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青云在政法委书记岗位上的调研与布局尚未完全展开,一场突如其来的边境危机,便以最激烈的方式,检验着他的应变能力与统筹水平。这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血与火的生死考验。
书房里,台灯洒下昏黄的光晕,沈青云正伏案审阅一份关于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调研报告,眉头微蹙,沉浸在字里行间。突然,书桌上那部红色的加密电话,发出了尖锐而持续的蜂鸣声,打破了夜的宁静。这声音如同警报,让沈青云的心脏猛地一缩。他立刻放下笔,深吸一口气,稳了稳心神,才伸手拿起听筒。
“我是沈青云。”
“沈书记!我是公安厅指挥中心赵铁!紧急军情!滇西‘勐卡’边境检查站及附近那洛寨,于二十三时零七分遭遇不明身份武装分子大规模突袭!对方火力凶猛,装备精良,战术明确,检查站驻守官兵和派出所民警伤亡情况不明,但有部分暴徒已突破防线,潜入我境内!边境……边境告急!”赵铁的声音因急切而有些沙哑,背景还能听到嘈杂的指令声和电台噪音。
“勐卡”……沈青云的脑海中瞬间展开那幅他反复研究过的西南边境地图。那里地势险要,沟壑纵横,跨境通道密如蛛网,是走私、贩毒,乃至敌对势力渗透的传统高危区域。他的心沉了下去,这绝非普通的边境摩擦或治安案件,这是一次有预谋的武装入侵!
“立即启动最高等级反恐应急响应预案!”沈青云的声音斩钉截铁,不容置疑,“我马上赶往省委应急指挥中心。通知省军区王司令员、国安厅刘厅长、武警总队张总队长、公安厅李厅长,以及所有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十分钟内必须到达指挥位置!同时,立刻按规定渠道,向中央有关部门和国家反恐办报告!”
他一边快速下达指令,一边已经站起身,抓起搭在椅背上的外套。妻子林晚晴被惊醒,披着衣服站在卧室门口,担忧地看着他。沈青云只来得及给她一个“放心”的眼神,便大步流星地冲出家门,警卫员和司机早已在楼下待命。
在疾驰的车里,他通过保密手机,分别向省委书记高世宏和省长做了最简要的汇报。高世宏书记的声音透过电波传来,沉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青云同志,情况我已初步了解。省委授权你,全权负责此次事件的应急处置和前线指挥协调!记住,原则只有一条:坚决、果断、迅速,不惜一切代价,将来犯之敌消灭在国门之内,确保边境绝对安全,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省委和全省人民,等待你的捷报!”
“请书记放心!我明白!”沈青云沉声应道,感到肩上的千钧重担,也感受到了组织的绝对信任。
省委应急指挥中心,灯火通明,巨大的电子沙盘上,“勐卡”区域已被刺目的红色覆盖,实时传输的卫星图像和无人机画面不断更新,紧张的气氛几乎令人窒息。
沈青云快步走入,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位神情凝重的将领和部门负责人。他没有多余寒暄,直接走到沙盘前。
“情况紧急,长话短说。”沈青云的声音在寂静的指挥中心里格外清晰,“赵指挥,先把最新情况,用一分钟说清楚。”
公安厅指挥中心主任赵铁立刻指向沙盘:“目前,检查站主楼仍在固守,但通讯时断时续。潜入境内的暴徒人数估计在五到八人,分散行动,目的不明,极可能是想制造更大混乱或进行破坏。境外,对方仍有人员伺机而动。”
沈青云微微颔首,目光锐利如刀,开始下达指令,语速快而稳定:
“王司令员,”他看向省军区司令员,“请立即命令距离最近的边防团机动分队,不惜一切代价,以最快速度增援勐卡检查站,稳住阵脚!同时,出动边防巡逻艇封锁相关河段,无人机升空,对边境线实施不间断监控和火力压制,务必切断境外后续支援通道,将潜入之敌与境外主力分割开来!”
