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乐县城的县衙内,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地上,映出一片斑驳的光影。空气中还残留着淡淡的硝烟味,却已被一股饭菜的香气冲淡了几分。刘进刚用过午饭,正坐在案前翻看战报,案上的青瓷碗里还剩着半碗小米粥,旁边放着两碟清淡的小菜——连日来的战事让他偏爱些素雅的吃食。
“陛下,秦琼、李靖二位将军求见。”帐外传来樊梨花的声音,带着几分压抑不住的喜气。
刘进放下战报,嘴角扬起一抹笑意:“让他们进来。”
很快,秦琼和李靖大步走进来,两人身上的铠甲还带着未擦净的血污,脸上却洋溢着大胜后的神采。秦琼抱拳行礼,声音洪亮:“陛下,昨夜一战大获全胜!”
李靖紧随其后,补充道:“经清点,此战共斩杀敌军七万余人,俘虏十余万,缴获粮草、军械无数。袁绍、曹操仅带数千余兵逃脱,其主力已彻底覆灭,再无翻盘之力!”
刘进点了点头,示意二人坐下,亲自为他们倒了杯热茶:“二位将军辛苦了。能一举击溃三十万联军,此功当记首功。”
秦琼接过茶杯,眼中闪过一丝感慨:“若非陛下运筹帷幄,令卫鼎军与御林军前后夹击,再加上李将军的伏兵配合,断难有此大胜。”
李靖也道:“是啊,敌军本就士气低落,被十三太保冲阵后更是阵脚大乱,我军趁势夜袭,方能一战而定。只是……”他话锋一转,“昨夜混战中,敌军谋士荀堪被乱兵所杀,另有几位重要谋士被我军俘虏,正在帐外候着,特来请示陛下如何处置。”
“哦?”刘进眼中闪过一丝兴趣,“是哪些人?”
秦琼答道:“袁绍麾下的陈琳、许攸、辛评,曹操麾下的满宠、荀彧,共五人。”
“荀彧?”刘进挑了挑眉。荀彧乃是曹操麾下首席谋士,素有“王佐之才”之称,没想到竟会被俘虏。他沉吟片刻,道:“带上来看看。”
“遵旨。”秦琼与李靖对视一眼,起身向外示意。
片刻后,五个身着囚服、披头散发的身影被押了进来。他们虽面带狼狈,眼神却各不相同——有的桀骜,有的惶恐,有的平静,有的则透着一股决绝。
五人刚被押到堂中,最左侧的许攸便“噗通”一声跪倒在地,膝行几步,对着刘进连连叩首,声音谄媚:“罪臣许攸,参见陛下!陛下天威,一统天下指日可待,罪臣愿归顺陛下,效犬马之劳!”
他这举动让其余四人皆是一愣,随即露出鄙夷之色。陈琳更是冷哼一声,别过头去,仿佛多看一眼都觉得污了眼睛。
刘进端着茶杯,似笑非笑地看着他:“许先生?我记得你是袁绍的谋主,当年力劝袁绍谋逆,与朕为敌,怎么今日倒想归顺了?”
许攸脸上毫无愧色,反而义愤填膺地大骂:“袁绍那厮乃篡汉逆贼,不识天命,罪臣早已对他不满!只是身不由己,才暂且屈身其下。陛下乃天命所归,平定四海,解救万民于水火,罪臣早就想投奔陛下,只是一直没找到机会。如今被俘,反倒是天意,让罪臣能得见天颜,实乃三生有幸!”
他一边说,一边不停地磕头,额头上很快就磕出了血印,口中更是滔滔不绝地赞颂刘进的功德,从灭黄巾到定中原,再到如今击溃联军,恨不得将所有溢美之词都用上。
刘进静静地听着,脸上的笑容渐渐淡去。待许攸说得口干舌燥,才缓缓开口:“你这无耻之徒,反复无常,卖主求荣,留你何用?”
许攸的笑容僵在脸上,眼中闪过一丝慌乱,连忙道:“陛下!罪臣有大用!罪臣熟知袁绍军中虚实,更知晓冀州各处布防,愿为陛下引路,直取冀州!求陛下给罪臣一个机会!”
