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总监,这组‘城市印记’的最终样品出来了。”助理小陈抱着文件夹走进来,语气里难掩兴奋,“打版房的师傅说,从没见过这么鲜活的设计。”
苏晚拿起外套翻看内衬,那里缝着一块巴掌大的老绣片——是她上周在旧货市场淘来的,边缘已经泛黄,上面绣着褪色的电车图案,针脚歪歪扭扭,却透着一股热腾腾的市井气。
“就用这个做系列主题。”她在设计图上圈出绣片的位置,笔尖划过纸面发出沙沙声,“把申城的老街道、旧电车、巷口的梧桐树都融进去,但不能直白,要用刺绣的肌理感说话。”
小陈看着设计图上的批注,忽然指着其中一页:“这里的盘扣样式……是不是参考了苗族的银饰?”
“嗯。”苏晚点头,眼里闪着笑意,“李婆婆教我的基础纹样,我改了比例,更适合现代服装的线条。”她顿了顿,指尖点在图纸上,“你看这里,把传统的‘万’字纹拆开,变成电车轨道的形状,是不是很有趣?”
小陈凑近了看,果然发现盘扣的弧度里藏着细微的折线,像极了老地图上蜿蜒的铁轨。“太妙了!这要是做出来,肯定能火。”
“先别高兴太早。”苏晚放下外套,语气恢复了冷静,“去通知团队,十分钟后开方案确认会。”
会议室里,气氛却有些微妙。设计部的老员工张姐推了推眼镜,看着投影上的设计图,眉头紧锁:“苏总监,不是我泼冷水,这种老掉牙的绣片和现代剪裁放在一起,会不会太突兀?年轻人现在都喜欢极简风。”
“突兀才好。”苏晚打开笔记本,展示她收集的素材照片——弄堂里晾着的蓝布衫、老邮局门口的铜信箱、街角修鞋摊的缝纫机,“这些‘突兀’的细节,才是申城最鲜活的灵魂。我们做的不是快消品,是能让人记住的设计。”
“可生产线跟不上啊。”生产部的负责人敲着桌子,“这种手工刺绣太费时间,首批至少要推迟半个月交货。”
苏晚早有准备,她点开另一个文件:“我算了成本,这组系列用百分之三十的机绣打底,关键位置用老绣片拼接,既能保证效率,又能留住手工的温度。”她抬头看向众人,目光坚定,“而且我申请了‘非遗创新’专项补贴,能覆盖额外的手工费用。”
“我支持苏总监。”她忽然开口,语气里带着一丝动容,“我们确实该做点不一样的东西了。”
苏晚的嘴角微微上扬。这是她晋升项目负责人后第一次主导系列设计,团队里难免有质疑的声音,但她相信这些带着烟火气的设计,能戳中人心最软的地方。
“既然大家没意见,”她合上笔记本,声音清亮,“明天开始打版,首批限量五百件,主打线上预售。”
散会后,苏晚留在会议室整理文件,手机忽然震动起来。是陈瑶发来的视频,背景是她的甜品店,柜台上摆着刚出炉的蝴蝶酥。
“姐妹,你的‘城市印记’系列什么时候上?我预定十件送客户!”陈瑶举着手机转了个圈,“上次你给我看的那个电车图案外套,我妈都吵着要一件。”
苏晚被她逗笑:“还没定呢,不过样品出来了,回头给你留一件。”
“那我可等着!”陈瑶挤了挤眼睛,“对了,昨晚陆总送你回家后,没发生点什么?”
苏晚的脸颊微微发烫,嗔道:“别胡说,就是普通朋友。”
“普通朋友会给你找绝版缝纫机?普通朋友会连夜给你找老熨斗?”陈瑶啧啧两声,“姐妹,醒醒吧,那眼神都快拉丝了。”
挂了电话,苏晚的心跳还没平复。她走到窗边,看着楼下川流不息的车流,忽然想起昨晚陆时砚替她拂去发梢木屑的瞬间,指尖的温度仿佛还留在皮肤上。
“在想什么?”
身后传来熟悉的声音,苏晚回头,看见陆时砚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一个牛皮纸包。晨光落在他肩上,将黑色西装染成了暖金色。
“陆总?你怎么来了?”
“刚好路过,秦峰说你们在开方案会。”他走进来,把纸包放在桌上,“顾老让我转交给你的,说是他年轻时收藏的老绣片,或许能给你点灵感。”
苏晚打开纸包,里面是十几块不同纹样的绣片,有鸳鸯戏水,有梅兰竹菊,最底下一块是孩童放风筝的图案,针脚稚嫩,却充满生气。
“顾老他……”苏晚的眼眶有些发热,这些绣片一看就很珍贵,绝非普通物件。
“他说你比他更懂怎么让这些老东西活起来。”陆时砚的目光落在样品架上的外套,“‘城市印记’?名字不错。”
“你怎么知道?”
“秦峰汇报的。”他说得轻描淡写,仿佛只是随口一提,“预售链接做好了吗?我让陆氏的员工都去支持一下。”
苏晚又气又笑:“不用这么夸张,我们自己能行。”
“不是夸张。”陆时砚看着她,眼神认真,“好的设计,值得被更多人看到。”
他的目光太过灼热,苏晚连忙移开视线,假装研究绣片:“谢谢你和顾老。”
“应该的。”陆时砚的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忽然说,“晚上有空吗?我知道有家私房菜,老板的爷爷是老裁缝,或许能给你点启发。”
苏晚的心猛地一跳,抬头对上他的目光。窗外的阳光正好,他的睫毛在眼下投下浅浅的阴影,眼神里带着期待,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好。”她听见自己说。
陆时砚的嘴角瞬间扬起一个温柔的弧度,像冰雪初融的湖面:“那我晚上来接你。”
他离开后,苏晚拿起那块孩童放风筝的绣片,指尖轻轻抚摸着上面的丝线。阳光透过窗户落在绣片上,那些褪色的色彩仿佛重新活了过来,像极了她此刻雀跃的心情。
她走到样品架前,看着那件靛蓝色的外套,忽然有了新的灵感。她拿起笔,在设计图上添了几笔——在外套的内侧绣上一行小字:“此心安处是吾乡”。
或许,这就是“城市印记”真正的含义。不只是记录街道与建筑,更是记录那些让人心安的瞬间,那些藏在时光里的温暖。
下午,预售链接上线时,苏晚正在打版房和师傅沟通细节。小陈气喘吁吁地跑进来,手里拿着手机,屏幕上的预售页面显示“已售罄”。
“苏总监,卖完了!五百件,三分钟就卖完了!”
苏晚愣了一下,随即笑了。她走到样品架前,轻轻抚摸着那件外套,仿佛能感受到无数人透过屏幕传递过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