“是!保证完成任务!”王司令员肃然立正,转身便去传达命令。
“李厅长,”他看向公安厅长,“立即调集全省特警尖刀力量,尤其是山地反恐和丛林作战经验丰富的队员,火速驰援!命令边境各州市公安局,在所有交通要道、重要设施周边设卡封控,启动最高等级查缉勤务!动用所有技术手段,追踪潜入暴徒的通讯和行踪!通知当地派出所,配合党委政府,立即组织勐卡附近村寨群众向安全地带转移!”
“明白!我亲自督办!”李厅长领命,立刻开始部署。
“张总队长,武警机动支队和特战大队作为战略预备队,前出至勐卡外围待命,随时准备投入最激烈的攻坚和反劫持战斗!”
“刘厅长,国安系统立即启动,从境外情报网络、渗透渠道、资金链条入手,深挖这股武装分子的幕后黑手、组织架构和政治意图!我要知道,是谁给了他们这么大的胆子!”
“宣传部门,密切关注境内外舆情,适时、适度发布权威信息,揭露暴行,稳定民心,绝不能让谣言跑在真相前面!”
他的指令一条接一条,清晰明确,覆盖了军事打击、治安封控、情报支撑、舆论引导等所有关键环节,仿佛一张无形的大网,迅速而有序地撒向事发区域。各负责人领命而去,指挥中心内顿时充满了各种指令声、通话声和键盘敲击声,一部庞大的国家机器高效运转起来。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前方战报不断传来。边防部队成功接敌,稳住了检查站防线,并开始清剿残敌。但潜入境内的暴徒利用复杂地形和夜色掩护,如同泥牛入海,搜捕工作进展缓慢。更令人担忧的是,有情报显示,这股暴徒可能携带了爆炸物。
“沈书记,根据最新情报和分析,这几名潜入的暴徒,极有可能是‘虔敬社’麾下受过专门训练的死士,他们的目标很可能不仅仅是破坏,而是企图在境内制造具有象征意义和巨大影响力的恐怖袭击,比如……攻击重要基础设施或人员密集场所。”国安厅长刘明快步走来,低声汇报,脸色异常凝重。
“虔敬社”……这个被多国列为恐怖组织的名字,让沈青云的眼神瞬间冰寒。他盯着电子沙盘上代表潜入暴徒的几个闪烁红点,沉默了片刻。坐镇后方固然安全,也能统揽全局,但有些决策,需要基于对前线最直观的感受。
“准备直升机,我要去前线指挥部。”沈青云突然开口,语气平静却不容反驳。
“书记!这太危险了!前线流弹横飞,情况不明……”一旁的秘书长急忙劝阻。
“正因为情况不明,我才必须去!”沈青云打断他,目光扫过指挥中心内所有看向他的人,“我们的战士在那里流血牺牲,我们的群众在那里担惊受怕。我坐在这个位置上,不是来享受安全的。只有亲临其境,才能做出最符合实际的判断,才能给一线官兵最大的支持和信心!执行命令!”
直升机降落在距离勐卡仅数公里的一处临时开辟的前进指挥所。这里的气氛比省指挥中心更加紧张,空气中弥漫着硝烟、汗水和泥土混合的味道。远处零星传来的枪声,提醒着人们战斗仍在继续。
沈青云的到来,让前进指挥所的官兵们既惊讶又振奋。他拒绝了进入加固掩体的建议,坚持站在指挥帐篷外,用望远镜观察着远处山峦的轮廓。
“报告沈书记!我边防部队已彻底击溃境外之敌,残部已退回境外。目前主要力量正配合公安、武警,全力清剿潜入境内的暴徒!”一名满身尘土、脸上带着擦伤的边防团长跑过来,声音洪亮地汇报,眼神中充满了血丝,也充满了坚毅。
“辛苦了!同志们打得英勇,打得顽强!”沈青云用力握住团长的手,“伤亡情况如何?”
“……牺牲两人,重伤三人,轻伤……还在统计。”团长的声音低沉下去。
沈青云的心一阵刺痛,他沉默地拍了拍团长的肩膀,“他们都是英雄。照顾好伤员,安抚好烈士家属。现在,最重要的是,一个不漏地把那些老鼠揪出来!”
