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午后,阳光透过工作室的落地窗,在定制的采访椅上投下暖光。苏晚刚坐下,就感受到腰后传来的柔软支撑——顾沉舟早上特意让人加装的记忆棉软垫,按《孕晚期坐姿指南》调整到30度倾斜角,脚边还放着个矮脚凳,刚好能让她浮肿的双腿平放。
“设备调试好了吗?苏总状态怎么样?”财经杂志的记者李姐举着话筒走来,目光落在苏晚隆起的肚子上时,眼里闪过明显的关切。这次专访聚焦“孕期女性设计师的职业坚守”,是行业协会特意推荐的,意在回应之前“苏晚怀孕影响工作”的谣言余波。
“没问题。”苏晚笑着点头,指尖划过面前的话筒。桌角放着个印着鲸鱼图案的保温杯,是顾沉舟刚泡好的陈皮水,杯盖拧到半开状态,旁边的育儿袋拉链没拉严,露出胎心监测仪的绿色屏幕——他今早帮她贴好探头后反复叮嘱,“采访超过20分钟就喊停,我在隔壁休息室盯着。”
采访正式开始。李姐的问题很温和,从项目灵感聊到设计细节,苏晚侃侃而谈:“‘时光信箱’的榫卯结构,其实是怀孕初期孕吐最严重时想的——那时候顾沉舟帮我熬孕吐餐,说‘传统工艺里藏着耐心’,我就想把这份‘耐心’融进亲子空间。”
提到顾沉舟,她的嘴角不自觉上扬,小腹突然传来一下轻轻的胎动,刚好顶在胎心监测仪上。苏晚下意识地顿了顿,手抚上肚子。
隔壁休息室的顾沉舟立刻透过玻璃察觉到异常,推门走进来,手里拿着无糖饼干:“抱歉,打断一下。苏晚该补充点能量了,宝宝也饿了。”他自然地递过饼干,帮她调整了一下软垫位置,指尖在她腰后轻轻按揉,“是不是腰酸了?我按手册上的手法帮你松松。”
李姐看着这一幕,眼里满是笑意,顺势问道:“顾总现在几乎成了苏总的‘专属助理’,连育儿手册都研究得这么透彻?”
顾沉舟蹲在苏晚脚边,手里还拿着那本翻旧的《孕晚期护理全书》,书页上的“情绪安抚技巧”那页画着红圈:“她和宝宝比什么都重要。以前觉得商业谈判要争分夺秒,现在才知道,陪她吃一顿孕吐餐、记一次胎动,比签百亿合同更珍贵。”他抬头看向镜头,语气认真,“那些说‘怀孕影响工作’的人,根本不懂——爱和责任,只会让人更专注。”
这番话没有刻意辩解,却比任何声明都有力。李姐笑着点头,示意摄像继续拍摄。苏晚咬着饼干,感受着顾沉舟掌心的温度,突然觉得所有的辛苦都有了意义——从发布会公开护妻到如今的细致呵护,他用行动为她撑起了一片没有流言的天地。
聊到项目开业细节时,苏晚拿出平板,展示邀请函的设计图:“我们加了可撕的小画卡,让小朋友画笑脸,还夹了亲子任务卡,开业当天挂在诗墙上。”她指尖划过屏幕上的鲸鱼纹,“这个图案是顾念安的‘专属标志’,产检包、婴儿床、连邀请函上都有。”
“顾念安?是宝宝的名字吗?”李姐好奇地问。
“是。”顾沉舟抢先回答,眼里满是期待,“念着平安,希望他能平平安安出生,以后陪着妈妈设计更多有温度的空间。”他掏出手机,翻出婴儿房的照片,“你看,鲸鱼灯、小衣撑,都是按苏晚的喜好准备的,等她生完,我们带念安来项目投第一封信。”
采访进行到半小时,苏晚的脸色微微发白。顾沉舟立刻抬手看表:“今天就到这里吧,苏晚需要休息。”他扶着她起身时,特意用手护住她的肚子,避开摄像镜头的角度,“慢着点,脚别沾到电线。”
