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的灯光在放大镜下泛着冷白,陆轩的指尖轻轻压住那颗待复核的芯片。影像系统已将缺陷部位放大至极限,气泡藏在封装胶边缘,细微得几乎无法察觉。他盯着看了足足三分钟,没有下令销毁,也没有批准放行。
“张涛。”他开口,声音平稳,“这颗芯片,重新走一遍七十二小时压力测试,全程录像。”
张涛站在操作台旁,点头记下指令。他没问为什么,因为已经明白——陆轩要的不是结果,是过程。是让每一个环节都经得起审视,是让每一次判断都有据可依。
三小时后,测试启动。数据流开始滚动,曲线平稳上升。陆轩转身离开实验室,步伐沉稳,走向作战室。门开的瞬间,大屏幕上正显示b-8批次的交付完成率:100%。客户反馈栏里,吴峰的名字排在首位,备注写着“已签收,无异议”。
会议室里,李刚、张涛、孙明、林娜已在等候。没人说话,但气氛已不同。上一次聚集时,空气里还压着疑虑与紧绷,如今却多了一丝跃动的势能。
陆轩走到主位,没有坐下,而是直接调出财务与市场双轨数据图。两条线并行向上,一条代表交付稳定性,一条代表客户回访满意度。
“系统稳了。”他说,“现在,该往前冲了。”
李刚立刻挺直身子:“怎么打?”
“不打。”陆轩摇头,“我们不打,我们要立。”
他抬手,在空中划下八个字:“正轨之上,再发力。”
张涛眼神一亮。孙明低头翻开笔记本,笔尖迅速记录。林娜则默默打开终端,准备同步会议纪要。
“过去十天,我们在修墙。”陆轩继续道,“现在墙立住了,就得开门迎客。品牌要升,服务要跟。三个月内,市场份额提升十五,这是目标。”
李刚皱眉:“可外面还在传我们出过问题,光靠数据,压不住嘴。”
“那就让人亲眼看见。”张涛接过话,“东南亚那边,消费者信现场体验。我们可以搞技术开放日,把压力测试搬上街头,让客户自己看。”
陆轩看了他一眼,点头:“就从吴峰的区域开始。你负责策划,李刚带队执行。”
李刚咧嘴一笑,拳头轻砸桌面:“这比蹲点打架痛快多了。”
会议结束,行动立即铺开。两天后,曼谷市中心广场搭起临时展台。黑色背景板上印着樊星阁新标语:“真性能,经得起时间考验。”台前摆着三台运行中的设备,屏幕实时播放芯片电压曲线,数据稳定如铁。
李刚穿着黑色夹克站在台前,身后是十名统一着装的团队成员。他没拿稿,也没喊口号,只是当众拆开一台设备,取出主控芯片,放进检测仪。
“这颗芯片,已经在测试台上跑了七十三小时。”他说,“它没死,也不会死。”
人群起初安静,随后有人鼓掌。一名老客户被请上台,讲述自己从质疑到复购的经历。他说完后,现场响起掌声。镜头扫过人群,许多人在扫码查看产品溯源链。
就在活动进行到一半时,一个戴眼镜的年轻人连续三次提问,问题直指本地化适配与极端环境下的稳定性。马亮在监控室注意到他,立即记下外貌特征与联系方式。
“这人不像是普通观众。”他低声对林娜说。
林娜点头:“留着,后续跟进。”
活动结束当晚,数据汇总送至作战室。线上话题热度上涨370%,客户咨询量翻倍,吴峰发来消息:“三个新代理商主动联系,想谈区域代理。”
陆轩看完报告,没笑,也没多言,只说了一句:“继续。”
三天后,孙明提交新财务模型。办公室里只剩他和陆轩。他指着投影中的曲线:“宣传投入拉高了短期成本,利润率下降4.2%。但如果看客户留存率——82%。三个月内,回本周期可缩短至41天。”
陆轩盯着那条上升的生命周期价值线,沉默片刻,开口:“追加服务团队编制,三十人。林娜牵头,制定24小时响应机制,三年质保,全系产品覆盖。”
孙明一愣:“这会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
“但我们换来了信任。”陆轩站起身,“利润可以晚一点回来,口碑一旦丢了,就再也捡不起来。”
孙明低头修改模型,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末了,他在报告末页加了一行小字:“建议设立‘市场加速基金’,专用于高潜力区域突发推广需求。”
陆轩看完,点头:“批了。额度五千万,你来管。”
