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旨既下,便如离弦之箭,再无回头的可能。
养心殿内廷议的结果,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在京城官场激荡起滔天巨浪。林弈被破格擢升为北征大军督粮使,持尚方宝剑,总揽后勤的消息,以惊人的速度传遍了各部衙署、公侯府邸乃至市井街巷。
惊叹、质疑、嫉妒、忧惧……种种复杂的情绪弥漫在帝都的空气里。一个年仅弱冠的年轻人,骤然被推上如此关键且权柄赫赫的位置,这在大炎立国二百年的历史中,绝无仅有。有人暗赞陛下魄力,破格用人;有人讥讽林弈幸进,不过是皇帝用以平衡朝局的一枚棋子;更多人则在冷眼旁观,等着看这个年轻的“林督粮”如何在这错综复杂、危机四伏的泥潭中挣扎。
然而,处于风暴中心的林弈,却没有丝毫时间去理会外界的纷扰。
从养心殿出来,他甚至没有返回户部衙门,也没有回府邸,而是直接持着刚刚到手的任命文书和尚方宝剑,回到了他在京中的临时居所——一处皇帝此前赏赐的、不算宽敞但足够僻静的四合院。
时间,是此刻最奢侈的东西。北疆烽火连天,军情如火,每耽搁一刻,前线的局势就可能恶化一分。
“铁柱!”林弈踏入院门,声音沉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急迫。
“大人!”王铁柱如同铁塔般的身影立刻出现在面前,他显然已经得到了消息,脸上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作为林弈的贴身护卫队长,他深知此番北上意味着什么。
“立刻持我令牌,去城外驿站,调集我们所有从淮州带来的兄弟,全员披甲,检查器械马匹,备足三日干粮,随时待命出发!”林弈语速极快,条理清晰。
“是!”王铁柱没有任何废话,抱拳领命,转身便大步流星而去。他麾下那五十余名从淮州血火中历练出来的精锐护卫,是林弈此刻最信得过、也最能打的武装力量,将是此行安全保障的核心。
“张承!”林弈又唤。
“大人,属下在。”一个略显瘦削、但眼神精明的年轻人应声而出,正是原山北县衙的书吏,后被林弈简拔,以其精于筹算、心细如发而深受倚重。他此刻脸上也带着紧张,但更多的是一种被委以重任的激动。
“你即刻动身,前往户部、兵部、工部以及漕运总督衙门,凭此督粮使关防,调阅所有关于北疆现有存粮、在途粮草、军械库存、民夫征调以及漕运线路的档册文书!我要最详细的数字,最精确的路线图!给你一天时间,汇总成册,不得有误!”林弈将刚刚到手的关防大印递给张承。后勤保障,数据是基础,他必须第一时间掌握最真实的家底。
“属下明白!定不辱命!”张承双手接过那沉甸甸的关防,感觉手心都在发烫,他知道这份担子的重量,深吸一口气,匆匆离去。
安排完这两件最紧急的事情,林弈快步走入书房。他铺开纸张,提笔蘸墨,开始飞快地书写。他要拟一份名单,一份调用人员的名单。
督粮使之职,涉及钱粮、运输、仓储、护卫、协调地方等方方面面,千头万绪,绝非他一人或区区几十名护卫所能胜任。他需要一支精干、高效且绝对忠诚的班底。这支班底的核心,他毫不犹豫地定在了——山北县。
那里有他一手建立的制度,有他亲自选拔培养的人才,有对他感恩戴德、愿意效死的民心。山北,不仅是他政绩的证明,更是他此刻最能倚靠的“根据地”和“人才库”。
他在名单上写下一个又一个名字:
原山北县漕运调度司主事,精通河道运输、为人耿直的老河工李振河;
原山北县工坊区总管,善于组织生产、协调人力的年轻士子陈默;
原山北县“济民仓”管事,做事严谨、一丝不苟的老吏周账房;
还有几名在山北县吏治整饬中表现突出、精通刑名钱谷的年轻吏员……
甚至,他还特意标注,从山北县护卫队(由原巡夜队及部分退伍老兵组成)中,抽调一百名经验丰富、熟悉北地情况的老兵,由王铁柱统一指挥,作为督粮使行辕的护卫和执法骨干。
这些人,或许品阶不高,名声不显,但他们经历过山北从死到生的蜕变,熟悉林弈的做事风格,拥有在混乱中建立秩序的实际经验,更关键的是,他们对林弈有着近乎盲目的信任与忠诚。
写完名单,他立刻盖上督粮使关防,命人火速送往吏部备案,并八百里加急发往山北县及淮州府,要求名单上人员接到调令后,即刻轻装简从,以最快速度北上,赶赴北疆前线与他会合。
做完这一切,窗外已是夕阳西沉。林弈独自站在院中,望着天边那抹如血的残阳,深深吸了一口带着寒意的空气。
此去北疆,关乎国运,也关乎他个人的生死前途。胜,则一步登天,真正成为大炎朝举足轻重的柱石之臣;败,则万劫不复,之前所有的荣耀与努力都将化为泡影,甚至可能背负千古骂名。
他知道前路艰难。后勤转运,历来是贪污腐败的重灾区,牵扯利益盘根错节;北疆地方官吏、军中将领,是否会配合他这个空降的、年轻的督粮使?朝中那些反对他的势力,是否会暗中掣肘、下绊子?还有那虎视眈眈的胡虏铁骑……
但,他已无退路。
第二天清晨,天色未明,寒气凛冽。
京城北门德胜门外,一支规模不大却透着精悍之气的队伍已然集结完毕。王铁柱率领五十余名淮州护卫,人人矫健,鞍鞯整齐,刀弓俱全,沉默中自有一股肃杀之气。张承也连夜赶回,带来了几大箱初步整理好的文书档册,装上了备用马车。
林弈依旧是一身青衫,外罩了一件御寒的黑色披风。他翻身上马,目光扫过这支即将随他北上的核心班底,又回头望了一眼在晨曦中显得格外巍峨深邃的京城轮廓。
这里,有赏识他的皇帝,有待他如子侄的恩师,有与他理念相合的同僚,也有无数等着看他笑话的敌人。
“出发!”
没有冗长的训话,没有激昂的誓言,只有简简单单的两个字。
林弈一抖缰绳,胯下骏马嘶鸣一声,率先向着北方,踏上了官道。王铁柱、张承等人紧随其后,马蹄踏碎清晨的霜冻,激起阵阵烟尘。
队伍如同离弦之箭,迅速消失在北方的官道尽头。
他们带走的,是皇帝的期望,是朝野的瞩目,是尚方宝剑的赫赫权柄,更是一套源自山北、经过实践检验的高效组织方法和一支绝对忠诚的核心班底。
京城渐远,北疆渐近。
等待林弈的,是冰天雪地,是烽火连天,是错综复杂的利益纠缠,是一场只能赢不能输的国运之战。
而他,带着他的火种与班底,义无反顾地,踏入了那片未知的、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广阔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