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地萃卦象解
此卦韩信被吕后疑惑,卜得知,果被其戮 也。
图中:
贵人磨玉, 一 僧指小儿山路, 一 人救 火, 一 鱼在火上, 一 凤衔书。
鱼龙会聚之课 如水就下之象
物相遇而后,同气相求,则生聚象,萃,聚也。物相聚成群,为萃,故次姤卦之后也此卦,泽上地下,水之聚象,水之在地上,乃方聚之时也。
卦图象解
一、贵人磨玉:进修也,专心一致也,免破损也。
二、一僧指:指引也,局外人也,光头人也,曾姓人也。
三、小儿山路:退引山林,以退为进象,示上坡也。倪姓。
四、一人救火:救灾祸也;犹行医济世救人之道也。
五、一鱼在火上:得救状,或餐饮业。
六、一凤衔书:喜讯至也。
要说《易经》六十四卦里最有生活智慧的,非泽地萃卦莫属。别的卦要么像《孙子兵法》专讲打架(乾、坤、师),要么像《恋爱圣经》教人谈对象(咸、恒),要么像《致富经》琢磨怎么搞钱(大有、豫),萃卦偏不——它像个社区广场舞领队大妈,专门研究大伙儿凑一块儿能整出啥花样。
一、萃卦是个啥?从韩信的顶级饭局说起
要聊萃卦,得先说说汉初那个最惨的——韩信。这哥们儿的人生剧本堪称爽文男主照进现实:出身穷小子,钻裤裆忍辱,登坛拜将后灭魏破赵降燕伐齐,把项羽揍得找不着北,最后受封齐王,一时风头无两。
可就在他最风光的公元前203年,这哥们儿突然找人算卦,得了个泽地萃。算卦先生盯着卦象直嘬牙花子:大王啊,这卦象是泽在上、地在下,活像一滩水聚在地上——水往低处流聚成一滩挺美,但您瞧这滩子松松垮垮的,风一吹就散,日头一晒就干,怕是要栽在上啊!
韩信当时正跟刘邦互相猜忌呢。刘邦称帝后,总觉得这手握重兵的齐王是个威胁,明里封他楚王,暗里派陈平、萧何盯着。韩信呢?仗着自己功劳大,整天摆谱,门客说您该收敛点,他翻白眼:我带甲百万,怕他个刘三!
结果呢?公元前196年,吕后和萧何演了出萧规曹随2.0——骗韩信进长乐宫钟室,布下天罗地网。史书记载,韩信临死前喊: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我后悔没听蒯通的,居然被女人和小子算计,这是老天要亡我啊!)
其实韩信到死都没整明白,自己堂堂兵仙,怎么就栽在这事儿上了?
萃卦的本质,是的艺术,更是的风险。卦象是兑(泽)上坤(地)下,泽水聚在地上,看着是团圆热闹,实则暗藏危机:水没有固定形状,聚得快散得也快;地虽稳,但承载力有限,水多了就漫出来。放到人际关系里,就是一群人凑一块儿容易,但要长久拧成一股绳,得看有没有共同的。
韩信的团队就是典型反面教材:他手底下有跟着他从沛县打出来的老兄弟,有降将,有慕名投奔的门客,看似人才济济,实则各怀心思——有人想封侯拜将,有人想衣锦还乡,还有人根本不服他这个半路出家的统帅。吕后又带着萧何、曹参这些同气连枝的老班底,一合计就把他没了。真正的,该像水滴聚成海,得都是水分子;要是硬塞一堆油渣子,只能浮在表面,风一吹就散。
二、卦图里的六个社死\/开挂现场:古人搞事情的隐藏攻略
古人画卦象图特实在,不像现在ppt花里胡哨,人家直接给你演小剧场。萃卦的卦图里有六个场景,咱们一个个盘,保证比追《甄嬛传》还带劲。
1. 贵人磨玉:老板让你加班不是坑你,是怕你摔碎
第一个场景:一张梨花木工作台,上面搁着块璞玉,旁边站着个穿粗布衫的,正捏着砂纸蹭玉。玉面已经磨出了淡淡光泽,但还有不少毛边。
《易经》里的分两种:一种是送你金元宝的(财神爷),一种是拿砂纸磨你的(雕刻师傅)。萃卦里的贵人显然是后者——他要的不是让你舒服,是让你。
为啥?萃卦讲,聚之前得先把自己打磨瓷实啊!就像你组了个创业团队,总不能带着半吊子技术就开干吧?那贵人磨的不是玉,是你身上的毛刺儿——今天改方案,明天学技能,看着累,实则是防着将来聚成一摊时,你因为能力不够先碎成渣。
现代版解读:你老板突然让你参加行业峰会、跟大项目、写万字复盘,别骂人家pUA,人家这是怕你哪天跟不上团队节奏,被没了。就像打游戏组队开黑,队友先给你发个攻略链接,不是闲的,是怕你坑到全队。我有个朋友在互联网公司当产品经理,入职半年老板突然让他转岗做用户调研,他一开始骂骂咧咧,后来才发现:正是这段经历让他摸透了用户痛点,后来主导的产品才大获成功。
2. 一僧指小儿山路:局外人一句话,胜读十年书
第二个场景:山脚下一座古寺,门口站着个光头和尚,手里攥着串佛珠,正指着蜿蜒的山间小路。路边站着个穿虎头鞋的小孩,踮着脚往山上望。
和尚是局外人,小孩是。这场景特像你在公司卡壳了,天天加班改方案没进展,结果楼下扫地阿姨随口说:要不试试把A部分挪到b后面?或者你创业方向错了,找个退休大爷喝茶,人家抽着烟说:现在年轻人都爱往线上跑,你这实体店是不是该加点直播?
