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亚”平台如同一个谨慎的巨兽,以最低功耗模式,悄无声息地滑行到目标行星碎片的引力边缘。
近距离的扫描图呈现在主屏幕上,比之前更加清晰,也更加令人震撼。
这绝非普通的行星碎片。它更像是一块被强行撕裂的、凝固的战争纪念碑。巨大的金属舰船残骸如同巨兽的骨骸,扭曲着、断裂着,嵌在破碎的岩层中。依稀能辨认出一些炮台的基座、装甲的碎片,以及一个几乎被彻底摧毁的轨道防御平台骨架。所有的一切都覆盖着厚厚的宇宙尘埃和冰霜,寂静无声,仿佛时间在这里已然凝固。
“扫描确认,稀有金属和晶化矿物信号主要来源于西北象限的那艘大型战列舰残骸内部,以及其周边散落的碎片带。”陈筱雨汇报着,同时将高精度扫描图放大,“残骸结构极其不稳定,内部辐射水平偏高,存在大量真空环境和小型碎片云。”
资源近在眼前,但环境恶劣,危机四伏。
“平台状态如何?能否承受更近距离的靠泊,或者使用牵引光束直接采集较大碎片?”林洛问道,他的脸色依旧有些苍白,但经过短暂的休整,精神稍微恢复了一些。
【否决。】“管理员”冷静地回应,【平台当前结构强度不足,近距离靠泊易受碎片云碰撞风险。大型牵引光束能耗过高,且目标残骸结构脆弱,强行牵引可能导致整体崩塌,资源损失率预估超过70%。】
“也就是说,必须派人下去,进行人工勘探和采集。”林洛得出了结论。这是最冒险,但也是目前唯一可行的方案。
目光扫过控制室内众人。
秦雪靠在椅子上,肩部裹着厚厚的绷带,虽然意志依旧坚定,但失血和虚弱让她短时间内无法承担高强度的外勤任务。
李静雅仍在医疗舱内深度沉睡,生命体征平稳但远未恢复,她是重要的战力,但现在更需静养。
苏婉清必须留守医疗区,监控两位伤员,同时也负责平台的生命维持系统,不可或缺。
陈筱雨是技术核心,需要坐镇控制室,协调“管理员”进行扫描、导航和外部监控,远程支持勘探小队。
那么,能够下去的人选,似乎只剩下……
“我去。”林洛站起身。他是“传承者”,拥有“方舟核心”的庇护,对能量和环境变化的感知最为敏锐,身体素质虽然普通,但已是目前最合适的人选。
“不行!”苏婉清立刻反对,“你的精神力透支还没恢复!下面情况未知,太危险了!”
“我同意苏医生的意见。”陈筱雨也担忧地看着他,“而且你需要在这里统筹全局。”
“但没有更合适的人了。”林洛摇摇头,“我们不能坐等能源耗尽。‘管理员’,平台内部是否有可用的工程机器人或者外骨骼装甲?”
【工程机器人单位存量:12台‘工蜂’系列轻型机器人。状态:待机。可执行预定程序的采集、搬运任务,但缺乏复杂环境下的自主判断和应变能力。】
【外骨骼装甲库存:3套‘扞卫者’III型通用动力装甲。状态:封存。需进行出战前检测与调试,预计需要三十分钟。】
有机器人!还有动力装甲!
希望大增。
“立刻调试三套动力装甲!准备所有‘工蜂’机器人!”林洛立刻下令,“筱雨,你远程指挥机器人集群,负责外围较安全区域的散落资源收集。我穿戴装甲,进入残骸内部勘探主要矿脉。”
“可是……”苏婉清还想说什么。
“这是命令。”林洛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成为“传承者”后,他自然而然地多了一份威严。
苏婉清看着他的眼睛,最终把话咽了回去,只是郑重地点点头:“一切小心。有任何不适立刻返回!”
三十分钟后。
格纳库的气密门打开,林洛深吸一口气,走进了其中一套“扞卫者”III型动力装甲。装甲闭合,系统自检完成,hUd界面亮起,各种数据流映入眼帘。虽然只是通用型号,但厚重的装甲和辅助动力系统依旧带来了显着的安全感。背后的多功能工程背包里装着采集工具、扫描仪和安全索。
另外两套装甲也准备就绪,但目前无人驾驶,可作为备用或运输工具。
十二台“工蜂”机器人如同金属蜘蛛般安静地待命,它们装备着切割臂、采集钳和小型储物仓。
“装甲系统正常,生命体征稳定。‘工蜂’集群待命。林洛,可以出发了。”陈筱雨的声音通过加密频道传入林洛耳中。
“闸门开启。祝您好运,传承者。”“管理员”的声音响起。
格纳库的外闸门缓缓打开,露出了外面漆黑一片、点缀着破碎星辰的虚空。下方,那颗巨大的行星碎片如同一个沉默的、布满伤疤的巨人。
“出发。”
林洛操控着动力装甲,背后的推进器喷出微弱的蓝光,推动着他向着下方的废墟缓缓飘去。十二台“工蜂”机器人紧随其后,如同忠诚的蜂群。
低重力环境下,降落过程很平稳。装甲靴子踩在覆盖着冰霜的金属残骸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眼前是那艘巨大战列舰断裂的舰体,裂口处如同狰狞的伤口,内部幽深黑暗,只有星星点点的冰晶反射着“诺亚”投下的探照灯光。
“我已着陆。筱雨,释放探测器,绘制残骸内部结构图。‘工蜂’单位,以我为中心,半径五百米,散开采集散落矿物。”
“明白!探测器已释放!数据显示内部结构复杂,多处通道坍塌,信号干扰较强,你务必小心!”