送李姐出门时,对方忍不住感慨:“顾总对苏晚的照顾,比杂志里的爱情故事还动人。难怪苏总能在孕期做出这么优秀的项目,爱是最好的灵感来源。”
回到休息室,苏晚靠在沙发上,顾沉舟立刻拿出胎心监测仪查看:“143次\/分,正常。刚才是不是累着了?早说不让你聊这么久。”他打开保温桶,倒出温热的小米粥,“营养师说这个能补气血,快喝点。”
苏晚张嘴喝粥的瞬间,胎动再次传来,力道比之前更足。顾沉舟笑着放下碗,掌心贴在她的肚子上:“是不是在跟爸爸抗议?不该让妈妈累着?”他的指尖轻轻摩挲,突然想起什么,从育儿袋里掏出本新的《新生儿喂养指南》,“你看,我标了几种适合早产儿的奶粉,万一念安提前出来,不会手忙脚乱。”
书页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批注:“A品牌含dhA,适合大脑发育”“b品牌乳糖含量低,防胀气”,最下面画着个小小的鲸鱼,旁边写着“念安的奶粉备选清单”。苏晚看着批注,突然想起顾沉舟曾经连奶粉和蛋白粉都分不清,如今却能精准说出每种成分的作用,眼眶微微发热。
“对了,开业当天的剪彩仪式,我让林薇把剪刀换成丝带剪,不用弯腰。”顾沉舟继续念叨,“休息区加了三张躺椅,你累了就能躺会儿,还备了胎心监测仪和吸氧设备,有备无患。”他的笔记本上,一半是开业流程,一半是待产清单,两种内容穿插在一起,却毫无违和感。
下午,林薇送来开业流程的最终版,看到满桌的育儿书和监测仪,忍不住笑了:“顾总现在比我们的育儿顾问还专业,刚才李姐发消息说,采访素材特别好,下周就能登封面,标题都想好了——《爱与设计,皆不辜负》。”
“标题不错。”顾沉舟接过流程表,第一时间圈出“苏晚休息时间”,“这里要延长到半小时,再加个点心环节,用无糖的。”他抬头看向苏晚,“等杂志出了,我们给念安留一本,告诉他妈妈怀着他的时候,有多厉害。”
苏晚靠在沙发上,看着顾沉舟和林薇核对细节,突然想起项目刚启动时的样子。那时她刚查出怀孕,面对铺天盖地的谣言,是他在集团发布会上拍着桌子说“苏晚的专业不需要质疑”;孕吐严重时,是他对着营养师手册熬了四十分钟的孕吐餐,端到床边喂她吃;勘测场地时,是他帮她测尺寸、挡风雨,还在她累的时候递上折叠椅。
“林薇,帮我加个环节。”苏晚突然开口,“开业当天,让顾沉舟读一封给念安的信,投进时光信箱里。”
顾沉舟愣了一下,随即笑了:“好啊,我现在就写。”他拿起笔,在流程表的空白处写起来,字迹温柔:“亲爱的顾念安,今天是妈妈设计的亲子空间开业的日子,爸爸和妈妈在这里等你……”
胎动传来,像是在回应。苏晚笑着握住他的手:“等念安出生,我们带他来打开这封信,告诉他,他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就参与了这么有意义的事。”
傍晚,顾沉舟下厨做了营养师推荐的清蒸鲈鱼和时蔬沙拉。他把鲈鱼的刺挑得干干净净,拌在米饭里递给苏晚:“多吃点,鲈鱼能补充蛋白质,对宝宝的皮肤好。”他自己却没怎么动筷,一直在翻手机里的“新生儿穿衣教程”,时不时念叨:“穿连体衣要先穿袖子,再扣扣子,动作要轻……”
苏晚忍不住笑了:“你现在连穿衣步骤都背下来了,比我还紧张。”
