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把连锁超市的加急单赶完没两天,阿澈就想着把核桃味脆片的量产提上日程。之前试做的样品反馈不错,网店上问的人也多,他跟老周说:“今天咱们多拌点核桃泥,先烤两百盒试试水,要是卖得好,以后就固定量产。”
老周点头应下,从仓库搬来核桃,先砸壳取仁,再放到搅拌机里磨成粉。之前试做的时候用的量少,这次要做两百盒,核桃粉得多磨点。磨好后,他按比例倒进红枣泥里,开搅拌机拌匀,然后分到烤盘里,放进三台烤箱,温度还是180度,时间四十分钟。
大家都挺期待,尤其是小李,已经在网店上预告了“核桃味脆片今日上新”,不少客户都等着下单。四十分钟一到,烤箱门打开,核桃香味飘出来,可拿出来一看,脆片却有点软,不像红枣味和芝麻味那样脆。
“怎么回事?温度和时间都跟之前一样啊。”老周皱着眉,拿起一块尝了尝,“有点黏牙,不够脆。”
阿澈也尝了一块,确实有问题:“是不是核桃粉加太多了?还是核桃本身水分没处理好?”
老周想了想:“上次试做的时候,核桃是晒干的,这次的好像有点潮,可能水分大了。而且这次核桃粉加的比例比上次多了点,说不定是这个原因。”
“那咱们再试一次,这次把核桃先放烤箱里烘干,核桃粉的比例也减点,跟芝麻粉一样多。”阿澈说,“今天必须把问题解决了,不然客户等着下单,咱们没货发就麻烦了。”
老周赶紧重新准备,把核桃放进烤箱烘干,磨粉的时候减少了用量,再跟红枣泥拌匀,放进烤箱烤。这次烤出来,脆片终于脆了,口感也跟之前试做的一样好。
“总算成了!”阿澈松了口气,让小李赶紧上架,标价比红枣味贵一块钱。没一会儿,网店就接了五十多单核桃味的,大家都挺高兴,总算没白忙活。
解决了新品的问题,阿澈又想着拓渠道。现在主要靠网店、社区团购和连锁超市,销量虽然不错,但要是能再多几个渠道,生意能更好。他想起之前送货的时候,路过市中心的几家零食店,里面卖的零食种类多,人流量也大,要是能把脆片摆进去卖,肯定能多不少销量。
第二天,阿澈挑了几盒红枣味、芝麻味和核桃味的脆片,装在袋子里,去了市中心的零食店。第一家店的老板看了看脆片,尝了一口说:“味道还行,但我这儿卖的都是大品牌的零食,你这没听过的牌子,不好卖啊。”
阿澈赶紧说:“老板,我可以给你低价,利润空间大,而且咱们的脆片是手工做的,没添加剂,现在很多人就喜欢这种健康的零食,你可以先少进点试试,卖不好我给你退。”
老板摇摇头:“还是算了,我这儿货架满了,没地方放。”
阿澈没气馁,又去了第二家店。这家店的老板是个中年女人,挺和气,尝了脆片后说:“味道不错,红枣味的挺香。这样吧,我先进二十盒,每种口味各几盒,要是卖得好,我再跟你多要。”
阿澈赶紧答应,给了她批发价,比零售价便宜两块钱,还跟她说好了,卖完再结账。搞定第一家,他又去了第三家、第四家,一共谈成了三家零食店,每家都进了二十盒,虽然不多,但总算是打开了新渠道。
回到厂里,阿澈把好消息跟大家说,大家都挺高兴,小李说:“以后咱们的脆片在零食店也能买到了,肯定能卖得越来越好。”
可没几天,零食店的老板就打来电话,说脆片卖得太慢,三天了才卖出去两三盒,问能不能把剩下的退了。阿澈有点着急,问老板原因,老板说:“来买零食的大多看牌子,你这没包装没名气,人家不愿意试,而且价格比其他零食贵,不好卖。”
阿澈挂了电话,跟大家商量:“看来得改进包装,再做点宣传,不然就算进了零食店,也卖不出去。”
林晓说:“我之前在网上看到,人家的零食包装都印得很漂亮,还有试吃装,咱们可以做些小的试吃袋,放在零食店,让客户免费尝,尝好了再买。”
“这个主意好!”阿澈说,“咱们先做一批试吃袋,每个口味都有,然后跟零食店老板说,让他们给客户试吃,再把包装换了,印上咱们的logo和‘手工无添加’的字样,让人一看就觉得正规。”
大家都同意,第二天,阿澈就去印刷厂,定了试吃袋和新的包装盒,试吃袋小,能装两三片脆片,包装盒比之前的大一点,印上了红色的logo,还有“红枣脆片”“芝麻脆片”“核桃脆片”的字样,看起来比之前精致多了。
过了两天,试吃袋和新包装盒到了,阿澈带着去了三家零食店,给每家送了五十个试吃袋,还把之前的旧包装换成了新包装。老板们挺乐意,说会帮着试吃。
没想到效果还真不错,没过几天,零食店的老板就打来电话,说试吃的客户很多,不少人尝了之后都买了,让阿澈再送三十盒过去,每种口味各十盒。
阿澈高兴坏了,赶紧让大家打包,让大赵送过去。这次送完货,老板跟大赵说,以后每个月都要五十盒,要是卖得好,再增加数量。
解决了零食店的问题,阿澈又想着拓展外地的渠道。之前外地订单都是靠网店,要是能在外地找个经销商,批量发货,销量肯定能再涨。他让小李在网上找外地的零食经销商,发消息推荐咱们的脆片,还寄了样品过去。
过了几天,有个来自浙江的经销商联系阿澈,说尝了样品,觉得味道不错,想先拿五百盒试试,要是卖得好,以后长期合作。阿澈赶紧答应,给了他优惠的批发价,还跟他说好了,运费由经销商承担,到货后再结账。
打包五百盒脆片花了一天时间,第二天,大赵和刘刚一起送到物流站,发了专线物流,三天就能到浙江。阿澈跟经销商保持联系,等货送到后,经销商说脆片没问题,会尽快上架销售。
没几天,经销商就发来消息,说脆片卖得很好,尤其是红枣味和芝麻味的,已经卖了一半,让阿澈再准备三百盒,过几天就发货。阿澈赶紧安排生产,心里满是成就感,没想到外地的渠道也这么快就打开了。
这天晚上,阿澈算了算这个月的销量,网店卖了四千盒,社区团购三百盒,连锁超市两千五百盒,零食店一百盒,外地经销商八百盒,一共七千七百盒,比上个月多了两千盒,赚的钱也比上个月多了不少。
他把这个好消息跟大家说,大家都很开心,张强说:“照这个速度,下个月咱们就能卖到一万盒了!”
“是啊,以后咱们还要拓展更多渠道,把脆片卖到更多地方去。”阿澈说,“今天大家都辛苦了,我请大家吃烧烤,好好庆祝下!”
到了烧烤店,大家围坐在一起,吃着烤串,喝着啤酒,聊着以后的计划。老周说:“现在三台烤箱一起烤,有时候还是有点赶,要是以后订单再涨,咱们还得再添设备。”
“嗯,我已经跟厨具市场的老板问过了,要是再添烤箱,他还能给咱们优惠。”阿澈说,“以后咱们不仅要添设备,还要再招几个人,把生产规模再扩大点,争取明年能把脆片卖到全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