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檄净坛猪》这封针对神仙行为的檄文很快流转到《天庭晚报》风闻部。下界这类文章通常极少,大多数是歌功颂德类文章,已经把编辑们看得每看到下界来的文章,扫一眼就丢在一边,这篇文章不但文采斐然,且是指出神佛过失的,而且被批判的猪悟能已不在纯粹的天庭诸神仙系列,编辑们于是一字未动,直接将此稿原文刊发。这期晚报就因为这一篇文章一改往日发行量,加印了几次。 猪悟能得知此事后暴跳如雷,当即托梦给长安城的儿子猪达能,让他立即干掉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王勃,且不能让任何人知道是他让干的。猪达能思考再三,决定派人间天堂的玉娘,请她去找“杀死”曹达的王勃报仇。过了几日,因无玉娘消息,担心会有闪失,遂另派了杀手,前往洪州,借这次征文大赛之机,去“捞”一次王勃这条不知沉到哪里的大鱼! 王勃竟然上钩了。
洪州城外的枫林染上一层血色,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波。王勃勒马驻足,望着远处巍峨的滕王阁,青灰色的飞檐在暮色中若隐若现,宛如一头蛰伏的巨兽。三日前,他在驿站听说洪州都督阎伯屿要举办征文大赛,头名可得重赏,更可名扬天下。
王勃心中隐隐不安。自逃离长安以来,他一直在躲避猪达能的追杀。这位人间天堂的老板,不仅是长安城最大的青楼之主,更是天蓬元帅猪刚鬣的凡间血脉。王勃深知,猪达能绝不会放过他,尤其是他手中握有猪达能杀害曹达,并利用蛊惑之术引诱良家女子的证据。
\"公子且慢。\"路旁茶肆里,一个戴着斗笠的老者突然开口,声音沙哑却带着几分急切。王勃勒马回头,见老者正用浑浊的眼睛盯着他,手中捧着一碗热气腾腾的茶。
\"这滕王阁重修不过月余,阎都督就急着办赛,未免太过蹊跷。\"老者低声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警惕,\"听闻长安城最大青楼人间天堂里的头牌名唤玉娘,半月前就到了洪州。\"
王勃心头一紧。他当然记得玉娘,那个在平康坊以一曲《清平调》名动京城的女子。她的琴声如泣如诉,曾让无数文人墨客为之倾倒。更让王勃记忆深刻的是,她是曹达的情人。而曹达,曾是沛王府的官奴,因死在了他在虢州住处,虢州都督以窝藏阴谋参与叛逆之徒并杀人灭口为名将他判了斩监候。
入夜,王勃在客栈挑灯夜读。窗外的月光洒在案头,映照出他略显疲惫的面容。忽然,一阵香风袭来,烛火摇曳间,一道倩影已立在案前。王勃抬头,只见玉娘依旧穿着那袭月白色襦裙,只是眉眼间多了几分憔悴。
\"王公子,\"玉娘轻声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阎都督已与猪达能勾结,此次征文实为引你现身。\"
王勃心中一凛,目光落在玉娘腕间那道新鲜的鞭痕上。玉娘察觉到他的视线,下意识地将袖子往下拉了拉,却掩不住眼中的痛苦。
“曹达之死另有隐情,”玉娘的声音更加低沉,“猪达能才是陷害你们的真凶,这次他又挑拨你我,言之凿凿地告诉我,你杀了曹达,上次咱们匆匆一见,又经过我最近在京城多方打听,他姓猪的才是真凶!”
王勃握紧拳头,指甲深深嵌入掌心。他早该想到,曹达的死绝非偶然。玉娘继续说道:\"猪达能此次派我来洪州,名义上是陪侍阎都督,实则是为了监视你。他早已布下天罗地网,只等你自投罗网。我是他们用来麻痹你,并乘你放松之机,神不知鬼不觉的杀掉你。\"
话音未落,窗外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玉娘脸色一变,迅速翻窗离去,只在案上留下一方绣着并蒂莲的帕子。王勃拿起帕子,发现角落处绣着一行小字:\"小心阎伯屿,他已被猪达能收买。\"
次日,滕王阁上人头攒动,文人墨客齐聚一堂。阎伯屿高坐主位,脸上挂着官场格式化的笑容。王勃站在人群中,目光扫过四周,发现大家都在用异样的眼光看着他。尤其那位被文人雅士们众星捧月般围在中间的吴子章,对王勃的出现更是充满敌意。他甚至前来敬酒时,故意将黄酒倒在王勃身上。王勃身上的酒味一直没有消去。 “一个酒鬼!杀人恶魔!”有人故意起哄。 换成他人,或许会离席拂袖而去。王勃偏不,越是这样,他越要参赛到底,已经到过鬼门关的他,什么都不在乎了,他坚持参赛,不惧开罪这里的主人,也不想给那些宵小之徒扬名立万的任何机会。 吴子章对他的大名早有耳闻,可他即使笔力遒劲,文章超群,他此次来洪州搅局也只能生着来,死着去,到时候,王勃文章若真的如传闻那样超出众人,定会被诸多评委一致判定是抄袭他吴子章的。
吴子章在洪州亦非等闲之辈,浪得虚名!
轮到王勃上场时,他深吸一口气,提笔挥毫。当他写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阁中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被这绝妙的文采所震撼,就连阎伯屿也不得不承认,王勃的文章堪称绝世佳作。
\"王勃拔得头筹,桂冠当属于他!\"阎伯屿尽管不情愿,众目睽睽之下不得不高声宣布,脸上却闪过一丝阴狠。他知道,绝不会允许王勃活着离开洪州。
是夜,王勃正在房中收拾行装,忽然听见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他警觉地握紧佩剑,却见玉娘推门而入,脸上满是焦急。
\"快走!你快到另外住处。\"玉娘急促地说道,\"猪达能派来的杀手很快就到洪州,我在这里先稳住他们\"说罢,她解下腰间玉佩,猛地掷向窗外。玉佩落地发出清脆的声响,引得暗处的监视者纷纷追去。
王勃不敢再耽搁,他朝玉娘深鞠一躬,带着行囊转身匆匆离开房间。情急之下,他把一块蜀锦帕子塞给了她。帕子上绣着: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子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