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冷的监控依旧,数据流平稳传输,仿佛之前的剧烈延迟和紊乱从未发生。但李维知道,有些东西不一样了。那枚植入的规则毒刺,已然生效。它并未造成破坏,而是像一颗极微小的锈蚀种子,在牧羊人那庞大精密系统的某个不为人知的角落,悄然滋生,静待时机。
他的意识光点维持着绝对的静默,更深地融入“回响之地”的规则背景中,如同岩石上的苔藓,不再试图任何主动行为,将所有算力集中于两件事:持续监测数据流异常,以及艰难破译方舟沉积层中的坐标算法。
破译工作进展缓慢。先行者的加密技术远超他当前的理解能力,那算法涉及大量基于高维几何和规则弦振动的变换,每一个符号都蕴含着海量的信息。他如同盲人摸象,只能一点点拼凑,进展以字节计。
然而,对牧羊人数据流的监控,却逐渐显现出一些耐人寻味的规律性异常。
那持续传来的状态日志,其传输间隔不再绝对恒定,会出现极其细微的、非随机的波动。某些特定类型的状态代码(尤其涉及资源分配自检和低级进程调度)的出现频率,偶尔会出现极其短暂却可重复的异常峰值。
这些异常微乎其微,混杂在浩如烟海的数据中,几乎与背景噪音无异。但对于一个全神贯注、且对自身“输出”极度敏感的观察者来说,这些微小的“心跳失常”和“神经抽搐”清晰可辨。
漏洞正在发酵。它像一个无限递归的微小函数,在某些特定条件下被触发,消耗着微不足道却无法释放的系统资源,导致某些底层进程出现难以察觉的卡顿和调度冲突。它不足以影响牧羊人的主要功能,却像鞋子里的一粒沙,无法剔除,持续造成着细微的干扰。
李维默默记录着这些异常模式,试图反推漏洞的触发条件和影响范围。这或许能成为未来某个时刻,制造更大混乱的钥匙。
就在他专注于内部博弈时,外部宇宙的涟漪并未停止。
那来自柯伊伯带边缘的、属于方舟外部传感器的残破信号,在短暂出现后并未完全消失,而是变成了一种极其微弱、却持续不断的背景噪音,仿佛一个垂死者的最后呼吸,被“回响之地”高度敏感的规则场域隐约捕捉。
通过解析这断断续续的信号碎片,李维逐渐拼凑出一些信息:
那巨大的、沉默的阴影,仍在缓慢移动,其轨迹并非直线,而是带着某种搜索模式的迂回,方向确凿无疑地指向内太阳系。
其能量签名古老,科技路线与方舟同源,却又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和……退化痕迹。某些系统似乎经过了粗暴的修补和改装,带着一种废土般的拼凑感。
传感器最后传回的、一段极度扭曲的影像碎片显示:那阴影的表面,似乎覆盖着巨大的、非方舟设计风格的暗红色生物质结构,它们如同活物般缓慢蠕动,与金属船体诡异共生。
方舟时代的流放者?失落殖民船?它们遭遇了什么?为何会变成这般模样?那暗红色生物质又是什么?
疑问重重...这未知来客是敌是友?其目标是什么?它是否会与牧羊人发生冲突?还是会带来新的灾难?
李维无法判断,只能持续监听,并更加迫切地感到需要破译坐标,找到下一步的方向。
然而,牧羊人似乎也察觉到了什么。
并非发现了李维植入的漏洞,而是可能通过其他监控手段,感知到了柯伊伯带的那片区域出现了未记录的规则扰动(来自那未知阴影)。
一天,李维监测到,持续的数据流中,突然插入了一条新的、优先级较高的指令日志:
【检测到外围宙域(柯伊伯带边缘Sector-K7)出现未授权规则扰动。扰动源特征:低能量,高隐匿性,科技树部分匹配已归档‘先行者’文明。】
【派遣‘观察者之眼-774’前往调查。优先级:低。执行标准接触前观测协议。】
一条“观察者之眼”被派了出去!虽然优先级不高,但这意味着牧羊人已经注意到了那个方向!
