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卢海明掏出登记本,拿起笔唰唰记录:“我现在就拿排字房,让他们下午排版,明天准能登报。”
这时,卢海明见到图片是举行活动地址竟然是报社旁边的院子。
“小彭同志,你要举行活动这个院子是属于我们报社的资产,你有没有得到我们社长的同意啊?”
彭世凛很有信心说:“我现在就去找社长。放心吧,卢大哥,我一定会说服社长的,你就放心把我这图片拿去排版吧。”
卢海明读:“活动时间:1959年8月xx。参加者必须持有乳南县干笋的广告报纸,进场前必回答正确两个基本知识方才入场。进场后,会有干笋试吃,抽奖活动,还有礼品发放。限制入场人数150人,先到先得。”
卢海明读完后,对彭世凛说:“小彭,你这个是广告吗?”
“卢大哥,这是广告。乳南县干笋,肉质鲜嫩、笋香浓郁,炖炒皆宜。欢迎餐厅批量订购,百姓选购。联系地址和联系方式都写好了。好啦,我现在要找你们的社长,请求他把院子租给我用一天。”
王记者带彭世凛去见他们的社长。两人边走边聊
“王记者,你们的社长好不好说话?”
王记者想了想,抿抿抿嘴笑着说:“有时候很好说话;有时候不好说话。”
王记者这话说了等于白说。
彭世凛想:报纸的社长,他应该是高级知识分子。高级知识分子应该是戴着圆框眼镜,说话文绉绉的,手里总捧着本厚书,谈起道理一套一套的。不像农村里的长辈,有话直说,他们许是讲究含蓄,得慢慢琢磨心思。
看来要打好十二分精神来说服这位社长。
社长的办公室在三楼左边中间房,门牌写着“社长办公室”。
王记者先敲了门,得到回应后,王记者才推门。
回应是女声?!应该是秘书。
可推开门的刹那,彭世凛愣了。
办公桌后坐着位五十多岁的奶奶,梳着整齐的齐耳短发,短袖的蓝布褂子,正低头用红笔改着稿子,见人进来,抬眼一笑,眼角弯出两道暖融融的细纹:
“是小王啊,这位就是你说的彭世凛同志吧?”
原来社长是个女人。
“是的,黎社长。他就是我之前去乳南县供销社采访过的小彭同志。就是工作两个多月就把乳南县经济拉上几个台阶,创外汇从垫底到名列前茅的彭世凛同志。”
王记者为黎社长介绍小彭。
“小彭同志,这位就是我们报社的社长,黎清梅社长。”
彭世凛连忙挺直腰板,规规矩矩地喊了声:“黎社长好!”
黎清梅放下笔,从办公椅子上起身,来到彭世凛面前,仔细打量他一番后道:
指了指旁边的木椅:“坐,别拘束。你帮乳南县卖干笋的事,小王早跟我念叨过了,年纪轻轻能想着帮乡亲们办事,是个好后生。”
黎清梅放下笔,从办公椅上起身,来到彭世凛面前,用欣赏的目光仔细打量他一番后道:
“不错,长得精神利落,一看就知道是位聪明的小伙子。
我看过王记者采访你的那篇报道,从报道里能看出你的眼界与魄力,真是后生可畏啊!龙国的经济很需要像你这样的实干人才。
来,小彭同志,快坐下。王记者,你也坐吧。”
“黎社长,我就不坐了,我去工作。”
王记者说完便离开社长办公室。
“那小彭,你坐吧,我去倒杯水给你喝。”
“黎社长,我自己去倒水吧,你倒水给我们年轻人喝,真的有点不好意思。”
“在某些场所上,就像这样,你是为工作来拜访来,我理应招呼你,就不需要分得那么清楚长幼了。”
黎社长去倒了杯水给彭世凛,彭世凛立刻双手接过那杯。
“小彭,我就给你倒白开水。我的秘书让我派出去办事了,我不知道茶叶放在哪里,我平时也不太喝茶。”
“没有关系的,黎社长。其实我平时也不太喜欢喝茶,白开水好,我也喜欢喝白开水,喝茶晚上可能还会失眠呢。”
“哈哈,你这么年轻也会睡不着?可不能给压力自己。”
彭世凛摆摆手说:“黎社长,我没有压力,就是单纯因喝茶睡不着。”
“哈哈,小彭,听说你在报纸登乳南县干笋广告,还搞场干笋
“哈哈,小彭,听说你在报纸上登了乳南县干笋的广告,还办了场干笋试吃活动?登广告不算新鲜事,但搞试吃、抽奖,还有小礼物可抢,这就显得新鲜了。”
彭世凛:试吃、抽奖和发小礼品,在这个年代当然新鲜。因为在这物资匮乏的年代,谁会拿出实打实的干笋来试吃?还有抽奖,这种靠运气的新鲜事,更会引起百姓们的好奇和热盼。
而小礼品,就算在G市这种省城,平时买东西都要凭票抢,哪有‘白得东西’的好事?这会百姓更加期待。
所以彭世凛知道,这场活动在报纸宣传开了,肯定会涌来很多人。因此,有个围墙院
所以彭世凛心里清楚,这场活动在报纸上宣传开后,肯定会涌来很多人。因此,找个带围墙的院子搞活动,一是为了安全,二是为了控制人数,够150人就关上院子的铁门,不再放人进来。
他已经请了四个人过来帮忙,今晚再找婷婷,让她把小堂哥也带过来;另外,他还得跟黎社长再借两名记者和三名后勤人员。毕竟报社的后勤人员对院子更熟悉,而两名记者是来报道。
在前世,彭世凛和婷婷也经常举办一些相关的活动。因此,他们两人对于这种活动非常有经验。虽然活动发起是很仓促,但他相信这次活动,会搞得很成功的。
“嗯。正因为新鲜,所以我相信到时候肯定轰动全市。黎社长,现在就差您能不能把旁边的院子借我用一天。
院子面积大、围墙高,还有铁门,正是我办活动的好地方。至于租金,您觉得多少合适?”
黎社长:这孩子不愧是做生意的好料子,三言两语就把重点表达出来。她喜欢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