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午后,阳光透过稀疏的枝叶,在书房的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林晏清正核对“手工小组”呈报上来的第一批坐垫样品用料清单,却发现与之前库房拨付的记录有些微出入。她让丫鬟去库房取原始单据来核对,这一来一回,竟花了小半个时辰。
“怎么这么久?”林晏清看着气喘吁吁跑回来的丫鬟,不禁问道。
丫鬟平复了下呼吸,回道:“郡主,库房的李管事找了好一会儿才找到那张单子,说是前几日归档时,与其他几份不太相干的文书混在了一处。”
林晏清接过那张有些皱巴巴的单据,看着上面模糊的墨迹和简陋的记载,眉头微蹙。这让她想起了之前看账册时的混乱感。看来,王府内部的信息传递和文书管理,也存在效率问题。
她拿着那张单据,去找萧煜。萧煜正在批阅几份从京郊大营送来的军务文书,见她进来,便放下了笔。
“王爷,你看这个。”林晏清将坐垫用料单据和库房拨付记录并排放在书案上,“就这么一件小事,核对起来却如此费周折。若是军国大事,信息传递也这般迟缓或者容易出错,岂不误事?”
萧煜看了看那两张格式不一、记载简略的单据,又看了看自己案头那些格式相对统一、条理清晰的军报,立刻明白了她的意思。军中文书往来,自有其严格的格式和传递流程,以确保效率和准确。而王府内务的文书管理,显然还停留在比较随意的阶段。
“你有何想法?”萧煜问道,知道他的小王妃定然又有了主意。
林晏清拿起炭笔,在一张白纸上画了起来:“王爷,我在想,咱们王府内部的各种请示、汇报、领用、记录,是不是也可以定一些简单的规矩?比如,不同类型的文书,用固定的格式来写。像领用物品,就必须有申请人、申请事由、申请物品及数量、批准人、发放人、领取时间这些基本项,一式两份,申请人和库房各执一份,方便核对。”
她开始勾勒“标准化表单”的雏形。
“再比如,文书传递也要有个流程。谁发出的,发给谁,经过哪些人确认或审批,最后归档到哪里,最好也能有个简单的记录,就像……就像军中传令,也需要记录接令时间和执行情况一样。”她引入了“流程追踪”的概念。
“还有归档,”林晏清指着那张皱巴巴的单据说,“各类文书办结后,应该按类型、按时间分门别类地存放好,贴上标签,注明事由和日期。这样日后查找起来,就不用像今天这样大海捞针了。”
她将现代办公中的“表单标准化”、“流程化管理”和“档案分类”理念,用最朴素的方式阐述出来。
萧煜听得极为认真。他深知信息传递的准确与效率,无论在战场还是朝堂,都至关重要。林晏清提出的这些方法,虽然针对的是王府内务,但其核心思想,与提高行政效率的道理是相通的。
“此法若能推行,不仅府中事务能更顺畅,于外界看来,王府亦是井井有条,规矩森严。”萧煜肯定道,“你可拟定细则,先在府中试行。”
得到支持,林晏清再次展现出她的行动力。她召集了王府各位管事,将自己的“文书改革”方案详细讲解。她设计了数种简单的标准表单模板:物品领用申请单、事项请示汇报单、日常巡查记录单等,规定了必填项目和书写格式。同时,明确了简单的文书流转路径,要求关键环节需有经手人签字或盖章确认,并规定了各类文书的归档方式和保管期限。
起初,管事们觉得有些麻烦,不如以往口头请示或者随意写个条子方便。但林晏清耐心解释,这样做虽然前期多花一点功夫,却能避免很多日后可能出现的推诿、遗忘和核对困难,长远来看是省时省力的。
她还让人制作了几个带有多层抽屉、贴有分类标签的档案柜,专门用于存放各类已办结的文书。
几天后,效果初显。一位管事需要查询上月修缮花园的人工和物料记录,按照新的归档方法,他很快就在标有“修缮类-秋季”的抽屉里找到了装订成册的完整记录,包括申请单、批复发出的指令、领料单和最后的验收记录,一应俱全,清晰无比。
“郡主,这新法子真是太管用了!”那管事激动地跑来汇报,“以往要找点旧账,得问好几个人,翻好几个地方,现在按着标签一找就着!”
其他管事也陆续感受到了新规矩带来的便利。文书格式统一,看起来清楚明白;流程明确,责任清晰,减少了扯皮;归档有序,查找便捷。整个王府的内务运转,仿佛上了一次润滑油,变得更加顺畅高效。
连萧煜也发现,如今他想了解府中某件庶务的进展情况,只需让管事按新格式呈报一份简要的“事项进度单”,便能一目了然,省去了许多询问和听冗长汇报的时间。
这日,林晏清看着花厅墙上那块“事务进度看板”上,各项任务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进,旁边新设的文书架上,各类表单归档整齐,心中充满了成就感。这就像是在一个复杂的模拟经营游戏里,终于建立起了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和任务追踪机制,那种一切尽在掌握的感觉,令人着迷。
萧煜走到她身边,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只见王府上下,从物资到人员,从计划到执行,都被她用一套套清晰的“规矩”梳理得明明白白。
“如今这王府,倒像是被你打造成了一座运转精密的……工坊。”萧煜找了个恰当的比喻,语气中带着赞赏。
林晏清闻言,转头对他嫣然一笑:“王爷不觉得,这样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挺好的吗?”
“甚好。”萧煜握住她的手,低声道。
小本本更新:
“ 由一次小小的单据核对延迟,触发对王府内部信息传递与文书管理效率的审视。
改革方案: 推行“文书管理三要素”——
设计并推行各类标准表单(领用、请示、记录等),统一格式,明确必填项。
规定文书流转路径,关键环节签字确认,实现责任追溯与过程可控。
建立分类档案柜,按类型、时间归档文书,便于检索与查阅。
王府内部信息传递效率显着提升,责任清晰,核对便捷,归档有序。获得管事Npc们从“嫌麻烦”到“真香”的转变!
王爷高度认可,评价王府如同“运转精密的工坊”,并感受到新系统带来的管理便利。战略眼光一如既往的精准!
再次验证“标准化”与“流程化”在提升组织运行效率方面的普适性。感觉像是为王府安装了一套原始的oA(办公自动化)系统!
巩固文书管理新规,监督执行情况。将“进度看板”与“文书系统”更紧密结合。享受信息畅通带来的管理愉悦感!”
放下炭笔,林晏清走到窗前,深深吸了一口秋日清冽的空气。看着庭院中被打理得井井有条的花草,再回想王府内部如今愈发顺畅的运转,她由衷地感到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