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庭学院的结业季,云霞似火,将讲经殿的琉璃瓦映得熠熠生辉。太白金星端坐在案前,面前摊着两份截然不同的策论,一份是西海龙王太子摩昂的《瑶池颂?学院兴贤赋》,用的是华贵的鲛绡,金粉书写,熠熠夺目;另一份则是王勃的《论天庭学院治弊疏》,雪浪纸上的墨字刚劲有力,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气势 。
太白金星先展开了摩昂的赋,开篇“盖闻天庭立极,玉宇澄明,玉帝垂衣而万类昭苏;学院开襟,仙才蔚起,太白执铎而千灯共耀”,气势恢宏,辞藻华丽,他微微点头,眼中流露出一丝欣慰。再往下读,“观夫学院之境,恍若天开画图:琪花夹道,承露而绽四时之艳;灵泉绕阶,漱石而鸣九皋之清”,摩昂将学院的美景描绘得如诗如画,太白金星仿佛又看到了学院那生机勃勃的景象,讲经殿上自己讲学的场景也浮现在眼前。
“此子文笔倒是不错,对学院和天庭的赞美也是出自真心。”太白金星喃喃自语。但当读到“昔者瀛洲旱魃为患,陛下遣臣父布雨解悬;近日学院革新考制,陛下设‘登仙榜’以励实绩”时,他的眉头微微皱了起来。这几句虽在歌颂玉帝的功绩和学院的改革,可太白金星总觉得少了些什么,过于流于表面,没有深入探讨背后的意义和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接着,他展开王勃的《论天庭学院治弊疏》,刚看开头“夫天庭学院者,育仙之圣地也,当如昆仑之峙,纳百川而正流;若北斗之悬,照八极而明道。然迩来观之,其治弊若沸汤止沸,扬汤而不抽薪;犹病入膏肓,攻表而忘固本,此诚可叹也!”,太白金星的眼神就变得凝重起来。
“这孩子,倒是敢说。”太白金星轻声说道,语气中既有惊讶,也有一丝赞赏。看到“昔者蟠桃园盗案既发,诸生摩昂、吕不韦之流,盗桃而惧罚,乃建蟠桃二园以塞责。夫园囿之建,美其名曰‘供学员休赏’,实则以土木之工掩盗跖之行,以皮表之饰蔽制度之失”,太白金星的脸色变得有些难看。这桩事他自然清楚,当初建蟠桃二园,本想着平息事端,没想到被王勃一针见血地指出是在掩盖问题。这篇文章,等于变相举报啊。这能拿给玉帝看吗?
“若不整肃校规以明是非,不严惩首恶以正风纪,不兴修德业以化人心,而但以‘建园’‘贬谪’等权宜之策敷衍塞责,则犹抱薪救火,火必愈炽;凿河止水,水必愈涌。”读到此处,太白金星陷入了沉思,王勃所言句句在理,学院如今确实存在着诸多问题,只是一直被表面的繁荣所掩盖。
如果不把这篇文章拿给玉帝看,除了这初次办学的过失之外,自己又多了一个掩饰眚谬之责啊。这个问题必须得正视,无论如何,摩昂、吕不韦、猪全能变通性地建了蟠桃二园,也可以有效避免未来的学院生员们再起盗桃之心,功绩还是有的。而且建蟠桃二园,具体负责开发建设的是牛郎和左小右,当初让牛郎这位憨厚之人参与进来,就是为了解决有朝一日,玉帝知道这件事后,也会一笑了之。
这两篇文章一块送去,而且还要亲自送去。只有这样做,才能证明在建蟠桃二园这个问题是正大光明的,王勃写的也只是一孔之见。太白金星带着这两份策论,前往通明殿面见玉帝。黄门官急忙向玉帝通报,不多时,玉帝下旨召见。
“陛下,这是天庭学院首期学员的结业策论,其中摩昂和王勃的文章颇为精进,特呈陛下御览。”太白金星恭敬地呈上两份策论。
玉帝先拿起摩昂的《瑶池颂?学院兴贤赋》,缓缓读了起来。“文采斐然,对天庭和学院的赞美也恰如其分。”玉帝微笑着说道,“摩昂这孩子,倒是懂得感恩,对朕的功绩和学院的发展都看在眼里。”但玉帝毕竟圣明,很快就察觉到了文章的不足之处,“不过,这文章虽美,却少了些对实际问题的思考,只看到了表面的繁荣。”
接着,玉帝展开王勃的《论天庭学院治弊疏》。刚开始读,玉帝的脸色就变得严肃起来。“这王勃,胆子可真不小。”玉帝的声音低沉,听不出喜怒。读到“学院素日疏于德行之教,纵其趋炎附势之心;宽于规训之责,长其侥幸苟且之习”时,玉帝微微点头,“此子看得透彻,学院的问题确实存在已久,是该好好整顿一番了。”
读完之后,玉帝将两份策论放在案头,陷入了长时间的思考。良久,他开口说道:“李卿,摩昂的文章虽美,但如空中楼阁,缺乏根基;王勃的文章虽言辞激烈,但切中要害。如果两个人的文章以十分计为满分的话,摩昂的可得七分,王勃的至少九分以上。”
“陛下圣明!”
玉帝摆了摆手,说:“我对他们的文章也只是一孔之见,培养人才要不拘一格,我不给天庭学院定条条框框,极少干预学院任务的道理就是在这。凡间的那种科举制度有他一定优越性,听说,还被如来给引过去了,但是否尊重了那些有个性的人才崭露头角未来即可知晓。天庭学院是我天庭培养人才的重要之地,如今既有繁荣之象,也有隐忧。首期学员毕业后,摩昂可任学院礼官,作你的助手,让他在礼仪教化方面发挥所长,同时也能让他多接触实际事务,增长见识;王勃到天庭学院前委任他的是天河那里的天虢将军,让他去那里历练历练吧!另外,这两篇文章你拿回去,王勃的那一篇你可酌情处理。”
“臣遵旨。”太白金星领命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