上足够有说服力的现金租金,以及她脸上那极具感染力的、阳光般的笑容,让她几乎没费什么口舌,就从美食节负责人那里拿到了这个摊位一天的使用权。
“摊位名字?”那位忙着处理各种事务、头也不抬的负责人拿着登记表,例行公事地问道。
“tina,”一个简单好记的英文名字几乎脱口而出,她需要一个彻底剥离过去身份的代号,“就叫‘tina‘s Fusion bites’(蒂娜的融合小食)。”
搞定手续,她借来一支粗头马克笔和一张硬纸板,亲手写下了摊位的招牌。字体带着点随性的潦草,却透着一股活力。接着,她翻出随身背包里的棒球帽,压低帽檐,又戴上那副能遮住半张脸的复古大墨镜,对着手机黑屏照了照。很好,镜子里映出的身影,完全掩盖了那个在远月学园里气场沉稳、举止得体的第八席,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看起来活力十足、带着点神秘感、仿佛随时会融入这片海滩背景的街头摊主。
“好了,‘tina’开始营业。”她小声地对自己宣布,嘴角弯起一个恶作剧得逞般的、轻松愉快的弧度。
时间有限,她迅速扫荡了主办方提供的公共食材区。目光如同最精准的雷达,快速掠过新鲜的猪绞肉、成包的玉米饼皮、成箱的土豆和鸡胸肉,以及货架上那些熟悉的亚洲调料:郫县豆瓣酱、花椒、辣椒粉、生抽……灵感如同电光石火,在脑海中瞬间迸发、组合、成型。
没多久,一股奇异的、混合着浓郁花椒麻香、辣椒经过热油激发出的炽烈焦香、以及玉米饼在铁板上烘烤出的谷物气息的味道,如同有形的、带着钩子的触手,开始从“tina‘s Fusion bites”这个不起眼的小摊位弥漫开来,强势地切入、甚至某种程度上改写了原本由烤肉油脂和融化奶酪主导的空气矩阵。
她的“武器”简单而直接,却充满了颠覆性的张力:
第一道,是她临时起意命名的“麻婆豆腐恶魔taco”。柔韧的玉米饼皮,在铁板上小心烘出微微焦痕和韧性,里面盛着的,却是滚烫、红亮、正在小锅里咕嘟咕嘟冒着细密气泡的传统麻婆豆腐。那豆腐嫩得几乎吹弹可破,在麻辣鲜香、油光潋滟的酱汁中颤巍巍地抖动着,上面并非传统的葱花,而是撒了金黄色的切达奶酪丝和翠绿的新鲜香菜碎。东西方的元素在这里被粗暴而直接地捆绑在一起,视觉和味觉上都充满了挑衅的意味。
另一道,则是被她戏称为“宫保鸡丁暴走薯条”的狂想曲。金黄粗犷的波浪薯条在油锅里炸得吱吱作响,捞出后沥干油分,随即被一锅刚刚炒好、还冒着热气、浓稠油亮的宫保鸡丁酱汁当头淋下。酸甜微辣、带着一丝恰到好处锅气的酱汁紧紧包裹住每一根酥脆的薯条,滑嫩的鸡丁、香脆的花生米以及干辣椒段点缀其间,形成了一种介于零食与主菜之间、让人无法归类却又欲罢不能的全新物种。
起初,人们只是好奇地张望,被这陌生而极具攻击性的复合香气吸引,凑近后,又对这不伦不类、近乎“离经叛道”的组合投以怀疑和审视的目光。有几个胆大的驻足观看,指着麻婆豆腐taco低声交谈,脸上写满了“这真的能吃吗?”的问号。
第一个敢于尝试的勇士,是个穿着色彩鲜艳的沙滩裤、戴着夸张金属项链、看起来玩世不恭的年轻人。他犹豫地接过向婷婷递过来的那个红绿黄相间、视觉效果颇为刺激的麻婆豆腐taco,像是进行某种神秘仪式般,带着就义般的表情,小心地咬了一口。
下一秒,他整个人僵住了,眼睛瞪得溜圆,仿佛被无形的、强烈的味觉电流击中。几秒钟令人窒息的静止后,他猛地又咬下第二口,更大口,更凶猛,一边被辣和烫得嘶嘶地吸着气,一边含糊不清地对着身后几步远的同伴激动地嚷嚷:“见鬼!holy Sh*t!这味道……太疯狂了!太不可思议了!你快尝尝!这绝对是你没吃过的东西!”
他的同伴,一个穿着紧身背心、肌肉线条分明的小伙子,将信将疑地拿起一份宫保鸡丁薯条,塞了一大口进嘴里。瞬间,酥脆的薯条外壳在齿间碎裂,挂满的宫保酱汁那酸甜开胃、微辣提神的复合味道瞬间炸开,紧接着,咀嚼间还有花生的香脆和鸡丁的软嫩带来层层递进的口感,丰富、混乱,却又异常和谐得不可思议。“嘿!神秘的tina!”他几乎是立刻朝着摊位喊道,声音里充满了发现新大陆的兴奋,“再给我来两份这个!不,三份!”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这两声毫不掩饰的、充满激情的赞叹,如同投入滚油的水滴,瞬间引爆了现场沉寂的空气。周围观望的人群被这真实的反应所鼓舞,好奇心彻底压倒了疑虑,开始从四面八方围拢过来。排队的队伍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长、蜿蜒,很快成了这个街头美食节里一道突兀而醒目的风景线。
“上帝,我从没想过麻婆豆腐可以和taco这样结合!这辣味太带劲了!”
“这薯条太邪门了,味道怪怪的,但就是停不下来!给我再来一份!”
“她是谁?哪个餐厅的主厨吗?以前从没见过这个摊位。”
“这酱汁到底是怎么调的?酸甜辣平衡得太妙了!”
各种各样的赞叹声、急切的点单声、以及被辣到嘶嘶吸气却依然坚持咀嚼吞咽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向婷婷摊位前最动听的交响乐。向婷婷——此刻她就是摊主tina,手下动作快得几乎带出残影。翻炒、调味、组装、收钱找零,她从容不迫地在小小的操作空间里穿梭,墨镜下的嘴角始终带着一抹愉悦而专注的弧度。她能清晰地感受到,自己即兴创作的、这些打破常规的料理,正在最直接、最生猛地冲击着这些陌生食客的味蕾,带来最原始、最纯粹的感官快乐。这种即时、强烈、不加修饰的成就感,与在远月赢得食戟时那种带着战略性的胜利,或在高级赛事中获得评审高分时的认可,是截然不同的体验。
这股来自东方的、麻辣鲜香的风暴,迅速席卷开来。许多原本在其他知名餐车或热门摊位前排队的人,也被这不断增长的长龙和空气中那股勾魂摄魄、难以忽略的奇异香气所吸引,纷纷改变目标,加入了“tina‘s Fusion bites”的队伍。她这个临时搭建、简陋不起眼的小摊位的风头,一时之间,竟盖过了许多老牌参与者,变得无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