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刚爬上窗台,苏晚的手机就震了震。是陈瑶发来的截图,林薇薇的朋友圈又更新了——九宫格照片里,她穿着高定礼服站在赵氏集团的展厅中央,身后是“晨曦”系列的巨幅海报,配文:“感谢赵总支持,非遗传承需要更多年轻人的坚持”
截图里,林薇薇的左手戴着枚鸽子蛋钻戒,无名指上缠着根红绳,隐约露出“天宇”二字的纹身。陈瑶在旁边批注:“刚查了,这礼服是租的,钻戒是高仿,也就纹身是真的——怕赵天宇甩了她。”
苏晚放下手机,继续在创作日志上记录:“8月15日,盘扣试穿第三次调整,银线锁边需加0.3cm,增强耐磨性。”笔尖划过纸面,留下清晰的痕迹,像她此刻平静的心情。
林薇薇的朋友圈像部精心编排的连续剧。上午十点,是她和“非遗传承人”的合影——照片里的老人眼神躲闪,袖口还沾着机器油,陈瑶认出那是赵氏工厂的退休机修工。配文:“向李师傅请教盘扣技艺,传统工艺需要耐心打磨”
中午十二点,更新了段小视频:赵天宇单膝跪地,给她戴上条梵克雅宝项链,背景是挤满记者的发布会现场。“谢谢天宇的惊喜,说要把‘晨曦’系列推向国际~”视频里,林薇薇的笑声尖锐,项链的搭扣没扣紧,在颈间晃荡。
“太恶心了。”陈瑶的语音带着怒气,“我三姨夫说,那个所谓的‘非遗传承人’根本不会盘扣,是林薇薇给了他五千块钱让他配合演戏。还有那个发布会,就是租了个场地,请了些水军记者。”
苏晚翻到创作日志里的旧照片:大三那年,林薇薇也是这样,在朋友圈发她和系主任的合影,配文“获推荐参加国际比赛”,后来才知道,那是她偷了苏晚的设计稿换来的机会。
下午三点,林薇薇的朋友圈又多了条动态,是张设计手稿的局部特写,缠枝纹歪歪扭扭,却特意标了“原创手稿,禁止盗用”。她还在评论区回复粉丝:“有些同行总喜欢模仿我,可惜画虎不成反类犬呢”
这条动态精准地出现在苏晚的共同好友列表里。苏晚认出那是林薇薇偷拍的她的废稿,只是把玉兰花改成了月季,连她故意画错的节点都抄了过去。
“需要我帮你怼回去吗?”陈瑶发来消息,“我这边有她找工厂批量做盘扣的证据,还有她跟助理吐槽‘苏晚太蠢’的录音。”
苏晚正给“光阴的补丁”旗袍钉标签,上面写着“面料:旧牛仔布、回收云锦,工艺:手工盘扣(双绕结),制作人:苏晚”。她拍下标签,发给陈瑶:“不用。”
傍晚,秦峰送来份快递,是本《中国传统盘扣技艺大全》,扉页有李教授的亲笔签名:“致苏晚:守艺者不语,成于细微。”夹在书里的还有张纸条,是陆时砚的字迹:“朋友圈的喧嚣,抵不过针脚的重量。”
苏晚把书放进帆布包,正好压在创作日志上。日志最新一页贴着张林薇薇朋友圈截图,她用红笔在缠枝纹的错误处画了个圈,批注:“抄袭时未理解纹样结构,导致受力点错误,盘扣易脱落。”
这时,林薇薇的微信来了条消息:“晚晚,明天有空吗?赵天宇帮我请了时尚杂志的编辑,想让你也来聊聊,多认识点人脉总是好的。”附带的定位是家高级会所,人均消费过千。
苏晚看着消息,想起母亲病房窗外的那棵老槐树,春天开花时不声不响,却香得很远。她回复:“不了,我要去布庄找块合适的里料。”
放下手机,她继续在灯下工作。缝纫机的嗡鸣声里,牛仔布和云锦渐渐融合,像把时光的碎片缝成完整的故事。朋友圈里的炫耀还在更新,林薇薇发了张和某明星的合影,配文:“明星都爱‘晨曦’,原创的力量”
苏晚对着镜子试穿旗袍,领口的缠花针在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她知道,林薇薇的朋友圈就像层镀金的纸,看着华丽,一戳就破。而真正的设计,像她指尖的针脚,藏在布料深处,沉默却坚定。
夜深时,陈瑶发来条消息,是她刚截的屏:林薇薇的朋友圈有条新评论,来自个陌生账号,内容是“盘扣的双绕结工艺很棒,可惜针脚间距错了,容易松脱”。账号头像是朵玉兰花,和苏晚帆布包上的图案一样。
苏晚看着那条评论,嘴角弯了弯。她关掉手机,在创作日志的最后写道:“真正的光芒,不用发在朋友圈里。”
窗外的月光落在旗袍的靛蓝印花布上,像撒了把安静的星子。林薇薇的朋友圈还在刷新,而苏晚的战衣,已经备好。决赛的舞台上,所有的炫耀都会显形,只有实力,能站得住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