他走到正在临时休息、包扎伤口的战士们中间。看到省委政法委书记亲自来到这么危险的前线,战士们疲惫的脸上露出了激动和难以置信的神情。沈青云没有讲太多大道理,只是一个个地与他们握手,查看他们的伤势,询问他们家里的情况。
“首长,您放心!这帮龟孙子,一个都跑不了!”一个嘴唇干裂的小战士激动地说。
“好!我相信你们!但也一定要注意安全!”沈青云动情地说。他的到来,像一剂强心针,极大地鼓舞了士气。
就在这时,公安现场指挥员报告,通过技术侦查和群众提供线索,锁定了其中两名暴徒可能藏匿的区域——一片地形复杂的橡胶林。
“沈书记,是否调动特警强攻?”现场指挥请示。
沈青云仔细观察了地图和无人机传回的画面,摇了摇头:“林密草深,强攻容易造成更大伤亡,也可能让他们狗急跳墙使用爆炸物。调狙击手上制高点严密监控,派侦察小组抵近确认,调用生命探测仪。围三阙一,给他们制造压力,逼他们移动,在运动中寻找战机!同时,通知心理战分队,用喇叭进行政策攻心!”
他的临场指挥,专业而冷静,既考虑了战术效果,也顾及了人员安全。最终,在强大的军事压力和心理攻势下,一名暴徒企图冒险突围,被狙击手精准击毙,另一名在绝望中拉响手榴弹自爆。消息传来,前进指挥所一片欢腾。
随着最后一名潜入暴徒在边境线附近被武警特战队员生擒,这场突如其来的边境危机,在历时三十多个小时后,终于以我方完全胜利而告终。
后续的清理和审讯工作迅速展开。被俘暴徒的供述、缴获的武器装备上的序列号、以及国安部门从境外获取的情报,相互印证,拼凑出了完整的真相:此次袭击,确系由长期受境外某敌对势力支持和操控的恐怖分裂组织“虔敬社”精心策划和实施,其目的在于通过在边境制造大规模血腥事件,挑起民族矛盾,破坏我国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向国际社会“展示肌肉”。
在向省委和中央的详细汇报中,沈青云不仅陈述了事件经过和战果,更用了大量篇幅进行深刻反思:
“……此次‘勐卡事件’,虽然我们反应迅速,处置果断,最终取得了胜利,但也暴露出我们在边境管控、情报预警、应急联动、反恐装备和专业训练等方面,仍存在不容忽视的短板。例如,对新型恐怖袭击手段的预见性不足;边境部分地段物防技防设施老旧;军警民联防联控机制在实战中的协同效率仍有提升空间;面对高度组织化、武装化的恐怖分子,一线部队的专用装备和针对性训练亟待加强……”
他提出了一系列具体建议:推动“智慧边防”建设升级,加大高空无人机、远程监控、震动传感等高科技装备投入;建立跨部门、跨领域的反恐情报共享和研判中心,提升预警能力;定期组织军警地联合实兵反恐演习,磨合作战流程;加大对边境地区基础设施投入和民生改善,筑牢守边固边的民心基础……
省委常委会上,沈青云的汇报引发了深刻讨论和高度认同。高世宏书记总结道:“青云同志的反思是深刻的,建议是可行的。‘勐卡事件’是一声警钟,告诉我们平安西南的建设,远未到高枕无忧之时。我们必须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按照青云同志提出的思路,尽快拿出具体方案,补齐短板,织密天罗地网!”
走出常委会会议室,沈青云站在省委大楼的走廊上,眺望着窗外车水马龙、一片祥和的都市景象。他的心情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沉重。边境的枪声暂时停歇,但无形的战线依然硝烟弥漫。与境外敌对势力和恐怖分裂势力的斗争,是长期的、复杂的、尖锐的。他深知,自己肩负的,不仅仅是政法委书记的职责,更是守护这万家灯火和国家西南屏障的神圣使命。他的新征程,在经历了血与火的淬炼后,方向愈发清晰,脚步也愈发坚定。下一步,他将把反思转化为雷霆行动,全力构筑起一道更加坚固、不可逾越的西南安全钢铁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