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都之议,如同一颗巨石,在成都的朝堂之上,砸出了滔天巨浪。
余波未平,另一桩同样足以震动天下的大事,被摆上了台面。
朝会之上,当刘禅在平息了关于迁都的最后一丝杂音后,目光缓缓扫过群臣,提出了下一个议题时,所有人都感到,今日的朝堂,注定无法平静。
“众卿,”年轻的天子声音沉稳,“东吴大都督陆逊,后将军朱然,现囚于成都大狱。如何处置此二人,关乎我大汉国策,关乎天下走向。朕,想听听众卿的意见。”
“请陛下,斩杀陆逊!”一众从刘备时代便跟随的老将,以及无数与东吴有过血战的军中将领,尽皆出列,声势浩大,几乎要将未央宫的屋顶掀翻。
看着这几乎一边倒的舆论,以谯周为首的益州本土官员,都明智地选择了闭嘴。这种时候,谁敢替陆逊说一句话,怕是立刻就要被这滔天的军方怒火,撕成碎片。
龙椅上的刘禅,眉头紧锁。
他看向丞相诸葛亮,却见他依旧眼观鼻,鼻观心,不动如山。
他又看向陆瑁。
就在这时,一个稍显突兀的声音,在大殿中响了起来。
“陛下,臣,有不同看法。”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出列的,是掌管国库的治粟都尉,董允。
董允为人方正,不喜言笑,此刻他迎着无数道能杀人的目光,依旧面不改色,对刘禅躬身道:“陛下,迁都长安在即,修葺宫殿,安抚流民,犒赏三军,哪一样,不需要钱粮?北伐大军屯于关中,每日人吃马嚼,消耗亦是海量。国库虽因南中之战有所充盈,但如此消耗下去,亦是捉襟见肘。”
他顿了顿,声音清晰地响彻大殿。
“陆逊、朱然,乃东吴柱石。杀了他们,固然能泄一时之愤,于国,却无半分裨益。但若将他们……赎回东吴,孙权为求其二人生还,必不吝钱粮、金帛,甚至……城池!”
“以两个必死之囚,换来我大汉数年之资,以充实国库,支撑北伐大业。孰轻孰重,请陛下明察!”
董允的话,如同一盆冷水,浇在了众人火热的头顶。
一些文臣开始窃窃私语,显然是动心了。
是啊,杀两个俘虏,除了出口恶气,还能得到什么呢?但如果能换来真金白银,那可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董都尉所言,差矣!”
又一人出列,乃是侍中费祎。
费祎为人稳重,他先是对着众人团团一揖,才缓缓开口:“赎回,万万不可。”
董允皱眉:“为何不可?”
费祎叹了口气:“董都尉只看到了钱粮,却没看到放虎归山的后患。朱然尚可不论,那陆逊,是何等人物?乃东吴的擎天柱!如今我大汉好不容易才将其擒获,若为些许钱粮便将其放回,不出十年,此人必将成为我大汉心腹大患!届时,再想对付他,所付出的代价,又岂是今日这点钱粮可以比拟的?”
“这……”董允也一时语塞。
费祎转向刘禅,拱手道:“臣以为,陆逊、朱然杀之,则彻底激怒孙权,使其与曹魏再无嫌隙,于我大汉不利。放之,则后患无穷。最稳妥之法,莫过于将二人,终身监禁。既可作为与东吴谈判的筹码,又可绝其再为祸之可能。”
一时间,大殿之上,“杀”、“赎”、“囚”三种声音,争执不休,吵成了一锅粥。
刘禅被吵得一个头两个大,他将求助的目光,再次投向了那两个至今一言不发的人。
“相父,中都护。”
这一次,没等诸葛亮开口,陆瑁先一步走了出来。
他一出列,整个大殿的嘈杂声,都奇迹般地小了下去。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这个年轻得过分,却已功高盖世的中都护身上。
“董都尉为国库计,费侍中为大局谋,是老成之言,谋国之道。不过,在我看来。无论是杀,是赎,还是囚,都……不是上策。”所有人都竖起了耳朵。
“那依中都护之见,何为上策?”刘禅立刻追问。
陆瑁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高深莫测的笑容。
“杀人,要诛心。”
他缓缓说道:“杀了陆逊,固然痛快,但我们得到的,只是一个死人和一个疯狂复仇的东吴。而孙权则得到了一个为国捐躯的忠臣烈士,可以此大肆宣扬凝聚人心。”
“这笔买卖,我们亏了。”
“可若我们不杀他呢?”陆瑁话锋一转眼中闪过一丝狡黠。
“我们可以,给他办一场,天下瞩目的……公审!”
“公审?!”
满朝文武,皆是愕然。
这是什么操作?自古以来,处置敌国大将,要么杀,要么降,要么放,何曾听说过还要“公审”的?
陆瑁没有理会众人的惊愕,自顾自地说道:“我们就在成都,不,就在未来的新都长安!筑起高台,将陆逊、朱然押上台去!召集关中百姓,邀请天下名士,当着所有人的面,审判他的罪行!”
“审他背弃盟约之罪!审他偷袭荆州之罪!我们要让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不是我大汉要与东吴为敌,而是他陆逊,犯下了滔天大罪,国法难容!”
“如此一来,我大汉,便站在了道义的制高点!而东吴,则成了背信弃义的小人!”
这番话说完,许多文臣已经开始两眼放光。
这手笔,太漂亮了!
陆瑁“审完后我们不杀。不但不杀,还要好吃好喝地招待,然后……派人去跟孙权谈判。”
董允疑惑道:“谈什么?”
“谈赎金啊。”陆瑁理所当然地说道,“公审之后,陆逊的名声在江东就彻底臭了。孙权想要把他赎回去,就得付出比原来高十倍的价钱!因为他赎的不只是陆逊的命,还有他东吴王室的脸面!”
“最关键的是,”陆瑁的笑容,变得有些像一只偷了鸡的狐狸,“你们想一个被敌国公审,定了死罪,最后却被君主用天价赎回去的大都督……他回到江东以后,孙权还敢用他吗?”
“孙权生性多疑,他会日夜猜忌,陆逊是不是在成都,跟我们达成了什么秘密协议?他手下的同僚,会不会嫉妒他,排挤他,说他是‘降而复归’之将?一个被君主猜疑,被同僚排挤的大都督,哪怕他有天大的本事,还能施展出几分?”
陆瑁最后这句话,让整个大殿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用一种看怪物的眼神看着陆瑁。
这一招,太毒了!
简直是杀人不见血,诛心于无形!
就在此时,一直闭目养神的诸葛亮,终于睁开了双眼。
他缓缓起身,走上前,对着陆瑁,露出了一个赞许的微笑。
“子璋此计,釜底抽薪,攻心为上,亮,自愧不如。”
他转向刘禅,躬身道:“陛下,臣以为,此计可行。公审,可彰我大汉法度与道义;勒索,可充我大汉国库与军资;诛心,可乱敌国内部,离间其君臣。一石三鸟,实乃万全之上策!”
“臣,附议!”
丞相金口一开,乾坤落定。
刘禅激动地从龙椅上站起,看着陆瑁,眼中满是欣赏与信赖。
“好!好一个杀人诛心!”
“就依中都护之策!待迁都之后,于长安城外,公审陆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