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距离获取“星核”已过去一年)
绿源星轨道,“织网者”号中央控制站
巨大的环形空间站悬浮在行星轨道上,其结构并非传统的金属合金,而是利用“星石之影”数据库中的引力编织技术,直接由捕捉的小行星物质在引力场中重塑而成,表面流淌着幽蓝色的能量纹路,宛如一件星际艺术品。这里是“晨晖”共同体建设星际通讯与交通网络——“心光星网”的核心枢纽。
艾莉西亚站在控制中心的观景廊前,望着窗外繁忙的景象:无数工程船如同工蜂般穿梭,正在布设巨大的引力透镜天线阵列和时空褶皱导航信标。短短一年时间,依靠“引力之源”的科技,“晨晖”的发展速度超越了之前数十年的总和。
“一号主透镜校准完成,信号增益达到预期百分之三百。”
“绿源星至‘回响之环’遗址的褶皱航道稳定性测试通过,航行时间缩短至原十分之一。”
通讯频道里不断传来各项工程的捷报。
秦雪的声音在艾莉西亚身后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但更多的是欣慰:“星网第一阶段很快就能投入运行。到时候,分散在各个资源星和观测站的小队就能实时联系,贸易和援助效率会大大提升。”
“是啊,”艾莉西亚转过身,脸上却不见太多喜色,“技术上的进步是飞跃性的,但‘星核’里的警告,我一直不敢忘。”
那块记录了“引力之源”文明陨落真相的晶体,被秘密存放在“晨晖”最深层的地下掩体中,其内关于“虚无低语”的研究资料被设定为最高权限,仅有核心领导层和少数顶尖科学家可以接触。那份来自远古的恐惧,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在每一个知情者的心头。
“探测网络部署得怎么样了?”秦雪压低声音问。
“一直在进行。”艾莉西亚指向星图上一片片被标记为“静默区”的空域,“根据‘星核’中的理论,我们正在‘心光遗泽’的边缘地带布设‘存在性涟漪’传感器。任何试图抹除或否定‘存在’的‘虚无低语’活动,理论上都会在这些传感器上产生独特的背景辐射畸变。但目前……一切正常。”
正常,反而让人更加不安。暴风雨前的宁静,往往是最压抑的。
这时,汐澜走进了控制中心。她的气色比一年前好了很多,灵能也在稳步恢复,但那双银河之眸中,总萦绕着一丝挥之不去的忧虑。
“我还是能感觉到,”汐澜没有寒暄,直接说道,“那种……背景噪音里的不和谐音。非常微弱,几乎被‘心光’的波动完全掩盖,但它确实存在,而且……似乎在极其缓慢地增强。”
她描述的并非具体的威胁信号,而是一种宇宙“背景情绪”的微妙变化,就像晴朗天空边缘一丝几乎看不见的阴霾。这种玄之又玄的感知,无法用仪器证实,却让秦雪和艾莉西亚的心都提了起来。
“能定位来源吗?”
“不能,太模糊了。像是从……四面八方渗透过来的。”汐澜摇摇头,“而且,最近我开始做一些奇怪的梦……梦里,那些新出生的‘星尘之子’们,他们在玩耍时,身边会出现一些极其短暂的、扭曲的阴影,像是……无法被‘心光’完全照亮的角落。”
“星尘之子”是战后在“心光遗泽”环境下出生的孩子们的通称,他们普遍表现出更强的环境适应力和某种难以言喻的灵性。汐澜的梦境,无疑给那份不安又添上了一层阴影。
“加强所有定居点,尤其是育儿中心的安保和监控。对所有异常现象,无论多微小,都必须记录并上报。”秦雪立刻下令,宁可信其有。
就在这时,主控台收到了来自最遥远的一个资源前哨站——“边缘观察站”的常规报告。报告内容一切正常,资源开采顺利,环境稳定。但在报告的末尾,附带了一条看似无关紧要的备注:
【……另外,本站持续监测到一种无法解释的、极其低频的引力波背景噪音,频率恒定,强度无变化,疑似源于宇宙深处某种未知的大尺度结构活动,已记录在案,编号Gw-background-07。】
Gw-background-07……
艾莉西亚心中一动,调出了这个编号的历史数据。类似的、无法解释的恒定低频引力波背景噪音,在其他几个边缘观测站也有零星记录,因为强度太低且无变化,之前一直被归类为无关紧要的宇宙背景干扰。
但此刻,结合汐澜的感知和“星核”的警告,这些微不足道的“背景噪音”,突然变得刺眼起来。
“把所有这些Gw-background系列的数据都调出来,进行关联性分析!”艾莉西亚有种预感,这些看似随机的噪音背后,可能隐藏着某种规律。
技术的飞跃带来了表面的繁荣,但深空的隐忧已如幽灵般悄然浮现。星网即将织就,但它所要连接的,或许不仅仅是一个个孤立的定居点,更是未来对抗无形威胁的命运共同体。
而在“晨晖”地下深处,那块沉寂的“星核”内部,某个极其复杂的引力常数,发生了一次微不足道、连最精密的仪器都未能察觉的……随机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