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文创园裹着层清冽的暖,老厂房改造的红砖墙爬着干枯的藤蔓,风里混着咖啡馆的焦糖香和面包房的麦香,落在肩头像揉了把软糖。苏晚站在“拾光空间”门口,手里捏着场地资料,指尖有点发凉——这是顾妈妈老同学儿子推荐的场地,挑高的天窗、木质地板,还有半面绿植墙,照片里看着完美,可她还是怕实际跟样品不搭。
“别紧张,”顾沉舟走过来,伸手把她的围巾往上拉了拉,遮住冻得发红的耳尖,“负责人说特意留了上午的时间给我们,慢慢看,不合适再换。”他晃了晃手里的样品袋,“‘枫桂映冬’和‘海与铃兰’都带来了,现场比对着看,肯定错不了。”
林晓抱着相机跑过来,眼里亮闪闪的:“苏姐!你看里面!我刚才从窗户缝瞅了眼,天窗的光落在地上像撒了层金,拍样品肯定好看!”小周跟在后面,手里拿着笔记本,还夹着支荧光笔:“我列了几个摆放方案,一会儿咱们跟负责人商量,争取把每个系列都突出出来。”
推开门,暖意扑面而来。场地负责人陈默已经在里面等了,穿件浅灰色卫衣,笑容很随和:“苏小姐,顾先生,久等了!这空间之前办过设计师展,灯光和动线都现成的,你们要是有特殊需求,我们还能调整。”他指着天窗下方的区域,“这里光线最好,放你们的主打系列‘枫桂映冬’正好,绒布在自然光下会泛暖光,比灯光还显质感。”
苏晚走过去,把深棕绒布的“枫桂映冬”样品铺在临时搭的展示架上。果然,天窗的光透过玻璃洒下来,落在枫叶刺绣上,浅绯红的叶尖泛着淡淡的金,像初冬里晒透的暖阳。“太好看了……”她忍不住伸手摸了摸绒布,声音里满是惊喜,“比我想象中还搭,陈哥,谢谢您帮我们留这么好的位置。”
“应该的,”陈默笑着递过来杯热姜茶,“我妈跟顾阿姨是老同学,说你们的设计特别用心,让我多帮忙。对了,那边的绿植墙,你们可以挂‘海与铃兰’的样品,浅蓝配绿色,像海边的春天,能跟‘枫桂映冬’的暖形成对比,看着不单调。”
顾沉舟接过姜茶,递给苏晚一杯,自己也留了一杯:“这个建议好,‘海与铃兰’是春夏感,‘枫桂映冬’是秋冬感,分区域摆,客人一眼就能分清系列。林晓,你一会儿把两个系列的照片按区域标好,方便后期布置。”
林晓立刻掏出相机,对着场地各个角落拍照,小周则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入口处放宣传海报,写‘织暖岁月,设计逐光’;左手边绿植墙挂‘海与铃兰’,配点贝壳装饰;右手边天窗下摆‘枫桂映冬’,加个小暖炉当道具;中间区域放儿童款,摆几个毛绒玩具,吸引小朋友……”
正讨论着,苏晚的手机响了,是苏爸打来的,声音里满是雀跃:“晚晚!横幅做好了!‘织暖岁月,设计逐光’八个字,红底金字,特别大气!我跟你张叔叔已经帮你挂到场地门口了,你们到了没?要不要我们进去帮忙看看布局?”
苏晚愣了一下,随即笑了:“爸,您怎么这么快!我们刚到场地,正跟负责人商量呢,不用麻烦您,我们自己能搞定,您跟张叔叔先去旁边咖啡馆歇会儿,中午我们请您吃饭。”
挂了电话,陈默笑着说:“您家长辈也太热心了,我这还没来得及准备横幅架,您家已经把横幅送来了,真是省了我们不少事。”
苏晚脸颊微微发烫:“他们就是太支持我了,怕我办不好,什么都想帮着做。”
“这是好事啊,”顾沉舟揉了揉她的头发,眼里满是温柔,“有长辈支持,有我们帮忙,你的展览肯定能办好。对了,陈哥,我们想在儿童款区域加个小桌子,让小朋友可以画画,您看方便吗?”
“当然方便!”陈默立刻点头,“我们有闲置的小桌子,一会儿让工作人员搬过来,再给你们找些彩笔,保证小朋友喜欢。”
中午,几人在文创园的咖啡馆吃饭。苏爸和张叔叔也过来了,手里还拿着刚打印好的邀请函:“晚晚,我跟你张叔叔把邀请函都印好了,上面写了展览时间和地址,还有你的设计理念,你看看行不行?不行我们再改。”
苏晚接过邀请函,浅黄的卡纸上印着“枫桂映冬”的小枫叶图案,文字里写着“每一针刺绣,都藏着生活的暖;每一块面料,都裹着岁月的甜”,眼眶瞬间有点发热:“爸,张叔叔,太谢谢你们了,比我想的还用心。”
张叔叔笑着摆手:“谢什么!你是我们看着长大的,现在有出息了,办设计展,我们做长辈的肯定要支持。对了,我还跟老同事们说了,展览当天都来捧场,还让他们带朋友来,保证给你撑场面!”