林洛深吸一口气,打开了装甲头部的强光探照灯,光束刺破黑暗。他握紧了手中的工程钳,另一只手提着高能切割枪,迈步走进了这艘沉睡已久的钢铁巨兽残骸之中。
内部比想象中更加破败。墙壁上布满了撕裂的痕迹和凝固的金属熔渣,显然经历过惨烈的内部爆炸。各种管线垂落下来,如同扭曲的藤蔓。零重的环境下,细小的碎片和尘埃漂浮在空中,在灯光照射下缓缓移动。
根据探测器传回的初步结构图和矿物信号指引,林洛小心翼翼地深入。他需要前往位于舰体中部的能源舱附近,那里的信号最强。
“工蜂”们在外围辛勤工作,切割着嵌在岩壁中的矿物晶体,发出规律的嗡嗡声。陈筱雨远程监控着它们的进度和周边环境。
一路有惊无险,避开了几处脆弱的结构点和辐射泄漏区。hUd上的矿物信号越来越强。
终于,他穿过一道扭曲的舱门,来到了一个较为宽阔的区域。这里似乎是昔日的能源分配中心。巨大的能量导管破裂,露出里面结晶化的物质。而在角落,一片墙壁坍塌后,露出了后面隐藏的、散发着幽幽蓝光的矿脉!
“找到了!是高纯度能源晶体!”林洛心中一喜。这种晶体正是修复和补充“零点能量模块”的关键材料之一!
他立刻上前,准备用切割枪进行采集。
就在这时——
咔嗒…咔嗒…咔…
一阵细微的、不同于“工蜂”工作声音的金属摩擦声,从阴影深处传来。
林洛动作猛地一顿,立刻关闭了切割枪,身体紧贴墙壁,探照灯迅速扫向声音来源。
只见在破碎的设备阴影中,几个小小的、大约只有半人高的、造型古怪的机器人爬了出来。它们由废弃的零件拼凑而成,身体歪歪扭扭,行动有些僵硬,传感器是简单的红色光点。它们似乎对林洛这个不速之客感到“好奇”,围着他刚才切割的地方打转,发出咔嗒声,甚至试图用简陋的机械臂去触碰那些能源晶体。
这些是什么?幸存下来的维修机器人?还是……
“林洛!检测到未知的低功率信号源!就在你附近!小心!”陈筱雨的警告声传来。
几乎同时,那些小机器人似乎被陈筱雨通过林洛装甲发出的扫描信号激怒了,它们的红色光点传感器猛地亮起,发出刺耳的、类似警告的蜂鸣声!
紧接着,更多咔嗒声从四面八方的黑暗通道中响起!密密麻麻的红色光点亮起,数十、上百个这种简陋拼凑的机器人如同潮水般涌了出来,它们挥舞着粗糙的焊接枪、切割臂甚至尖锐的金属条,如同被惊动的巢穴兵蚁,朝着林洛这个入侵者扑了过来!
它们不是幸存者。
它们是这片废墟自行“孕育”出的、保护资源的——拾荒机器蚁群!
林洛瞳孔一缩,立刻举起了切割枪。
“遭遇敌对单位!数量众多!‘工蜂’单位,立刻向我靠拢!”
废墟拾荒,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
---
**第六十章 完**
**后续章节预告:**
**第六十一章:蚁群与巨像**
林洛被疯狂的拾荒机器蚁群包围,它们数量庞大,个体虽弱但攻击性极强,而且似乎能通过某种方式相互协调。“工蜂”机器人被迫回援,与蚁群展开混战,但损失惨重。林洛的动力装甲在围攻下也开始出现损伤。陈筱雨试图远程骇入蚁群的简单网络,却发现它们背后似乎有一个更原始的、基于能量感应的协同意识在指挥。与此同时,巨大的战列舰残骸深处,某个更庞大的、被蚁群能量信号激活的古老防卫系统——“废墟巨像”开始苏醒!它的目标,同样是驱逐一切外来者。林洛陷入前有蚁海、后有巨像的绝境!平台上的众人如何远程支援?秦雪能否不顾伤势强行出战?沉睡的李静雅会否被外界的战斗波动再次惊醒?这一次,他们面临的将是废墟本身积累的、最原始的恶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