“必须紧张。”顾沉舟挑了块西兰花,“你剖腹产要遭罪,我得多学点开,等你生完,换尿布、冲奶粉、哄睡,全我来,你只负责休息。”他从口袋里掏出个小小的体温计,“刚才测了室温25c,刚好是孕晚期最舒服的温度,晚上睡觉我再调低点。”
饭后,顾沉舟扶着苏晚在客厅散步。婴儿房的灯亮着暖黄的光,鲸鱼灯的光晕透过门缝漏出来,里面的小摇篮已经铺好了纯棉的被子,旁边的书架上堆着半尺高的育儿书,最上面的《剖腹产术后护理指南》已经被翻得脱页,“伤口护理步骤”那页贴了张顾沉舟画的示意图。
“你看,婴儿房都准备好了,就等我们的念安出来了。”顾沉舟帮她揉着腰,动作轻柔得像对待易碎的珍宝,“以后我每天下班回家,先帮你按摩腰,再给念安冲奶粉、换尿布,周末带你们去公园,去你的亲子项目,再也不加班了。”
苏晚靠在他怀里,看着摇篮旁的鲸鱼挂件,小腹突然传来连续的胎动,像是在为这个即将到来的小窝欢呼。顾沉舟立刻按住她的肚子,语气放得极轻:“是不是喜欢爸爸准备的小窝?等你出来,爸爸天天给你讲故事,妈妈给你唱摇篮曲,我们一家人永远在一起。”
这时,李姐发来采访的预览图。照片里,苏晚靠在加装软垫的椅子上微笑,顾沉舟蹲在她脚边,手里拿着育儿书,眼神满是温柔。背景是亲子项目的竣工图,鲸鱼纹邀请函放在桌角,画面温馨得不像话。
顾沉舟把照片设成手机壁纸,又发进“顾家亲友群”,配文:“下周登封面,我太太和我们的小念安,都是最棒的。”群里立刻炸开了锅,长辈们纷纷发来祝福,还有人问满月宴什么时候办。顾沉舟回复:“简单点,家里人聚聚,晚晚刚生完,不能累着。”
苏晚看着他打字的样子,轻声说:“你以前总说商业谈判要赢,现在觉得,赢过什么都不如赢过此刻的幸福。”
顾沉舟放下手机,俯身吻了吻她的发顶:“以前是我不懂,现在才明白,最好的‘项目’是我们的家,最珍贵的‘成果’是你和念安。”他的目光落在小腹上,“以后我推掉所有非必要的会议,每天准时回家陪你们吃饭,帮念安冲奶粉、换尿布,周末带你们去公园,去你的亲子空间。”
夜深了,顾沉舟帮苏晚按摩完腰腹,坐在床边翻看今天的胎心监测记录。他的笔记本上,除了胎动次数和胎心数据,还记着开业流程的细节、邀请函的印刷进度,甚至还有给念安买的小袜子的尺寸。每一页都画着小小的鲸鱼图案,像是在记录着一家三口的幸福轨迹。
“明天带你去医院做产检。”顾沉舟合上笔记本,帮她盖好薄毯,“检查完我们去逛母婴店,给念安买个小玩具,你不是说喜欢那个木质拨浪鼓吗?”
“好啊。”苏晚笑着点头,小腹轻轻动了一下。
窗外的夜色渐浓,工作室的采访椅还留着软垫的余温,育儿书的批注还带着墨香,胎心监测仪的声音轻轻响着。顾沉舟靠在床边,握着苏晚的手,心里满是期待。他知道,距离项目开业只有三天,距离念安出生也越来越近,未来的日子里,他会带着这份期待,守护着身边的两个人,把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过成满是爱的模样。
采访椅的软垫慢慢冷却,可房间里的暖意却越来越浓。镜头前的坚守,镜头后的呵护,还有小腹里轻轻的胎动,都在诉说着同一个故事——关于爱,关于坚守,关于一个即将圆满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