“不必了。”刘进放下茶杯,声音冰冷,“朕麾下谋士如云,猛将如雨,不缺你这等背主求荣之辈。留着你,反倒脏了朕的朝堂。”他看向一旁的樊梨花,“拉下去,砍了。”
“陛下饶命!陛下饶命啊!”许攸吓得魂飞魄散,挣扎着想要爬过来,却被樊梨花一把揪住后领,如同拖死狗一般拖了出去。
“刘进你这暴君!我做鬼也不会放过你!”许攸的惨叫声越来越远,很快,外面传来一声清脆的刀响,一切归于沉寂。
樊梨花提着染血的刀走进来,躬身道:“陛下,处置完毕。”
刘进点了点头,目光转向荀彧。
荀彧站在堂中,身形挺拔,虽身着囚服,却自有一股凛然正气。他看着刘进,眼中没有恐惧,只有一丝复杂的情绪。
“荀彧,”刘进开口,“你素有才名,曹操能有今日,多赖你辅佐。如今被俘,可愿归顺?”
荀彧微微一笑,笑容中带着几分嘲讽:“成王败寇,自古皆然。我既然落到你的手中,唯有一死而已。只是……”他顿了顿,目光变得锐利,“只是被你这暴君得了天下,我心不甘!”
“暴君?”刘进愣了一下,随即笑了,“你是想说朕诛杀世家之事吧?怎么,你也觉得朕手段太狠?不该这么做?”
他站起身,走到荀彧面前,语气带着几分玩味:“别人看不惯朕动世家,那是因为他们要么依附世家,要么畏惧世家,要么看不清形式。你荀彧出身颍川荀氏,乃世家翘楚,却也该明白,那些盘踞州郡、兼并土地、私藏甲兵的世家,早已成了国之毒瘤。这些道理,别人不懂,你应该懂。朕不动他们,难道等着他们养肥了,再来颠覆朕的江山?”
荀彧毫不畏惧地迎上他的目光:“世家确有危害,可处置之法多如牛毛——可削其权,可收其地,可迁其民,何必非要赶尽杀绝?你一动手便是满门抄斩,牵连无辜,手段之残暴,古今罕见,不是暴君是什么?”
“哈哈哈……”刘进大笑起来,“削权?收地?他们会乖乖听话吗?当年朕刚入长安,想推行新税法,那些世家是如何做的?阳奉阴违,暗中勾结,甚至资助反贼,妄图逼朕让步!若朕不用雷霆手段,今日坐在这位置上的,恐怕还是哪个世家扶持的傀儡!”
他的声音陡然转厉:“朕没时间和他们扯皮!天下大乱已久,百姓苦不堪言,朕要的是速战速决,扫清障碍,让天下早日安定!他们不肯配合,那就只能碾碎!这不是残暴,是不得已而为之!”
荀彧摇了摇头:“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便是暴君行径!你今日能杀世家,明日就能杀功臣,后日就能鱼肉百姓……这样的天下,即便统一,又有何意义?”
“冥顽不灵!”刘进眼中闪过一丝不耐,“既然你一心求死,朕便成全你。拉下去,砍了。”
樊梨花上前就要动手,荀彧却忽然大笑起来,笑声朗朗,在大堂中回荡,带着一股悲怆与决绝。
刘进被他笑得莫名其妙,眉头一皱:“等一下。”他看向荀彧,“你笑什么?”
荀彧止住笑,看着刘进,眼中带着一丝疯狂:“我笑你鼠目寸光!笑你虽得天下,却失尽人心!笑你百年之后,终将落得个暴君骂名,遗臭万年!”
“哦?”刘进眼中寒光一闪,“看来砍头太便宜你了。”他对樊梨花道,“拉出去,车裂!”
荀彧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取而代之的是难以置信的愤怒:“刘进!你敢!你这暴君,必遭天谴,不得好死!”
樊梨花懒得跟他废话,抬手一巴掌抽在他脸上,将他扇倒在地,然后拖着他的头发向外走去。荀彧的骂声越来越远,最终被一声凄厉的惨叫取代。
刘进转过身,目光落在陈琳身上。陈琳是袁绍麾下着名的文人,当年曾写下《为袁绍檄刘进文》,把刘进骂得狗血淋头,连祖宗十八代都没放过。
“陈琳,”刘进的声音平静无波,“当年你写檄文骂朕,言辞之狠辣,文采之斐然,朕至今记忆犹新。如今落到朕手里,你想怎么死?”
