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战后的数日,鹿笙彻底化身为星海中的暗影。她不再局限于防线外围的固定区域,而是驾驭着“破界”星槎,如同一个谨慎的猎手,在流火防线广阔的“狩猎区”内进行着无规律的游弋侦察。尘影符 与 坤元迹敛 的光晕几乎成为她身体的延伸,将隐匿做到了极致。
她并未再遭遇类似的直接袭击,但 寂净之瞳 与提前布设的侦察阵盘,却捕捉到了更多纷乱的信息碎片。
除了之前遭遇的那种带着“冰冷”毁灭意志的能量残留,她也数次发现了更为典型的、充满活性侵蚀意味的“影蚀”痕迹,那无疑是“噬”组织主力的手笔。这两种力量时而单独出现,时而诡异并存,仿佛分属不同的小组在执行各自任务,却又在宏观上服务于同一个整体目标。
更让她留意的是,她捕捉到了一次小规模的、发生在防线边缘的短暂交火。进攻方是典型的“影蚀”力量,而防御方……除了防线固有的阵法反击外,她还“看”到了一道炽烈如大日、带着纯粹净化意味的剑光一闪而逝,其能量层级赫然达到了化神后期,并且风格与她所知的大部分灯塔修士迥异。
“内部果然有强援,但并非灯塔体系……”鹿笙默默记下这个特征。【火泽睽】 卦象显示的内部不一致性,正在逐步具象化。
这些杂乱的信息如同散落的拼图,而《弈天筹》则在她识海中不断尝试构建模型。光流闪烁,推演着几种可能性:
· 可能性一(45%): “噬”组织内部存在不同派系或职能分工,拥有不同属性的力量。
· 可能性二(30%): “噬”组织与此地某个未知的、掌握“冰冷”毁灭力量的第三方存在合作。
· 可能性三(25%): 那种“冰冷”力量是“噬”组织新研发或控制的某种武器、傀儡。
无论哪种可能,都意味着情况的复杂性远超普通冲突。
这一日,她巡弋至防线侧翼一处相对偏僻的星域。这里分布着几个小型的资源采集点,防御力量相对薄弱。根据她之前接收到的零散信息,此地近期并未报告遭受袭击,但她怀中的 寂灭令 却再次传来了微弱的、指向性明确的警示波动。
事出反常必有妖。
她没有靠近,而是在极远距离外,寻了一处最佳的观测点,将星槎隐匿起来,寂净之瞳 遥望那片看似平静的星域。
耐心等待了约半日,异动终于出现。
并非预想中的大规模袭击,而是一艘伪装成星际商船的、毫不起眼的中型梭舟,悄无声息地靠近了其中一个资源点。它并未触发资源点的常规警报,反而像是通过了某种身份验证般,与资源点建立了短暂的能量连接,似乎在……交接物资?或者说,传递某种东西?
但 寂净之瞳 却清晰地“看”到,那梭舟内部,萦绕着与之前袭击者同源的、“冰冷”的毁灭性能量!而资源点内部,也隐隐透出一丝与之呼应的、被巧妙隐藏的能量波动!
“内鬼?!”
鹿笙心中凛然。难怪此地没有袭击报告,原来袭击者或以另一种形式,早已渗透进来!这种渗透,比正面攻击更为致命。
她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巨大的风险。
机会在于,她可能抓住了“噬”组织在此地活动的一条重要暗线,甚至是揭开其内部运作模式的关键。风险在于,一旦打草惊蛇,不仅会失去线索,还可能引来对方疯狂的报复,甚至可能被防线内部的“自己人”(如果内鬼地位不低)反咬一口。
直接上报?证据不足,且无法解释自己为何能如此精准地发现这条暗线(会暴露寂灭令的预警能力)。强行拦截?风险太高,可能陷入重围。
“【火泽睽】 ,乖离之时,亦可借力……”鹿笙脑中飞快运转,《弈天筹》推演着借力打力的可能性。
她想到了那道炽烈如大日的剑光。那位身份不明的化神后期强者,看起来与“噬”组织是敌对关系,且似乎拥有一定的独立性。
一个计划迅速成型。
她没有试图去拦截那艘梭舟,也没有直接联系防线指挥部。而是小心翼翼地记录下那梭舟的能量特征、离开的航向以及大致速度。随后,她驾驭星槎,远远地吊在梭舟后方,保持着绝对安全的距离。
她要跟踪这艘梭舟,找到它可能的落脚点或下一个联络点。
同时,她开始通过巡风使令牌的特定频道,匿名且隐蔽地筛选、分析近期流火防线内部流通的、非核心的公开信息,试图找出与那道“大日剑光”特征可能相关的只言片语。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数个时辰的筛选,她在一份关于前几日一次击退袭击的战报简报(删减版)中,看到了一句模糊的描述:“……幸得客卿‘曜煌’真人及时出手,剑光如日,驱散邪祟……”
“曜煌真人……客卿……”鹿笙记住了这个名字和身份。客卿,意味着并非灯塔直属,拥有更大的自主性,这符合她的预期。
她需要找一个合适的时机,以一种“偶然”的方式,将关于那艘可疑梭舟的情报,间接地、不引人怀疑地,“递”到这位曜煌真人手中。让他去当那个“刀”,去斩断这条暗线,而她则隐藏在幕后,观察事态发展,收集更多信息。
这是一步险棋,但也是在当前【火泽睽】的复杂局面下,最能控制风险、并可能获取最大收益的策略。
她如同一个最高明的棋手,在错综复杂的棋局中,谨慎地落下了一颗试探性的棋子。这颗棋子能否搅动风云,还需看后续的演变。
仙路搬砖,不仅要会埋头干活,更要懂得如何巧妙地“借”上司(曜煌真人)和对手(噬组织)的力,来为自己清除障碍,创造价值。鹿笙深谙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