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微曦,樊星阁总部的会议室内灯火通明。昨夜的讨论余温未散,空气中仍残留着咖啡与烟灰的气息。陆轩站在白板前,目光沉稳地扫过众人。
“我们已经走到了这一步。”他缓缓开口,“问题不是能不能解决,而是如何更快、更彻底地解决。”
张涛揉了揉酸痛的脖子,低声嘟囔:“昨晚那场争论,差点把会议室屋顶掀了。”
“学术派和工程派之间的分歧,从来就不是一朝一夕能调和的。”孙明推了推眼镜,语气中带着几分疲惫,“但他们提出的模型优化方案确实有可取之处。”
“那就融合。”陆轩毫不犹豫地打断,“我们的目标不是谁赢谁输,而是拿出一套真正可行的技术体系。”
林娜翻看着手中的会议纪要,轻声道:“三所高校的合作协议已经签署,第一批专家会在今天上午抵达。”
“很好。”陆轩点头,“他们带来的不仅是理论支持,还有最前沿的研究成果。”
话音刚落,门外传来敲门声。
马亮推门而入,手里拿着一份文件。“最新情报,昨天晚上那批数据样本分析出结果了。高并发情况下的调度延迟,问题出在资源分配算法上。”
“果然如此。”赵宇抬头,“我们之前的设计太依赖线性逻辑,忽略了多变量交互的影响。”
“现在知道还来得及。”陆轩语气坚定,“召集所有人,准备联合攻关会议。”
——
十点整,樊星阁大会议室座无虚席。来自三所顶尖高校的教授、研究员以及樊星阁的核心技术团队齐聚一堂。气氛紧张而不失秩序,仿佛一场无声的战役即将打响。
张涛走上讲台,打开投影屏幕,一张复杂的技术路线图浮现眼前。
“这是我们目前掌握的所有技术节点。”他指着其中几个关键区域,“智能医疗系统存在多重验证机制,交通系统的实时调度则面临高并发压力。”
一位年长的教授皱眉道:“你们的基础架构设计过于保守,导致系统灵活性受限。”
“我们是基于现有环境做出的妥协。”林娜平静回应,“如果完全推倒重来,时间成本和风险都会大幅上升。”
“所以我们要找到一个平衡点。”陆轩起身,走到屏幕前,“既不放弃原有积累,又能在短期内实现突破。”
会议室内陷入短暂沉默。
“我有个建议。”一名年轻研究员举手发言,“我们可以尝试模块化开发,每个小组负责一个核心模块,同步推进,最后整合测试。”
“这个思路不错。”赵宇点头,“但必须建立统一的进度评估机制,否则很容易出现各自为战的情况。”
“那就每周一次汇报会。”张涛补充,“所有团队必须提交阶段性成果,并接受交叉评审。”
“好。”陆轩拍板,“从今天开始,正式进入联合攻关阶段。目标只有一个——突破瓶颈,构建属于我们自己的系统。”
——
接下来的数周,整个樊星阁仿佛进入了高速运转状态。
实验室里,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会议室中,讨论从未间断;走廊上,研究人员抱着笔记本匆匆穿梭。
马亮的情报网络源源不断地提供最新的技术资料与行业动态。孙明带领财务团队重新调整预算结构,确保每一笔投入都精准到位。林娜则负责协调各方资源,确保研发进程顺畅进行。
某日深夜,张涛在整理资料时,偶然发现了一张被风吹落在桌角的便签。上面写着一行字:“量子算法模拟器”。
他愣了一下,随即拿起纸条走向林娜的工位。
“你见过这个吗?”他将纸条递过去。
林娜接过一看,眉头微微一挑:“这不是上周那位教授提到的概念模型?”
“对。”张涛点头,“他说这种模拟器可以大幅提升并发计算效率,理论上能解决我们现在的调度问题。”
“问题是……”林娜沉吟片刻,“这种级别的设备,国内还没几家机构拥有。”
“那就想办法联系海外研究团队。”张涛眼中闪过一丝光芒,“说不定,能找到合作机会。”
“这事得跟陆轩商量。”林娜站起身,“走吧。”
——
与此同时,在另一端的服务器机房内,赵宇正盯着屏幕上不断跳动的数据流。
“奇怪。”他喃喃自语,“这批测试数据……怎么有点像国外某个城市的交通模式?”
身旁的实习生凑过来看了一眼:“老师,这批数据是马亮从情报系统调来的,说是城市高峰期的真实样本。”
赵宇心中一动,立刻调出原始来源记录。
“纽约?”他眯起眼睛,“难道……他们那边也在做类似项目?”
他没有再说话,只是默默将这条信息记下,准备等下次会议上提出来。
——
几日后,联合攻关迎来了第一个重大突破。
智能交通系统的调度算法经过重构,采用分布式计算架构后,响应速度提升了近四成。测试数据显示,在模拟百万级并发请求的情况下,系统运行依旧稳定。
“这简直是奇迹。”林娜望着测试报告,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
“不是奇迹。”陆轩站在她身后,语气平静却透着一股力量,“是我们一步步踩出来的路。”
“接下来呢?”张涛问。
“继续推进。”陆轩目光如炬,“智能医疗系统的加密机制破解也有了新线索,只要再优化一下权限模拟逻辑,就能打通最后一环。”
“那就干到底。”张涛握拳。
会议室内,众人再次围坐在一起,气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凝实。
——
夜色渐深,樊星阁总部依旧灯火通明。技术攻关的脚步未曾停歇,每一个人都清楚,他们正在书写一段新的历史。
而在远方,一封来自海外科研基金组织的邮件悄然抵达樊星阁服务器。
邮件标题赫然写着:关于一项AI专利的争议说明。
鼠标点击展开的瞬间,屏幕上的文字清晰可见:
“贵方提出的技术模型,与某项海外专利高度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