陈琳昂起头,眼中满是不屑:“暴君!士可杀不可辱!你当我惧死吗?别说是杀我,就算你诛我九族,我陈琳也不会皱一下眉头!”
他顿了顿,声音陡然拔高,如同金石交击:“你屠戮忠良,残害世家,逆天而行,就算暂时得意,早晚也会众叛亲离,死于非命!我在九泉之下等着你,看你这暴君如何身败名裂!”
“好一个硬气的文人。”刘进拍了拍手,眼中却没有丝毫怒意,反而带着几分欣赏,“朕就成全你。”他对樊梨花道,“记下了,待攻下冀州,诛他九族……不,诛他十族!让他看看,跟朕作对的下场!也可让他千古留名!现在,拉下去,车裂!”
“刘进!你不得好死!我在下面等你!”陈琳被樊梨花拖走时,依旧在疯狂大骂,声音嘶哑却带着一股不屈的傲气。
大堂内只剩下满宠和辛评两人。刘进看向满宠,满宠是曹操麾下的能臣,以执法严明着称。
“满宠,你呢?可愿归顺?”
满宠抬起头,冷冷地看了刘进一眼,随即闭上眼睛,一言不发,仿佛不屑于与他交谈。
刘进见状,也不废话,直接下令:“拉下去,砍了。”
这次上前的是东方玉梅,她上前架起满宠,满宠依旧闭着眼,脚步沉稳,没有丝毫挣扎,仿佛走向的不是刑场,而是归家之路。很快,外面传来一声刀响,又一条性命逝去。
最后,刘进的目光落在辛评身上。辛评是袁绍麾下的老臣,一直掌管冀州的民政,颇有才干。他看着前面四人或骂或死,脸色苍白,身体微微颤抖,显然内心正在激烈挣扎。
“辛评,”刘进的语气缓和了些,“他们都走了,该你了。是想跟他们一样,落个身死族灭的下场,还是归顺朕,为自己和族人谋一条活路?”
辛评的嘴唇哆嗦着,眼中闪过恐惧、犹豫,最终化为一丝决绝。他“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对着刘进连连叩首:“陛下!罪臣辛评,愿归降陛下!求陛下饶罪!”
刘进笑了,这才对嘛。他扶起辛评,道:“识时务者为俊杰。你能迷途知返,朕自然不会亏待你。”
辛评感激涕零:“谢陛下不杀之恩!罪臣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很好。”刘进点了点头,语气变得严肃,“朕给你一个机会。你在冀州经营多年,定然认识不少愿意顺应天命的官员。你且写封信,联络那些愿意投降的人,告诉他们,只要肯接受朕的新政,交出权力和土地,朕可以保他们和族人的性命,甚至还能给他们一个安稳的前程。”
辛评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连忙道:“臣遵旨!臣一定尽力联络,绝不辜负陛下的信任!”
刘进满意地点了点头:“去吧。好好干,你的前程,就在你自己手中。”
“谢陛下!”辛评再次叩首,然后起身,在侍卫的带领下匆匆离去,背影中带着几分如释重负,又带着几分忐忑。
大堂内终于安静下来,只剩下刘进和秦琼、李靖三人。阳光透过窗棂照进来,落在地上的血迹上,显得有些刺眼。
秦琼看着地上的血迹,忍不住道:“陛下,荀彧、陈琳等人虽为敌寇,却也算忠贞之士,这般处置,会不会……”
刘进摆了摆手,打断他的话:“乱世用重典。他们忠于旧主,朕佩服其气节,但他们挡了朕的路,就必须清除。至于名声……”他眼中闪过一丝坦然,“朕要的是天下安定,不是后世虚名。暴君之名,若能换来四海升平,担着又何妨?”
李靖默默点头,他明白刘进的意思——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想要彻底扫清乱世的根源,就不能有妇人之仁。
刘进走到窗前,望着外面湛蓝的天空,嘴角扬起一抹自信的笑容。处置了这些降臣,下一步,便是冀州了。有辛评这个内应,拿下冀州,应该会容易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