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刘冠佑签完合同后,彭世凛请系统帮他略微修改一下合作,不能让这个年代的人看出破绽
然后又安排以专人携带式方式把合同文件交到他的手。
虽然戚主任都放手让彭世凛大胆去销售产品。但这是他第一次代别的地区销售产品,彭世凛还是很有必要把此事告诉上级领导。
在顾科长和戚主任面前,彭世凛老实交代他帮开恩市针织厂销售产品。
“我已经帮针织厂签下5千件男女汗衫。但代表乳南县供销社签合同的。”
只要有订单,戚主任就开心,脸上的笑意瞬间漾开。
“不错,不错!乳南县供销社全体成员,就只有小彭带给我这份实打实的惊喜的。”
“但戚主任,这家厂属于开恩市管辖范围的,我们乳南县供销社这么操作,会不会不合规矩?”彭世凛轻声问道。
戚主任摆摆手笑道:“没什么不合规矩的!咱们都是开恩市管属下的单位,况且咱是帮他们把产品卖到国外创外汇,开恩市工业局高兴还来不及,哪会责怪我们?
我想,开恩市工业局知道此事,他们可能还会来感谢我们乳南县供销社。”
这时,顾科长接着说:“小彭,若我没猜错的话,你就住在这家针织厂的家属院里吧。”
彭世凛老实回答:“嗯。我爷爷奶奶在此厂退休,由我爸爸和叔叔顶替,后来又把我的小婶也搞进里面当工人。所以说,针织厂对我家是恩深义重的。
现在厂内积压着大量的产品,单靠国家统购包销,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因此,肖厂长找到我,希望我能替厂里想想办法,把积压的产品都销售出去。”
彭世凛停了一下,继续接着说:
“看到厂里积压这么多产品,我心里也着急。一来,我住在针织厂里,也算得上半个厂里人;二来,把产品销售出去,也能够为国家减轻库存负担;三来,产品得以销售,厂里也能盘活资金、正常运转,工人们也能安稳拿上工资、不愁生计。”
戚主任拍了拍彭世凛的肩,笑着赞道:“世凛啊,你这孩子不光懂得感恩,思想觉悟还这么高,能主动想着为国家分忧解难、扛起责任,不容易!”
彭世凛听到戚主任说自己思想觉悟高,还有点不好意思:“主任,这都是我们龙国每个人都有思想。”
接着戚主任语气郑重起来:“你听我说,只要能为国家创外汇,不管是哪生产的产品,根本不重要。”
戚主任顿了顿,加重语气,“现在重中之重,就是多为国家创外汇,好好解决国家的外汇短缺难题,帮着填补外贸缺口,这才是眼下最要紧的事!”
旁边的顾科长也补充道:“小彭。只要是我们龙国的厂子能多外销点产品,换回来的外汇能买设备、补物资,比什么都实在。
你尽管放开手干,只要是为创外汇出力,我和戚主任都是你靠山,别有啥顾虑!”
“顾科长说得没有错。不过,还要加上一个人,那就是开恩市供销社的李主任,他也是你的靠山。”
听到未来的岳父也在背后帮衬、支持他,彭世凛心里更加踏实、有底气了。
他知道自己家境与女朋友的家境相差甚远,因此唯有靠自己实打实的努力和成绩来证明给未来的岳父岳母看,他们的女儿嫁给他,是值得、不会吃亏的。
“戚主任,顾科长,那我得更加努力才行。不然的话,会辜负李主任的信任与鼎力帮衬的。”
接着彭世凛来到电话前:“戚主任,我想打个电话,把这个好消息告诉针织厂的肖厂长,货款这两三天就会转入供销社账号,我想让他打包好产品,我星期天回去就出货。”
戚主任喜上眉梢,连忙说:“快打,快打电话。”
说完,他拿起那份合同又仔细看起来,合同上的每一条款、每一项约定都令他满意。
彭世凛拨通总机电话:“麻烦接开恩市的针织厂电话。”
“请稍等,帮你转接。”
等待40多秒钟
“嘟——嘟——”电话接通的瞬间,对方接:“喂~。”
那头的声音带着几分疲惫。
彭世凛:“肖厂长,我是世凛!”
听到是彭世凛的,肖厂长的疲惫感像得到缓解。
“世凛,是不是有好消息告诉肖大伯。”
“是有好消息!”彭世凛语气里藏不住的高兴:“我销售出5千件男女汗衫。”
电话那头突然没了声响过了好一会儿,肖厂长的声音带着颤,像不敢相信:“世凛,你……你再说一遍?销售多少件?”
“销售5千件男女汗衫。我知道这个数量有点少………”
“不!”电话那头抢了话:“世凛,你已经很了不起了。这才几天,你就能推销5千件男女汗衫,这让我真的又惊又喜,心里踏实多了。这几个月来,厂里有时候整月出货都没这么多。”
肖厂长的语气又激动又感慨道。
彭世凛:“我以乳南县供销社的名义与港商签了合同。这份合同,我下午让班车司机把合同捎到开恩市,您派人去车站取一下。”
说完,彭世凛顿了顿,然后交待:“肖厂长,你收到合同后,请赶紧按照合同上的数量、码号把货打包好,我星期天就回厂里发货。
还有,货款这两三天就能转到供销社账号,到时候我立马跟您说!”
“好好好!好好好啊!”肖厂长的声音瞬间亮了,笑眉颜开,连说了好几个“好”。
“世凛啊,你可真是厂里的救星!我下午就派人去车站取文件。然后会按照文件上的数量,码数打包好。”
“那就这样吧,星期天再见。”彭世凛说。
“好的。”
肖厂长握着听筒,脸上喜开花。
他连连点头,明明对方看不见,却忍不住抬手拍了下桌子,声音里满是笑意:“好!好!星期天等你回来!”
挂了电话,他坐那里,开心的心情难于平静,想起积压的货终于能出,眼眶都有点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