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体育馆的欢呼声几乎要掀翻屋顶。屈正阳站在球台左侧,右手握着球拍,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对面的许昕正低头系鞋带,红色运动服上的“中国龙”图案在灯光下格外醒目——这是成人组选拔赛的决赛现场,能容纳五千人的体育馆座无虚席,他的家人、队友、教练都坐在观众席上,妹妹屈晓萌举着写有“哥,加油”的牌子,在人群中格外显眼。
“嘟——”裁判的哨声响起,首局比赛开始。许昕发球,球带着侧旋直奔屈正阳的反手位。按照赛前计划,屈正阳用反手快拨接发球,试图打许昕一个措手不及——可球刚过网,就被许昕正手快拨挡了回来,直奔他的正手大角。
反手接发球的效果与预期的偏差。屈正阳赶紧用八卦步“顺转”,堪堪把球救回,可许昕早已预判到他的回球路线,反手拧拉直接得分,“1-0!”
【检测到反手接发球被对手预判,建议调整接发球角度:将反手快拨的角度从许昕正手,改为许昕反手空档(其反手防御反应速度比正手慢0.03秒),消耗10点经验值(当前840\/1000)开启实时角度校准。】
屈正阳深吸一口气,按照系统提示调整。下一球,许昕还是反手发球,他手腕轻轻一转,反手快拨直奔许昕反手——“啪”的一声,球擦着许昕反手边线落地,“1-1!”
观众席上爆发出一阵欢呼,樊振东的声音格外响亮:“好球!就这么打!”
许昕挑了挑眉,显然没料到屈正阳会突然变角度。接下来的几分,屈正阳按照“高频进攻+反手变线”的战术,很快以5-3领先。可就在这时,许昕突然改变了节奏——他不再和屈正阳拼快攻,而是频频打“追身球”,逼屈正阳后退,然后用大范围调动把他拖得来回跑。
八卦步法应对大范围调动的效率瓶颈。“6-5!”许昕又得一分,屈正阳的呼吸开始变得急促。他的八卦步法虽然快,但许昕的调动范围比系统模拟的还要大——从正手大角到反手大角,再到中路追身,每一次移动都要用到“顺转-逆转”的衔接,体力消耗比预期快了20%。
【检测到步法调动效率下降,建议开启“步法动态优化”,消耗20点经验值,根据许昕发球节奏,提前预判移动方向,减少非必要跨步,体力消耗降低15%。】
屈正阳赶紧开启优化。当许昕再次打正手大角时,他不再等球落地再移动,而是提前用八卦步“侧闪”,同时正手已经做好了攻球准备——“7-5!”他抓住机会,用形意劈拳发力,球带着强烈的穿透力砸在许昕的反手死角。
王教练在场边用力鼓掌:“好!提前动!别等球!”
首局打到8-7时,新的问题又出现了——许昕开始用“擦网球”打乱屈正阳的节奏。每一次擦网,球的弹跳轨迹都会变得不规则,屈正阳用太极松沉劲卸力时,总会因为判断失误而丢分。
太极卸力对不规则弹跳的应对短板。“8-8!”许昕的擦网球又得分了,屈正阳的额头上渗出了冷汗。他知道,许昕的“擦网球”不是运气,而是刻意为之——这是许昕应对快攻的常用战术,通过不规则弹跳破坏对手的进攻节奏。
【检测到对手利用不规则弹跳干扰,建议融合太极“听劲”技巧,消耗15点经验值,通过球拍接触球的瞬间震动,判断球的弹跳方向,卸力准确率提升至80%。】
“听劲”是太极的核心技巧之一,讲究“以柔克刚,以静制动”。屈正阳按照系统提示,轻轻握住球拍,不再刻意盯着球,而是专注于球拍的震动。当许昕又一次打出擦网球时,球拍传来轻微的“颤动感”——他瞬间判断出球会向左侧弹跳,手腕轻轻一托,用松沉劲把球卸到许昕的中路空档,“9-8!”
首局最后两分,屈正阳靠着“听劲”和优化后的步法,以11-9赢了下来。走回休息区时,他擦了擦汗,感觉手心全是汗——这一局打得比他想象的还要艰难,许昕的战术变化、大范围调动、不规则弹跳,每一个都在挑战他“三盘合一”体系的极限。
王教练递过毛巾:“打得不错,尤其是应对擦网球的那几下,很聪明。记住,第二局许昕肯定会变招,你要随时调整。”
屈正阳点点头,喝了一口水。他打开系统面板,经验值已经降到了785\/1000,但首局的胜利给了他很大的信心。他知道,这只是开始,接下来的比赛,会更难——但他已经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