和尚为啥指小孩?因为小孩没套路,想啥说啥;局外人没利益牵扯,敢说真话。萃卦讲同气相求,但有时候外来的不同气反而能点醒你——就像火锅里煮面,本来味道挺浓,加把青菜反而更清爽。
历史梗时间:北宋庆历年间,范仲淹搞庆历新政,满朝文武都说祖宗之法不可变,结果他跑去问一个卖茶的老太太:您觉得这茶税重不重?老太太说:重啊,茶商都跑了,没人来收税了!范仲淹立刻意识到政策脱离民生,后来调整了部分条款。这就是僧指小儿山路的智慧——局外人的视角,往往能看到局内人看不见的死角。
3. 小儿山路:退一步,可能是为了跳得更高
第三个场景:小孩拽着大人的衣角,蹦蹦跳跳往山上跑。山路蜿蜒,越往上越陡,小孩却走得欢实,手里还攥着几株野花。
《易经》里从来不是怂,是战略转移。小孩不上学非要去山里,大人以为他瞎折腾,结果小孩在山上发现了野果、认了鸟,后来成了植物学家。这对应萃卦的以退为进——你看那些牛人,哪个不是先去积累?
马云当年当英语老师,每天在教室后排听老外讲课,退在学校里攒人脉;张一鸣早期做九九房,退在垂直领域练算法;任正非43岁破产,躲在深圳地下室搞研发,退到绝境反而激发了斗志。
倪姓朋友的专属提示(卦里提了倪姓):如果你最近被推去管新项目,别急着往前冲,先去观察团队成员的性格、摸透客户需求、理清楚资源边界。就像盖楼得先打地基,你现在退的每一步,都是为了将来跳得更高。我认识个倪姓创业者,当初拿到投资后急着扩张,结果资金链断了。后来他沉下心用半年时间做市场调研,重新定位产品,现在反而成了细分领域的头部玩家。
4. 一人救火:职场里的救火队长,才是真大佬
第四个场景:村头老李家的柴房着火了,浓烟滚滚。一个穿短打的汉子拎着水桶冲进去,旁边人举着铜盆喊,小孩抱着棉被跑过来。火势很快被控制,汉子浑身湿透,脸上却挂着笑。
救火多危险啊,但这人偏要上。萃卦讲,聚在一起难免出事儿——团队闹矛盾、项目出bug、客户要投诉,这时候就需要救火的人。他可能是团队里的老大哥,平时不显山露水,关键时候扛事儿;也可能是跨部门的支援,平时没交集,有事真上。
管理学冷知识:谷歌曾做过一项研究,发现团队中救火型员工虽然平时看起来不那么,却是团队凝聚力的核心。因为他们总能在危机中稳定军心,让大家觉得天塌了有他顶着。就像球队里的后卫,平时进球少,但没他防守,前锋再厉害也赢不了比赛。
5. 一鱼在火上:差点翻车,反而成了招牌
第五个场景:一口铁锅里,一条鱼正被火烤着,尾巴都焦了,油星子溅得到处都是。旁边站着个穿围裙的妇人,手忙脚乱地拿网兜捞鱼,脸上却带着笑。
鱼在火上,按说该焦糊了,但偏被救了。这场景特像你创业搞了个新产品,上线就翻车——用户吐槽界面丑,投资人要撤资,团队慌得一批。结果你连夜改版本,加功能,反而成了从危机中逆袭的案例。或者你开餐馆,厨房着火,鱼被抢救出来,客人反而觉得这鱼有故事,成了招牌菜。
危机公关教科书:2017年,某奶茶品牌被曝光卫生问题,股价暴跌。cEo没有删帖,反而开了直播,带着员工打扫后厨,现场煮奶茶请大家试喝。这场反而让品牌口碑反转,当年销量涨了30%。这就是鱼在火上的智慧——聚集的过程中难免出意外,关键是怎么把变成。
6. 凤衔书:喜讯来得静悄悄,别高兴得太早
第六个场景:一棵梧桐树上,停着一只金凤凰,嘴里叼着卷黄绢。树下站着个穿官服的人,伸着脖子看,旁边放着礼炮和红绸。