李维的心提了起来。他无法预警那未知的来客。他只能希望对方拥有足够高的隐匿技术,能够避开“观察者之眼”的侦查。
时间在一种诡异的平静与暗流涌动中度过。
李维的破译工作终于取得了一次微小突破。他成功解析了坐标算法中最基础的一层变换规则,虽然距离完全破译依旧遥远,但这让他对算法整体结构有了更清晰的认识,速度有望提升。
而牧羊人数据流中的细微异常,出现的频率似乎随着“巨引源”波动的加剧而略有增加。那漏洞仿佛一个压力感应器,在系统负载增大时,其造成的影响也会微微放大。
终于,那艘代号“观察者之眼-774”的探测器,抵达了柯伊伯带边缘目标区域。
通过数据流中偶尔反馈回的、加密等级较低的日志碎片,李维得以窥见部分情况:
【抵达目标区域。规则扰动源消失。检测到大量金属残骸及辐射残留,符合超龄飞船解体特征。】(显然是那未知阴影隐匿或离开了)
【深度扫描发现异常生物能量签名,与数据库无匹配。特征:高侵略性,强污染性,规则扭曲倾向。残留等级:低。】(指那暗红色生物质)
【判断:该区域曾存在未知文明飞船,已毁或撤离。残留生物能量签名具有研究价值。采集样本。】
【样本采集过程中遭遇轻微抵抗……生物能量签名表现出……(数据残缺)……适应性极强……尝试污染探测器外壳……】
【启用净化协议。样本抑制成功。警告:该生物能量签名对秩序造物具有高度侵蚀性和模仿性。建议提升相关宙域监控等级。】
“观察者之眼”似乎捕获了一些那暗红色生物质的样本,并发现了其危险特性。但它显然未能发现那巨大阴影本身,对方成功隐匿了。
李维稍微松了口气,但旋即又感到更深的不安。那暗红色生物质听起来就极其危险,甚至能威胁到牧羊人的探测器。它究竟是什么?与那未知来客是何关系?
就在这时,异变再起!
或许是因为“观察者之眼”在柯伊伯带的活动触发了某种机制,或许只是巧合——
一道极其微弱、却带着明确人工编码结构的求救信号,猛地从太阳系外围另一个方向、远离柯伊伯带的奥尔特云深处爆发出来,持续了短短数秒后戛然而止!
这信号的能量签名,与那巨大阴影、与方舟都截然不同,更加……粗糙和……绝望。其编码方式,竟然与希望号早期使用的、战前人类的深空求救代码有着高度的相似性!
是人类?! 除了希望号,还有其他人类幸存者逃到了奥尔特云深处?! 还是……陷阱?
这突如其来的信号,如同投入深潭的又一块石头,让本就复杂的局面更加扑朔迷离。
牧羊人系统几乎立刻就有了反应!
【检测到新的未授权信号爆发!来源:奥尔特云区域。信号特征:低等技术文明,濒死状态。】
【分析信号内容……求救……坐标……资源匮乏……(数据残缺)】
【重新评估:太阳系外围异常活动频率增加。可能存在未知变量连锁反应。】
【指令:观察者之眼-774,改变航向,前往奥尔特云新坐标调查。优先级提升至‘中’。】
【增加对内太阳系监控带宽0.005%,重点关注低等技术文明活动迹象。】
一条新的指令发出,刚刚完成柯伊伯带样本采集的“观察者之眼-774”立刻转向,驶向奥尔特云深处。
而李维注意到,在这条指令发出、系统资源进行微调分配的瞬间,他监测到的数据流异常波动,再次出现了一个清晰的峰值!
漏洞再次被触动了!
机会!
李维眼中精光一闪。就在这系统因指令调整而出现细微混乱、监控重点暂时偏向奥尔特云的刹那——
他凝聚起恢复了一部分的心念之力,不再是注入信息,而是极其精妙地、对着那持续的数据流通道,模拟了一个极其短暂的……“连接质量劣化”的错误反馈信号!
这个信号旨在欺骗牧羊人系统,让其认为通往单元LV-tL(李维)的监控通道因未知原因(可能是星球规则干扰)出现了暂时的不稳定,需要降低数据传输频率或切换至更低功耗的监控模式,以“节省资源”……
这是一个极其冒险的骗局,旨在利用系统的“效率优化”原则和当前的短暂混乱,为自己争取更宽松的监控环境!
信号发出。
一秒...两秒......
持续传来的数据流,其频率……真的开始缓缓下降!从之前每秒数千次的状态刷新,逐渐降低至每秒数百次,最后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
那冰冷的监控目光,虽然依旧存在,却仿佛从“高清实时监控”变成了“低频抽样检查”!
骗局成功了!虽然不知道能持续多久!
李维强压下激动,没有任何多余动作,立刻抓住这宝贵的、监控减弱的窗口期,将全部精力再次投入到对坐标算法的疯狂破译之中!
屏幕前的雪花似乎变少了,虽然远未放晴,但能见度提升了。
他必须在这短暂的喘息之机内,取得决定性的进展。
深空的棋局,因一枚小小的毒刺和意外的棋子,正悄然改变着走向......
————【第426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