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时光转瞬即逝,江城医道大赛的氛围日渐浓厚。姬家书房内,江易辰与姬瑶对坐,面前摊开着大赛组委会送来的详细章程。
“这次大赛的规则,倒是有些意思。”姬瑶指尖划过烫金的章程文本,轻声念道,“大赛旨在弘扬华夏传统医武精神,故分为‘医道对决’与‘武道切磋’两大板块,综合评定优胜。”
她抬眼看向江易辰,继续解释道:
“**医道对决**,分四轮,考较的是医者根本。”
“第一轮,**‘百草辨微’**。蒙目辨药,不仅需准确说出药材名称、年份,更要道出其药性、归经、相畏相须之理。据说此次选用药材逾千种,甚至包含一些罕见珍品与外形极相似的伪品,极为考验医者的药性根基与感知力。”
“第二轮,**‘悬丝诊脉’**。隔帘悬丝,为自愿参与的疑难杂症患者诊脉,需准确断其病症、病因、病势,并给出诊治思路。此轮考验的是医者对气机、气血运行的入微洞察,已近乎‘望气’之境。”
“第三轮,**‘金针渡穴’**。现场施展针法,救治组委会提供的特殊病例(多为陈年旧疾或奇难杂症),限时完成。评判标准不仅是疗效,更看重针法之精妙、手法之稳健、以及对病因的理解深度。”
“第四轮,**‘君臣佐使’**。根据前三轮积累的病例信息,现场开具药方。需阐明方剂原理,君臣佐使配伍之道,并预估药效。此轮考验的是医者融会贯通、辨证施治的综合能力。”
江易辰静静听着,神色不变。这些考核内容,对于拥有《逍遥医经》完整传承、且已晋升先天、灵觉感知远超常人的他而言,并无太大难度。尤其是“悬丝诊脉”与“金针渡穴”,先天真气与神识配合,几乎能洞悉人体一切细微变化,施针更是如臂使指。
姬瑶顿了顿,语气微凝,指向章程另一部分:
“至于**武道切磋**,则设于医道对决间隙,以擂台形式进行。章程上写明,‘夫医者,仁术也,亦需强健体魄、敏捷身手以采药深山、应对不测,故医武本一家’。参赛者可选派代表,或亲自上场,进行友好切磋,点到为止,旨在展示医者另一面风采。”
她看向江易辰,眼中带着一丝询问:“这一项,恐怕是专门为你,或者说是为近来江城关于你的一些‘传闻’而设。你……”
江易辰嘴角微扬,露出一丝了然的笑意。医道对决是明面上的舞台,而这武道切磋,恐怕才是某些人真正想要试探他的地方。是想看看他这“江神医”,是否真如传闻中那般,也拥有着不容小觑的武力?
“无妨。”江易辰淡淡道,“既然规则如此,我便按规则行事。”
他正好可以借此机会,光明正大地展示部分实力,震慑宵小,也让某些躲在暗处的敌人,掂量掂量出手的代价。
了解舞台规则,是登场前的基本准备。这医武双修的赛制,对他而言,非但不是束缚,反而是一个完美展示自身所学、一举奠定地位的绝佳平台。
金针可渡厄,武道亦争锋。他很期待,在这汇聚了江城乃至周边地域医道精英的盛会上,将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而他又将如何,以绝对的实力,在这双重的舞台上,写下属于自己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