凤衔书,听着就是天大的好消息——升职、中奖、签大单。但萃卦偏要给你提个醒:聚集到一定程度,好事儿来了,但也容易乐极生悲。
历史教训:唐朝贞观年间,李世民开创贞观之治,群臣纷纷歌功颂德。魏征却上了一道《谏太宗十思疏》,提醒他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李世民采纳后,继续励精图治,才有了后来的开元盛世。要是他飘了,说不定唐朝早就盛极而衰了。
现代版提醒:你终于谈成了大项目,庆功宴上别喝太多;你考研上岸,开学别觉得老子天下第一。就像你组了个乐队,第一次商演大获成功,别急着开巡演,先把乐谱理清楚,把设备调到位,不然下次可能就砸场子了。
三、鱼龙会聚:不是人多就好,得气味相投
萃卦的核心是,但聚不是乌合之众。《易经》里说物相遇而后,同气相求,则生聚象——就像火锅,得有底料、有肉、有菜、有蘸料,味道对了才叫一锅好火锅;要是硬塞一堆不相干的食材,只能叫。
同气相求的科学依据:社会学家研究发现,人会天然倾向于和与自己价值观、兴趣相似的人交往,这种现象叫同质性效应。就像喜欢读书的人会去图书馆,爱运动的人会去健身房,聚在一起后,彼此的能量会互相激发,形成1+1>2的效果。
韩信的悲剧就在于他的团队不同气:他手下的将领有的是沛县老班底(跟他一起打天下的),有的是六国降将(为了利益投靠的),还有的是慕名而来的文人(不一定认同他的军事理念)。这些人表面上有个刘邦集团的大标签,实则各怀鬼胎。吕后又带着萧何、曹参这些根正苗红的老班底,一合计就把他没了。
真正的,该像水滴聚成海:水分子结构相同,所以能无缝融合;海浪方向一致,所以能掀起巨浪。放到团队里,就是要有共同的愿景、相似的价值观、互补的技能。就像马斯克的Spacex团队,既有火箭专家,也有软件工程师,还有材料科学家,但大家都认准了火星移民这个目标,所以能一次次突破技术瓶颈。
结语:萃卦不是玄学,是古代版团队管理指南
说了这么多,萃卦到底是啥?其实就是古人用卦象图给我们上的聚集课——
- 想聚,先把自己磨瓷实(贵人磨玉):别想着躺平当搭便车的,你得先成为团队里不可替代的那块拼图;
- 聚的时候,多听局外人的话(僧指小儿山路):别被我们一直这么做的惯性绑架,陌生人的视角往往藏着惊喜;
- 遇到坎儿,别硬冲,退一步找机会(小儿山路):以退为进不是怂,是为了跳得更高;
- 出乱子,得有能扛事儿的(一人救火):团队里要有几个定海神针,关键时候能稳住局面;
- 翻车了,想办法变特色(鱼在火上):危机不是终点,是打造差异化竞争力的起点;
- 成功了,别飘,接着夯实基础(凤衔书):聚得久比聚得快更重要,长久才是硬道理。
至于韩信?他大概是没看懂卦图里的潜台词:聚不是目的,聚得久、聚得牢才是本事。就像现在年轻人搞社群,今天拉个群明天散,不如先想想我们这群人到底为啥聚?是想一起学英语?还是组队打游戏?还是创业搞项目?想清楚了,再慢慢磨合,才能聚成一团火,而不是散作满天星。
最后送大家一句萃卦的现代翻译:想搞事情?先把自己变成靠谱的人,再找靠谱的人一起,遇到事儿别慌,出成绩别飘——这才是长久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