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尘埃落定,玄门内战方歇,元气大伤。东方大地,劫气虽渐散,疮痍犹存,正是百废待兴,亦是势力真空之时。
西方,极乐世界。
八宝功德池畔,金光越发炽盛。接引、准提对视一眼,皆看到对方眼中那不再掩饰的灼热。东方内耗,此乃天赐良机!那陨落的截教万仙,那散落各方的妖族残部,那惶惶不可终日的散修野仙……皆是西方大兴的“有缘之人”!
“时机已至。”接引道人面露悲悯,语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当行慈悲,广渡有缘,引其脱离东方苦海,登我西方极乐。”
“正当如此!”准提道人抚掌而笑,七宝妙树光华流转,“吾等当亲赴东方,显化佛法,接引众生!”
两道磅礴圣威,裹挟着恢弘梵唱,自西方而起,毫不掩饰地跨越无尽虚空,直入东方地界!金光所过之处,枯木逢春,焦土生莲,与那尚未完全散尽的劫气形成鲜明对比。
首站,便是那已然破败、却仍有少量残存门人或与截教关联密切生灵徘徊的东海之滨,以及那因战乱而流离失所的妖族聚集之地。
准提道人显化万丈金身,立于东海之上,声音温和却传遍四野:“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东方杀劫惨烈,因果纠缠,何不放下执念,皈依我佛,得大自在,享极乐逍遥?”
接引道人则端坐莲台,十二品功德金莲绽放柔和却坚韧的光芒,笼罩大片区域,抚平戾气,滋养残魂。他并不强求,只是不断诵念经文,那经文蕴含奇异魔力,能安抚惊魂,更能勾起生灵对“安宁”、“秩序”、“解脱”的渴望。
一些本就心志不坚、或是身受重伤、或是畏惧天庭清算的截教残余门人、妖族大圣、散修野仙,在这双重手段之下,道心逐渐动摇。
“吾…吾愿皈依!”一头伤痕累累的犀牛精率先匍匐在地,它曾在万仙阵中重伤逃遁,如今见西方圣人亲至,许以安宁,再也坚持不住。
“罢了,截教已亡,吾等如无根浮萍,不如…不如就此去了西方罢!”几名截教外门弟子面面相觑,长叹一声,走向那金色佛光。
更有甚者,西方二圣直接寻到那些因洞府被毁、或是被大战波及而奄奄一息的修士、妖灵,以佛光为其疗伤,续其性命,再以佛法点化。救命之恩加上佛法度化,效果显着。
长耳定光仙亦在其中现身说法,他如今已得西方佛陀果位(预备),气息祥和(至少表面如此),对着昔日同袍或妖族旧识侃侃而谈,讲述西方极乐之妙,佛法之广大,以及皈依后的种种好处。
一时间,东海之畔,妖族故地,道道流光在犹豫、挣扎、或是欣喜中,投向西方二圣,被那金莲佛光接引,化作一道道投入西方极乐世界的流星。
三千客!并非确数,而是泛指大量被渡化的东方生灵!其中不乏太乙金仙,甚至个别侥幸存活下来的大罗散修!他们携带着东方的修行法门、见闻阅历,乃至部分残存的气运,尽数归了西方!
此举,自然引来了东方势力的侧目。
昆仑山,玉虚宫。 元始天尊冷哼一声,却并未出手阻拦。在他看来,这些皆是披毛戴角、湿生卵化、或是心志不坚之辈,留在东方亦是隐患,被西方渡去,倒也清净。只要不动摇阐教根基与天庭秩序,他便默许。
八景宫。 老子圣人无为,只是淡淡看了一眼,便不再关注。
天庭。 昊天上帝眉头微蹙,西方此举,无疑是在他的地盘上“挖人”,但渡走的多是些不服管教、或本就难以纳入神道体系的“边角料”,且西方二圣同为天道圣人,此刻天庭初立,不宜与之冲突,只得暂且隐忍。
幽冥血海。 冥河老祖气得暴跳如雷,西方渡走的不少魂魄本可成为他血海的养料!但他深知不是二圣对手,只能暗暗记下这笔账。
不周山域,核心混沌。
秦霄的意志平静记录:
“数据更新:西方教势力启动‘东进计划’(第一阶段:资源掠夺\/人口迁移)。”
“行为模式:以‘慈悲渡化’为名义,大规模吸纳东方战后流离失所、或对现有秩序不满的中低阶修士及妖族。”
“观测到气运隐性转移:部分东方散逸气运随被渡化者流向西方。”
“东方高层反应:默许(元始)、无视(老子)、隐忍(天庭)、愤怒但无力(冥河)。”
“分析:此乃西方教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战略行动。利用东方内战后的权力真空与心理创伤,低成本扩张势力,弥补自身根基不足。短期内有助于稳定东方秩序(清理不稳定因素),长期将改变东西方力量对比。”
“记录:西方渡化术对非佛门修士的影响机制(高价值),大规模人口\/气运迁移模式(高价值)。”
“推演:西方教下一步可能尝试渗透天庭体系,或寻找契机正式传教东土。”
混沌雾霭之外,西方二圣心满意足,带着浩浩荡荡的“有缘人”,返回西方。东方大地,似乎少了一些喧嚣,多了一丝被抽离后的空洞。
杨眉的身影在混沌中模糊闪现,望了一眼西方,又看了一眼不周山方向,低语道:“狼,终究是来了。只是不知,这究竟是劫,还是运……”
西方东进,已踏出实质性一步。
洪荒的水,被这外来的一瓢,搅得更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