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正议会“秩序信标”的窥探虽被“镜花水月”暂时逼退,但那根探入此片星域的“秩序触须”并未真正收回。欧几里得的监测网络显示,那片星域外围的规则扫描活动虽转为低频,却并未停止,如同一条潜伏在暗处的毒蛇,吐着信子,耐心等待着猎物露出破绽。
这种持续的外部压力,如同磨刀石,反而加速了“归墟灯塔”内部的整合与蜕变。
沈流石在对抗体内“悖论之种”带来的认知混乱与规则冲突中,逐渐摸索出了一种危险的平衡。他不再试图强行压制或理解那自我否定的诡异逻辑,而是尝试引导其与自身的“万象归墟”道韵,以及通过洛兰连接而来的“生命织网”生机之力,进行一种极其精妙的共舞。
过程凶险万分,数次险些导致规则认知彻底崩坏。但凭借坚不可摧的道心与一丝在绝境中磨砺出的直觉,他竟真的找到了一条狭窄的、行走于刀锋之上的路径。
当他将一丝“悖论”的扭曲特性,融入“归墟”的寂灭之力时,那银灰色的辉光不再仅仅是吞噬与终结,而是带上了一种能够使既定规则“失效”或“暂缓”的奇异特性——并非破坏,更像是让规则在局部陷入一种“既存在又不存在”的混沌状态。
当他将另一丝“悖论”的混沌涟漪,导入“生命织网”的生机之力时,那翠绿色的生机也不再仅仅是滋养与生长,而是多出了一股难以预测的、“打破常规生长模式”的突变潜力,充满了不确定性与……危险性。
这两种经过“悖论”浸染的全新力量属性,极其微弱且极不稳定,但它们的出现,标志着沈流石开始初步“驯服”或者说“利用”体内这颗危险的种子。
他将这种初步融合的、极其不稳定的复合力量,暂命名为“归墟悖论场”与“生机混沌引”。
与此同时,灯塔与“生命织网”的连接也因共同承受压力而进入新阶段。那遍布灯塔信息网络的“织网根系”不再仅仅是单向输送生机或传递信息,而是开始与欧几里得重构的信息防御体系深度交织。一种全新的、动态的防御模式被初步构建出来——外层是以“信息实体化”技术构成的、模拟各种规则碎片的“迷彩层”;中层是融合了“织网生机”与“悖论混沌”的、能够干扰和扭曲规则判定的“缓冲带”;最内层才是灯塔本身的核心规则结构。
这套防御体系远未完善,但其复杂性与抗解析能力,已远超从前。
就在沈流石初步掌握“悖论”力量,灯塔防御体系升级之际,来自“逆熵契约派”的因果锁链,传来了第一阶段“风险勘探”任务的具体内容。
任务目标:前往一个被标记为“秩序暗面”的废弃前哨站,取回一份关于“肃正议会”早期“秩序模因”感染实验的原始数据日志。
信息流中附带了前哨站的大致坐标(位于一片已知的、被肃正议会力量轻度污染的边缘星域)及其基本状况说明:该前哨站已在数百年前因一次“模因污染泄露”事故而被肃正议会主动封锁并遗弃,内部环境极其不稳定,可能存在因“秩序模因”变异而产生的未知威胁。任务要求:尽可能避免与肃正议会现役力量接触,取得数据日志后立即撤离。
“果然……”守墓人叹了口气,“他们的任务,总是直指最危险的存在。肃正议会的‘秩序模因’……那可是能从根本上扭曲一个文明认知形态的可怕力量。”
“这是一个陷阱,也是一个机会。”沈流石凝视着任务信息,眼中光芒闪烁。陷阱在于,任务地点靠近肃正议会势力范围,风险极高;机会在于,这份关于“秩序模因”早期实验的数据,或许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肃正议会的运作方式,甚至找到其弱点。
而且,他隐隐感觉到,体内那躁动不安的“悖论之种”,在感知到与“秩序”相关的信息时,似乎……更加“活跃”了。仿佛“秩序”与“悖论”天生便是相互冲突的概念。
“我们需要这次勘探。”沈流石做出决定,“不仅是为了履行契约,更是为了我们自己。‘破茧号’准备出发,此次任务,我亲自带队。”
他需要实战来检验新获得的力量,也需要更深入地了解即将面对的敌人。
洛兰欲言又止,最终只是坚定地说道:“我会维持好灯塔与生命织网的连接,等你们回来。”
稍作准备后,经过进一步强化的“破茧号”,搭载着沈流石、林箐以及一支精干的行动小队,悄然驶出灯塔,向着那片被“秩序”阴影笼罩的废弃前哨站驶去。
星海依旧黑暗而寂静,但灯塔的航向,已经无可避免地撞入了更深的漩涡。肃正议会的暗影在前方等待着,而沈流石体内那悖论与归墟、生机交织的力量,将在那片秩序的废墟中,迎来第一次真正的试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