顾沉舟帮苏晚夹了块牛排,轻声说:“快吃吧,凉了就不好吃了。下午我们去买布置用的道具,腊梅再买几支,儿童款区域再加点小灯笼,暖乎乎的才好看。”
下午的采购很顺利。他们买了浅黄的小灯笼、白色的纱帘,还选了些干枫叶和桂花枝,用来装饰“枫桂映冬”的展示区。林晓还特意买了个迷你小暖炉,通电后会冒淡淡的“火焰”,放在绒布样品旁,像真的在烤火,特别有氛围感。
回到工作室,大家一起动手布置邀请函。苏晚在每张邀请函上都绣了朵小小的铃兰,林晓贴干枫叶,小周写地址,顾沉舟则负责把邀请函装进信封,分工明确,很快就完成了。“苏姐,”林晓举着邀请函拍照,“我发个朋友圈,让大家提前预热一下,肯定有很多人想来!”
傍晚,顾妈妈打来电话,说饺子已经包好了,让他们早点回家。苏晚收拾好东西,跟林晓、小周约好明天早上八点来工作室,一起把样品和道具搬到场地。“苏姐,你放心,”林晓拍着胸脯保证,“明天我们肯定早点来,保证把东西搬得妥妥当当的!”
车子驶回家的路上,初冬的晚霞把天空染成了橘红色。苏晚靠在副驾上,看着窗外掠过的街景,心里满是踏实。她从包里拿出场地的照片,递给顾沉舟:“你看,加上我们买的道具,肯定会更好看。我现在一点都不紧张了,反而有点期待展览当天的样子。”
“我就说会好的,”顾沉舟握着她的手,指尖轻轻摩挲着她的指腹,“你的设计里有温度,再加上大家的帮忙,肯定能打动很多人。对了,阿姨刚才说,展览当天她跟你妈会来帮忙招待客人,还会带自己做的点心,让大家边吃边看样品。”
苏晚心里一暖:“她们也太贴心了,连点心都准备好了。有这么多人支持我,我觉得自己太幸运了。”
回到家,“向日葵”早就蹲在门口,看到他们进来,立刻跑过来蹭他们的腿,喉咙里发出“咕噜咕噜”的软声。顾妈妈从厨房走出来,笑着说:“晚晚,沉舟,快洗手,饺子刚煮好。对了,我跟你妈商量好了,展览当天我们带桂花糕和红薯饼,都是你喜欢的,客人肯定也爱吃。”
餐桌上,饺子冒着热气,红薯粥的甜香漫满了屋子。顾爸爸拿出一张纸,上面是他写的展览致辞:“晚晚,我帮你写了段致辞,你看看行不行?不行我再改,主要是想说说你的努力,让大家知道你的设计有多不容易。”
苏晚接过纸,看着上面苍劲有力的字,心里满是感动:“爸,写得太好了,比我自己写的还贴切。谢谢您,还有妈,还有顾叔叔顾阿姨,还有林晓小周,没有你们,我肯定办不好这个展览。”
顾沉舟帮她盛了碗红薯粥,轻声说:“别谢我们,是你自己值得。你的努力,你的坚持,你的热爱,才让这一切变得可能。”
晚上,两人坐在客厅里,一起整理明天要带的道具清单。“向日葵”蜷在他们脚边,抱着绣有小橘猫的抱枕,睡得香甜。客厅里的暖灯亮着,窗外的星星闪着光,清单上的每一项都透着期待。
苏晚靠在顾沉舟怀里,轻声说:“顾沉舟,谢谢你一直陪着我,从工作室遇到危机,到筹备婚礼,再到现在办展览,你从来都没离开过我。”
顾沉舟抱紧她,下巴抵在她的发顶,声音温柔得像晚风:“我会一直陪着你,陪你做所有你喜欢的事,陪你把每一个梦想都实现。明天的展览只是开始,以后我们还有更多的路要走,更多的美好要创造。”
窗外的夜色渐浓,“向日葵”的鼾声轻轻响起,客厅里的暖灯映着两人相拥的身影。苏晚知道,这场展览不仅是对她设计的认可,更是对所有爱与支持的回应。而未来,还有无数个这样的夜晚,无数个这样的梦想,等着他们一起去守护,一起去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