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峰的指尖在键盘上敲下最后一个句号时,窗外的天色已经擦黑。
加密文件夹里躺着一份长达十七页的pdF,命名为“苏晚-林薇薇设计轨迹对比分析”。他揉了揉发酸的太阳穴,盯着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时间戳和对比图,第一次觉得这份万能特助的工作,多了点侦探的意味。
“进来。”陆时砚的声音从内线电话里传来,带着惯有的简洁。
秦峰抱着平板电脑走进办公室,看到陆时砚正站在落地窗前,城市的霓虹在他身后拉出长长的影子。办公桌上的水晶镇纸依旧压着那张浅黄色的便签,旁边散落着几张打印出来的设计稿——都是苏晚的作品。
“陆总,这是整理好的调查清单。”秦峰将平板递过去,“分为四个部分:苏晚的专业背景、设计作品时间线、林薇薇疑似抄袭对比、以及苏晚的现状分析。”
陆时砚接过平板,指尖在屏幕上滑动。第一部分是苏晚的大学成绩单和课程表,红色批注格外显眼:“《传统纹样研究》92分,全系第一”“《立体剪裁》作业被选为优秀案例”“毕业设计评分A+,但因材料争议未参展”。
“全系第一?”陆时砚挑眉,目光停在“传统纹样研究”那一行。他想起苏晚设计里的云纹和玉兰,原来不是偶然。
“是的,”秦峰补充道,“她的专业课老师说,苏晚对传统纹样的理解远超同龄人,能把商周青铜器上的饕餮纹改成现代服饰图案,当时想推荐她去法国深造,但她父亲突然破产,没能成行。”
陆时砚的指尖顿了顿,划过“破产”两个字。下一页是苏晚的设计时间线,最早的记录是四年前的高中速写本,画着各式各样的旗袍,旁边标着“外婆的旧衣服”。最新的一条,是三天前在医院画的“破岩”系列草图,右下角标着“咖啡渣+铁锈色颜料,模拟岩石肌理”。
时间线旁边,是林薇薇的设计轨迹。两条线在大三那年开始交汇,林薇薇发布的第一款“原创”丝巾,图案与苏晚的课堂作业几乎一致,只是把苏晚设计里的水墨风格改成了艳丽的撞色。
“这里有个细节,”秦峰指着对比图,“苏晚的设计稿里,所有的玉兰花瓣都是十三片,她说是外婆教的,取‘一生顺遂’的意思。林薇薇抄的时候没注意,有时候画十二片,有时候画十四片。”
陆时砚的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弧度,带着点嘲讽。连抄袭都抄不明白,这就是赵氏集团捧的“新锐设计师”?
他继续往下翻,到了苏晚的现状分析部分。秦峰做得很细致,附了医院的催款单照片、出租屋的水电缴费记录,甚至还有她在布料市场捡边角料的监控截图。最触目的是一张超市购物小票,日期是昨天,上面只有三样东西:打折的大米、最便宜的速食面、还有一支快用完的铅笔。
“她昨天刚把最后一点积蓄交了住院费,”秦峰的声音放低了些,“房东说她已经欠了两个月房租,再交不上就要被赶出去了。”
办公室里陷入沉默,只有平板屏幕的光映在陆时砚脸上。他想起苏晚在电梯里攥着文件袋的样子,指节泛白,却还是挺直了背;想起她在走廊里说“在不完美里生长的力量”,眼睛亮得像淬了火。
这样一个人,怎么会落到连铅笔都要省着用的地步?
“林薇薇那边呢?”陆时砚突然问。
“查到她大三时借过苏晚的设计稿,说是‘参考一下’,后来苏晚发现她偷偷扫描存档,吵过一架,之后就不怎么来往了。”秦峰调出聊天记录截图,“这是她们的微信对话,林薇薇说‘晚晚你太天真了,设计稿藏着有什么用?没人脉永远出不了头’。”
陆时砚的指尖在“没人脉”三个字上用力点了点,屏幕上泛起涟漪。他想起自己刚接手陆氏时,那些叔伯也说过类似的话:“毛头小子懂什么?没有我们扶持,你撑不过三个月。”
“把这份清单发给法务部,”陆时砚关掉平板,语气恢复了平静,“另外,让财务准备一笔钱,以‘陆氏公益基金’的名义,匿名捐给市一院心外科,指定用于苏母的治疗。”
秦峰愣了一下:“陆总,这不符合流程……”
“按我说的做。”陆时砚打断他,目光落在桌上苏晚的设计稿上,“备注里写‘资助具有潜力的青年设计师家属’。”
秦峰明白了。陆总这是既想帮苏晚,又想保全她的尊严。他点点头,转身准备离开。
“等等。”陆时砚叫住他,“把苏晚大学时的获奖证书,找出来裱好,送到我办公室。”
秦峰心里一动。他们这位有洁癖、从不摆无关物品的陆总,要在办公室挂一个二本院校的获奖证书?
走出办公室时,秦峰回头看了一眼。陆时砚正拿起苏晚的设计稿,对着灯光仔细看,指尖轻轻拂过那些用廉价铅笔勾勒的线条,像是在触摸一件稀世珍宝。
夜色渐深,医院的走廊里,苏晚正借着应急灯的光改设计。手机在口袋里震动,是护士发来的消息:“苏小姐,你母亲的治疗费用有人匿名资助了,后续不用再担心费用问题。”
苏晚愣住了,反复看了三遍消息,眼眶突然热了。她不知道是谁帮了她,只觉得压在心头的巨石突然消失了。她低头看向草稿本上的玉兰,十三片花瓣在昏暗的光线下,仿佛真的绽放出了微光。
顶层办公室里,陆时砚将那份调查清单设为加密文件,密码是苏晚的生日。他拿起外套准备离开,目光扫过办公桌,最终落在那个空荡荡的证书框上——那里很快会填上苏晚被埋没的荣耀。
他知道,这张清单只是开始。属于苏晚的光芒,不该被尘埃掩盖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