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三、英国情报
沈培带着彭北秋来到了工部局,拜访了万茶洋行董事长戴克,这是他表面的身份。
历时八年之久,工部局大楼才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其规模之大、用料之考究、设备之先进,堪称当时上海之最。
当年11月22日的《申报》记载:
整幢大楼“占地十二亩,统计办公房屋共有四百间,办公西人约有八百名,全部建筑经费共耗银一百七十五万两”。
这里是公共租界的核心。
戴克以情报官员的敏感,就曾在这幢林楼里观战,在他领头写的《上海中日武装冲突》的备忘录中,记载了观战时虬江路战场的情景:
“日本军队遇到中国部队的坚决抵抗。尽管他们成功地到达吴淞铁路线直到宝兴路,但未能到达这个地点以南的防线,双方战线沿铁路以东,一直到北河南路与北四川路之间的公共租界边界。
日本军队的左翼遭到一列中国装甲列车重火力的袭击。
列车由北站开出,在吴淞铁路线上巡逻,阻止日本人占领分派给他们的整个防区的这一部分。
于是一队一百人左右的日本水兵,在一辆装甲车伴随下,试图通过北河南路一道分隔租界与中国地界的铁门,但遭到万国商团的阻挡,因为那道门座落在他们的防区内。
这道门通往火车站。”
……
对于彭北秋的拜访,戴克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他仿佛是在等待这件事情的发生。
彭北秋给戴克带了一盒昂贵的古巴雪茄。
他记得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戴克递给了他一支雪茄,他婉拒了。显然,他的记忆力不错,观察也很到位,这种能力在官场上和商场上,是很有效的。
戴克对这份礼物非常满意。
雪茄的烟味迅速拉近了双方的距离。
彭北秋说明了来意,沈培的烟土被扣,希望戴克先生出面通融一下。
“彭秘书,啊,不,彭区长……”
戴克显然早就知道彭北秋的新身份,工部局罪案侦查总部信息也是很厉害的。他说:“张司令曾在上海做过副司令,我和他私交不错,不过……”
沈培是复兴社、调查科上层人物夫人中,文化水平最高的,她当然知道这些洋人心里想的什么,当即以流利的英语说:“戴克先生帮了这个忙,我愿以所查封烟土的两成,作为酬谢。”
戴克就等这句话,吸了一口烟:“我和唐是好朋友,你们的事,就是我的事,我当然要出面的……”
沈培展颜含笑:“戴先生是商人,我们在商言商,一言为定。”
戴克以英国商人的派头,和沈培、彭北秋分别握手,算是成交。送两人下楼的时候,戴克悄悄对彭北秋说:“我在等待你的再次拜访。”
彭北秋也悄悄地对他说:“我也很期待。”
彭北秋意识到,戴克期待和他进行情报交换。
戴克显然收到了他的信息。
有些信息,并不需要写在脸上。
这才是他今天前来的一个真实目的。英国人在情报方面独树一帜,他们最擅长收集、监听、破译和分析,尤其是破译和分析,这一点,在调查科、特务处、苏联契卡和日本特高课之上。
这何尝不是一个机会。
***
彭北秋送沈培回去。唐副书记在上海给她买了别墅,在路上,沈培说,她想把南京的房子卖了,搬到上海长住。
她说,还是租界安全,住这里让人心里踏实。
彭北秋问她,为什么不去德国和唐副武官汇合。她瞪大眼,德国能挣钱吗?能买卖烟土吗?
彭北秋心里叹息,这个女人,真是爱钱爱疯了。
他劝她,以后不要再做烟土生意了。她只是点头,天知道,她是不是听进去了。
送到住处门口,沈培眼含笑意,请他上去喝杯咖啡。
彭北秋立马婉拒了。他不能像前任秘书一样的结局,他还想多活几年。
其实,彭北秋并不是没有动心,沈培脸上的寂寞,让人怜惜。
他也很寂寞。
寂寞是说不出道不明的情感;寂寞是看不见听不到的感知;寂寞是想不清猜不透的忧郁。
寂寞就是走遍千山万水之后发现,世界虽繁华,却从来没有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可走。
沈培的眼里,忽然充满了幽怨,她说,你是不是听到了什么?
没有,我什么也没听到。
我只听到远处屋檐下的风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