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设计师,早啊。”
一个略显生疏的声音自身后响起。苏晚转身,看到负责面料采购的张姐端着两杯咖啡站在桌旁,脸上带着点不自然的笑意。她之前总说“年轻人太急功近利”,好几次在会议上故意刁难苏晚的方案。
“张姐早。”苏晚礼貌地点头。
张姐把其中一杯咖啡推过来,杯壁上还印着小小的冰裂纹图案:“看你最近总熬夜,昨天路过街角那家手冲店,想着你可能喜欢这个。”她的指尖在杯沿轻轻摩挲,“之前……是我对工艺不太懂,说了些外行话,你别往心里去。”
咖啡杯的温度透过指尖传来,带着恰到好处的暖意。苏晚看着杯面上细腻的奶泡,忽然想起刚入职时,自己抱着面料样本去请教,张姐连眼皮都没抬的样子。
“谢谢张姐。”她接过咖啡,指尖不小心碰到对方的手,张姐像被烫到似的缩了缩,脸上泛起一丝红晕。
“应该的,应该的。”张姐摆摆手,转身时脚步都轻快了些,走到自己工位时,还偷偷回头看了一眼。
这一幕落在李娜眼里,她凑过来低声笑:“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张姐可是出了名的‘铁面判官’,上次王设计师想请她帮忙找特殊面料,被她怼得下不来台。”
苏晚抿了口咖啡,微苦的香气里带着淡淡的焦糖味,确实是她喜欢的口味。她望着看板上密密麻麻的工艺参数,轻声道:“可能是冰裂纹系列的面料确实让她改观了吧。”
“才不是。”李娜戳了戳她的胳膊,“是你让大家知道,好的设计真能让公司翻身。昨天股价涨了之后,好几个老员工都说,总算不用担惊受怕被赵氏收购了。”
正说着,小林抱着一摞面料样本跑进来,脸上红扑扑的:“苏设计师,你要的桑蚕丝样本到了!王师傅说这种织法比之前的更挺括,适合做恒通追加的冬季制服。”
样本里夹着一张便签,是王师傅苍劲的字迹:“丫头,这批料子加了百分之五的柞蚕丝,不容易勾丝,你放心用。”末尾还画了个小小的笑脸,跟他平日里严肃的样子判若两人。
苏晚拿起样本在阳光下翻看,蚕丝的光泽像流动的月光,冰裂纹的暗纹在光线下若隐若现。她忽然想起发布会后台那道诡异的勾痕,以及陆时砚后来发来的消息,指尖在面料上轻轻按压,若有所思。
“在想什么呢?”李娜递过来一份文件,“这是法国那边发来的补充协议,他们同意把独家代理改成合作开发,说是尊重你的设计主权。”
苏晚翻开协议,看到“设计师拥有最终修改权”那一条时,笔尖顿了顿。她想起张总监说的“陆氏面料供应商报价低五个点”,忽然明白,有些支持从来不是轰轰烈烈的姿态,而是在这些看不见的细节里,为她扫清了障碍。
“先放着吧。”苏晚把协议推到一边,拿起笔在工艺表上标注,“恒通的冬季制服要加内衬,让工厂先打三个样版,用不同厚度的真丝棉试试。”
整个上午,设计部都浸在一种忙碌又融洽的氛围里。有人拿着面料样本过来请教苏晚的意见,有人主动把整理好的供应商资料送过来,连之前总爱阴阳怪气的王姐,都跑来问能不能加入制服项目组。
“苏设计师,你看我负责尺寸标准化怎么样?我之前做过三年的版型校对。”王姐把自己的工作履历递过来,眼神里带着明显的期待。
苏晚看着履历上那些详细的尺寸数据,忽然笑了:“正好需要有人把关版型,王姐要是有空,我们下午开个会讨论一下?”
王姐眼睛一亮,连连点头:“有空有空!我这就去整理之前的案例!”
午休时,苏晚端着咖啡走到窗边,看着楼下穿梭的人群。手机在口袋里轻轻震动了一下,她以为是陈瑶发来的消息,掏出来却愣住——屏幕上是一张照片,陆氏总部大楼的落地窗外,正对着风尚设计公司的方向,照片里还能隐约看到设计部的灯光。
发件人是个陌生号码,只有一行字:“咖啡不错。”
苏晚的心跳漏了一拍。她抬头望向金融区的方向,那栋最高的玻璃幕墙大楼在阳光下闪着冷光,像那个总是不动声色的男人。她指尖在屏幕上悬了很久,最终还是按灭了屏幕,把手机放回口袋。
转身时,正好撞上拿着空咖啡杯的张姐。对方看到她微红的耳根,忽然笑了:“那家手冲店的老板说,常有人特意让他做这种带冰裂纹的杯子,原来是你们设计师的小心思啊。”
下午的会议开得很顺利。王姐果然对版型了如指掌,提出的几个修改意见正好解决了苏晚之前担心的“活动受限”问题。散会时,她主动说:“苏设计师,晚上我整理好数据发给你,有不懂的地方,我随时过来请教。”
“叫我苏晚就好。”苏晚笑着说。
“那你也叫我王姐。”王姐的笑容终于变得自然,眼角的细纹里都带着真诚。
夕阳西下时,苏晚看着看板上日渐完善的生产计划,端起那杯早已凉透的咖啡。杯底的奶泡已经沉淀,却在杯壁上留下了一圈淡淡的印记,像极了她此刻的心境——那些曾经的质疑与刁难,终究会被实力磨成温润的痕迹,而她要做的,就是继续专注于眼前的针线,绣出更辽阔的天地。
手机再次震动时,她以为又是那个陌生号码,低头却看到是秦峰发来的消息,只有一个定位,是陆家嘴那家以创意甜品闻名的餐厅。
紧跟着,另一条消息跳出来,来自那个熟悉的号码:“忙完了吗?”
苏晚望着窗外渐渐亮起的华灯,指尖在屏幕上轻轻敲击,第一次没有用“陆总”这个称呼,只回了两个字:“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