孙明抬头,眼中闪过一丝震动。他知道这笔钱意味着什么——不是应急,是进攻的弹药。
“你信我?”他问。
“我信数据。”陆轩说,“更信你算出来的路。”
一周后,新服务体系上线。客户投诉响应时间从平均18小时压缩至3小时以内。林娜带领团队建立智能分单系统,确保每一条反馈都能直达责任部门。她还在后台加了匿名评分机制,客户可对服务人员打分,分数直接影响绩效。
“这不是施恩。”她在内部会议上说,“这是让每一个环节都对结果负责。”
李刚则带队转战第二站——胡志明市。这一次,他们不再只是展示测试数据,而是邀请当地技术爱好者现场参与压力挑战。一台设备被放置在高温高湿箱中连续运行,直播信号同步推送至社交平台。
第三天,设备仍在运行。曲线未动分毫。
消息传回总部时,陆轩正在查看b-9批次的最终复核报告。那颗有气泡的芯片,在七十二小时测试中第68小时出现轻微波动,自动系统已将其淘汰。报告末尾写着:“缺陷率0.003%,低于行业标准两个数量级。”
他合上文件,走到控制台前,调出全球市场分布图。东南亚区域的光点正在接连亮起,像星火燎原。
“张涛。”他按下通讯键,“下一站,雅加达。规模翻倍,展台加长,测试时间延长到一百小时。”
“一百小时?”张涛在另一端愣了一下,“超出行标了。”
“那就重新定义标准。”陆轩说,“我们要的不是合格,是无可争议。”
张涛沉默两秒,笑了:“明白。”
挂断通讯,陆轩站在大屏前,看着那些跳动的数据。品牌搜索量、客户增长率、服务响应速度……每一项都在攀升。他知道,这一轮发力不是冲动,而是蓄势后的必然。
过去他用冷静守住底线,现在他用进取打开局面。规则已立,墙已筑成,接下来要做的,是让所有人看到墙内的世界有多坚固。
深夜,林娜送来最新一批客户反馈摘要。其中一条被特别标注:“你们的服务员凌晨两点接电话,还帮我调好了系统参数。我从没见过这样的公司。”
陆轩看完,轻轻将文件放在桌角。他拿起笔,在工作日志上写下:“信任不是喊出来的,是一次次响应堆出来的。”
笔尖刚落,终端弹出新提示:雅加达场地已确认,宣传物料正在印刷,李刚团队明日启程。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城市灯火未眠,像无数条奔涌的河。他知道,这一战没有终点,只有不断向前的刻度。
“林娜。”他忽然开口,“把‘市场加速基金’的使用权限,同步给李刚和张涛。”
林娜一怔:“你不怕他们乱用?”
“怕。”陆轩说,“但我更怕他们不敢用。”
林娜没再问,转身离开。脚步声渐远,办公室重归安静。
陆轩重新坐下,调出雅加达活动方案。他一条条审阅,直到凌晨两点。最后一项是现场直播技术对接,他批注:“必须双链路备份,信号中断一次,追责到底。”
他按下确认键,系统显示“指令已生效”。
就在这时,马亮发来一条加密消息:“曼谷活动现场的那名技术人员,查到了。前东区实验室工程师,专攻环境适应性算法,三个月前离职。”
陆轩盯着那行字,眼神微动。
他没有回复,而是打开人事系统,新建了一个岗位档案,标题为:“高级本地化适配工程师”。
他输入薪资范围,设置优先级为“紧急”,然后点击“发布”。
屏幕跳转至内部招聘平台,职位信息瞬间推送至所有终端。
陆轩靠向椅背,闭眼三秒。再睁眼时,目光如刃。
他知道,真正的较量,从来不是一次活动、一场宣传能决定的。而是由无数个细节、每一次选择、每一个敢冲敢试的人,堆砌而成。
他拿起终端,拨通李刚的号码。
“明天出发前,去趟机场货运区。”他说,“把那批备用测试机,亲自押上飞机。”
电话那头,李刚声音爽朗:“放心,一根线都不会少。”
陆轩挂断,屏幕暗下。他盯着漆黑的显示器,仿佛看见千里之外的展台正缓缓搭建。
他站起身,走向实验室。
门开时,那颗被淘汰的芯片仍在检测仪中。曲线早已归零,但系统仍保留着最后一帧数据。
他伸手,取下芯片,放进证物盒。
盒盖合上的瞬间,终端再次亮起。
新消息来自孙明:“基金首笔支出申请已提交,用途:雅加达突发推广预案,金额:八百二十万。”
陆轩点击“批准”,系统弹出确认框。
他按下确认键,屏幕显示:“指令执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