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风城的城门是用青灰色的巨石砌成的,门楣上刻着三个苍劲的大字,笔画里还嵌着细碎的铜屑,阳光下闪着温润的光。守城的士兵见了墨尘的马车,笑着放行:“墨先生回来了?城西边新开了家茶馆,据说茶点做得不错。”
“谢了。”墨尘颔首,驾着马车缓缓驶入城内。
青风城比想象中热闹,石板路上车水马龙,街边的店铺挂着五颜六色的幌子,绸缎庄的伙计正站在门口招揽客人,药铺的掌柜蹲在门槛上翻晒药材,空气中混着脂粉香、药草味和烤饼的焦香,像一锅熬得恰到好处的杂烩汤,暖融融的。
“这里的人好像都认识你?”青瑶好奇地掀开车帘,“连守城的大哥都跟你打招呼。”
墨尘轻笑:“前几年帮城主修过城防,算是有点交情。”
马车在一家挂着“听风茶馆”木牌的铺子前停下,铺子里飘出阵阵龙井的清香。刚下车,就见一个穿月白长衫的中年男子迎出来,手里还拿着把紫砂壶:“墨老弟,可算等来你了!这壶雨前龙井,我存了小半年,就等你品鉴呢。”
“周城主客气了。”墨尘拱手,“这位是林澈先生,还有青瑶姑娘。”
周城主眼睛一亮,连忙作揖:“久闻林先生大名,上次书信里提过的阵法改良之法,真是解了我们城防的燃眉之急!快请进,里面雅间备好茶了。”
雅间在二楼,临窗的位置正对着城中心的钟楼。青瑶趴在窗台上往下看,钟楼的指针指向未时,钟身上刻着繁复的花纹,像是某种古老的图腾。
“那钟楼可有年头了。”周城主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倒了杯茶递给她,“据说建城时就有了,里面藏着个秘密——每隔百年,钟声会自动敲响,全城的疫病都会消散。”
青瑶眨眨眼:“真有这么神奇?”
“说不清是巧合还是真有其事,”周城主笑,“上次钟声敲响是五十年前,那年城外闹蝗灾,钟声一响,蝗虫就都飞走了。对了,林先生懂阵法,或许能看出些门道。”
林澈看向钟楼,指尖轻轻敲击桌面:“钟身的花纹是‘镇魂阵’的变体,只是刻得不够完整,缺了西北位的阵眼。若能补全,别说驱蝗灾,就算是瘴气也能驱散。”
周城主眼睛瞪得溜圆:“真的?那太好了!前阵子城西的沼泽地总冒瘴气,伤了好几个村民……”
正说着,楼下突然传来一阵喧哗。青瑶探头一看,只见几个穿黑衣的人正围着个卖花姑娘,像是在抢她的花筐。
“光天化日之下,敢在青风城闹事?”周城主皱起眉,刚要起身,就见墨尘已经下去了。
墨尘走到黑衣人身后,声音不高却带着威压:“青风城的规矩,忘了?”
黑衣人显然认识他,脸色一变,讪讪地松开手:“墨先生……我们就是想买束花,跟姑娘闹着玩呢。”
“买花就好好说,”墨尘瞥了眼被踩坏的花,“赔钱,道歉。”
黑衣人不敢耽搁,连忙掏钱赔给卖花姑娘,灰溜溜地走了。
卖花姑娘红着眼眶道谢:“多谢墨先生……”
“没事,”墨尘捡起一朵没被踩坏的栀子花,递给青瑶,“给。”
青瑶接过花,花瓣上还带着露水,清香扑鼻。她突然注意到姑娘的花筐里有几朵蓝色的小花,像是某种草药:“这是什么花?挺特别的。”
“是忘忧草,”姑娘擦了擦眼泪,“我娘说这花能安神,就种了些来卖,只是很少有人买……”
林澈突然开口:“这不是忘忧草,是‘回魂花’,配合镇魂阵使用,能增强阵法的净化之力。姑娘,你的花我全要了。”
卖花姑娘愣住了:“全、全要?可是很多的……”
“不差钱。”墨尘直接掏出钱袋,“带我们去你家看看花圃,若是能多采些,我按双倍价钱收。”
周城主一拍大腿:“这可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有了回魂花,钟楼的阵法就能补全了!”
青瑶捧着那朵栀子花,看着卖花姑娘感激的笑脸,突然觉得青风城的阳光格外暖。她把花别在衣襟上,跟着众人往城外的花圃走去,钟楼上的指针慢悠悠地转着,像是在倒数着某个温暖的时刻。
花圃在城西的山脚下,一片蓝色的回魂花开得正盛,像撒了满地的星星。卖花姑娘的母亲是个慈祥的老婆婆,听说他们要收花补阵法,忙不迭地招呼大家采花,还拿出自家晒的花蜜水招待。
“这花啊,是我那死老头子生前种的,他说这花能救命,我还不信……”老婆婆抹了抹眼泪,“现在看来,他说得对哦。”
林澈一边采花,一边指导周城主的手下如何将花瓣晒干,如何嵌入钟楼的阵眼。墨尘则帮着搭建晾晒架,动作麻利得不像个公子哥。青瑶和卖花姑娘一起挑选最饱满的花朵,偶尔抬头看看忙碌的林澈和墨尘,嘴角忍不住上扬。
夕阳西下时,第一批晒干的回魂花已经送到了钟楼。林澈站在钟楼上,将花瓣小心地嵌入阵眼,随着最后一片花瓣归位,钟身的花纹突然亮起淡淡的金光,整座青风城仿佛都轻轻颤动了一下,空气中的瘴气像是被无形的手驱散,呼吸都变得清爽起来。
周城主站在楼下,激动得胡子都在抖:“响了!钟声好像要响了!”
果然,没过多久,悠扬的钟声响起,传遍了整个青风城。街上的行人纷纷停下脚步,脸上露出惊讶又喜悦的神情,连城西沼泽地的瘴气,都在钟声中渐渐消散了。
青瑶靠在钟楼的栏杆上,看着满城的灯火渐次亮起,衣襟上的栀子花香混着回魂花的清冽,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填满了,暖暖的。
“在想什么?”林澈走过来,递给她一杯花蜜水。
“在想,”青瑶抿了口甜丝丝的水,笑眼弯弯,“这里的故事,比苍莽山的回音还好听。”
墨尘不知何时也靠了过来,手里拿着朵晒干的回魂花:“那就多待些日子,慢慢听。”
钟声还在回荡,像首古老的歌谣,温柔地拥抱着这座城,也拥抱着城楼上的三个人,和他们心中悄然滋长的、关于陪伴与温暖的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