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明赶紧把这条记录指给马大爷看:“你看,孩子们记的多细,连红鼻子都写了。”马大爷看着照片,笑着说:“这孩子有心,赵奶奶要是看到了,肯定高兴。”
电子版联系表还帮了个大忙。有次办“老味道分享会”,需要提前通知搭档们带食材。小林在表里一键导出联系方式,发了条消息,没过半小时就收到了所有回复。张奶奶说带枣泥,刘大爷说带竹条,老周说带老面,比以前挨个打电话快多了。
分享会那天,老周带着小宇现场做老面馒头。老周揉面的时候,小宇在旁边用手机拍视频,还教老周怎么加滤镜:“爷爷,这样拍出来的馒头更白,看着就好吃。”老周跟着学,拍了段揉面的视频,小林帮他们传到联系表的“故事更新”栏里,配文:“老周教小宇做老面馒头,小宇教老周拍视频,祖孙俩互相学习。”
当天晚上,就有网友在基地公众号留言:“看了老周和小宇的故事,想起我爷爷教我做饺子的样子,明天我也带爷爷去基地报名!”苏明看着留言,跟小林说:“你看,这联系表不光是咱们的档案,还能吸引更多人来参与,真是个好东西。”
慢慢的,电子版联系表成了基地的“活档案”。新搭档越来越多,故事更新栏里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有教做老布鞋的,有教写毛笔字的,还有教编草绳的,每一条都带着烟火气,透着温暖。
有天,之前捐缝纫机的“落叶归根”从外地回来,小林给他看了电子版联系表。他翻着每对搭档的故事,看着屏幕上的照片、视频,眼眶有点红:“没想到才这么久,就有这么多故事了。等我下次带孩子回来,也跟孩子报个名,让他跟老人们学学老手艺。”
苏明拍了拍他的肩膀:“随时欢迎!咱们这联系表的空位还多着呢,就等你们来填新故事。”
晚上,大伙儿坐在纪念馆里,围着平板看联系表。屏幕上的照片一张张闪过,有做香包的、扎风筝的、捏面塑的,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笑。马大爷说:“以前总担心老手艺没人传,现在看着这些孩子跟老人学,心里踏实多了。”
苏明点点头,看着屏幕上“传承档案”四个字,心里满是感慨。他知道,这电子版联系表里记的不只是名字和约定,更是一段段鲜活的传承故事。
小林给电子版联系表加“活动日历”那天,特意拉着小杨一起琢磨。俩人对着平板,把每月固定的手作日、每季度的分享会,还有春节、中秋的特色活动,都一一标在日历上,点一下日期就能看到活动内容、需要带的材料,甚至还有之前活动的照片回顾。
“苏叔,您看这个!”小林把平板递过去,指着11月15号的“老手艺集市”标注,“点这里能看到去年集市的照片,还能提前报名摆摊,方便得很。”苏明点进去,果然看到去年李爷爷编竹篮、张婶卖鞋垫的照片,下面还列着“摆摊需知”,写着“需提前3天报名,自带桌椅”。
马大爷凑过来看,指着春节那栏问:“春节咱们办啥活动啊?”苏明笑着说:“打算办个‘老年味庙会’,让老人们教孩子写春联、剪窗花,再煮点饺子、糖粥,热热闹闹过年。”小林赶紧在日历上添上“老年味庙会”,还加了个小灯笼图标,看着就喜庆。
活动日历刚上线没几天,就有人主动报名。老周在日历上看到11月的集市,直接在下面留言:“我想摆摊卖老面馒头,再教孩子们揉面,材料我自己带。”小林看到留言,赶紧在联系表里给他备注上“11月集市摆摊,教揉面”,还私信跟他确认了时间。
刘大爷更积极,看到12月有“纸鸢展示会”,直接找到苏明:“我要带着乐乐扎的龙形风筝参展,再教孩子们扎新年主题的风筝,比如小老虎、小兔子的,过年放正好。”苏明笑着答应,小林在日历上补充了“刘大爷带龙形风筝参展,教扎新年风筝”。
有天晚上,苏明翻活动日历,发现10月20号的“跨代手作日”下面,多了条小姑娘的留言:“我想跟张奶奶学绣春联,给基地挂。”苏明赶紧跟张奶奶说,张奶奶高兴得直点头:“没问题!我提前准备红布和绣线,教孩子绣‘福’字,挂在纪念馆门口肯定好看。”
活动日历还帮了个小忙。有对新搭档,小男孩明明和会编草绳的陈爷爷,明明妈妈在日历上看到10月手作日的主题是“编织”,特意私信小林:“我们家明明第一次参加,不知道要带啥材料,麻烦您提醒一下。”小林赶紧回复:“陈爷爷会带草绳,让明明带个小剪刀就行,我们这边也备了备用材料。”
手作日那天,明明果然准时来,手里攥着小剪刀,有点害羞地躲在妈妈后面。陈爷爷笑着拉过他:“来,爷爷教你编小篮子,编好了能装你的小玩具。”明明跟着学,虽然编的篮子有点歪,但特别认真。结束后,明明妈妈在日历上留言:“谢谢陈爷爷耐心教明明,孩子回家还跟我们炫耀他的小篮子,下次还来!”
慢慢的,活动日历成了大家的“热闹指南”。谁想参加活动、谁想教手艺,都在日历上留言,小林再统一整理。11月的集市,报名摆摊的人比去年多了一倍,有卖手工鞋垫的、扎纸鸢的,还有卖老面馒头、糖火烧的,连周凯都来凑热闹,说要在集市上设个“民宿体验区”,宣传民宿的老手艺活动。
集市那天,基地门口的街道挤得满满当当。老周的馒头摊前排起了长队,他一边给大家装馒头,一边教排队的人揉面:“老面馒头得用老面引子发面,蒸出来才松软,比酵母发的香。”旁边的明明和陈爷爷,在草绳摊前教孩子们编小蚂蚱,明明还当起了“小老师”,教比他小的孩子怎么编蚂蚱的腿。
苏明看着热闹的场面,跟马大爷说:“你看这活动日历多管用,大家提前知道活动,提前准备,才能这么热闹。”马大爷点点头:“可不是嘛,以前办活动总怕漏了啥,现在有日历记着,心里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