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塔下的告白,像一道温暖的光,驱散了盘踞在老宅上空最后一片阴霾。回程的路上,顾北琛依旧沉默,但那只紧紧握着苏复晴的手,干燥而稳定,传递着无声的承诺和力量。他们没有再多说什么,有些东西,一旦确认,便无需赘言。
然而,现实的分离也迫在眉睫。苏复晴的毕业创作采风期即将结束,江南的家,学校的毕业事宜,都在呼唤她回去。离别的日子,定在三天后。
这三天,是老宅三年来最像“家”的三天。顾北琛的话依然不多,但他的目光始终追随着苏复晴。他会陪她去镇上最后的几处古建写生,在她专注画画的间隙,为她拂去发梢的落雪。他会品尝她做的每一道菜,然后给出简短却真诚的评价:“咸了”或者“火候刚好”。夜晚,他们会在烧着暖炉的客厅里,各自做着自己的事——他看他的建筑图纸,她整理她的画稿,空气中流淌着一种静谧而安详的默契。
离别的前夜,顾北琛将一个深色的丝绒小盒推到苏复晴面前。
“打开看看。”
苏复晴依言打开,里面是一枚温润古朴的老玉,玉质不算顶级的剔透,却自带一种岁月沉淀的厚重感。玉石表面,清晰地刻着六条断开的阴爻,正是复卦的卦象。
“这是家里传下来的,”顾北琛的声音平和,“据说能护佑人回归正道,逢凶化吉。复卦的卦辞说,‘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
他拿起那枚玉,小心翼翼地系在苏复晴的脖颈上。微凉的玉石贴上她温热的皮肤,带着他指尖的温度。
“天地万物的循环,以七日为一个周期。苏复晴,”他凝视着她的眼睛,目光深邃而坚定,“给我七天时间。”
苏复晴握紧胸前的玉佩,冰凉的触感让她无比清醒,也无比安心。“你要做什么?”
“处理一些必须面对的事情。”他顿了顿,目光扫过这间承载了太多回忆的客厅,最终落回她脸上,“和过去,好好告个别。然后,干干净净、清清爽爽地,去江南找你。”
他没有说“等我”,他说“我去找你”。这是一种主动的奔赴,是复卦中“利有攸往”的践行。他不再是那个被动固守在悲伤里的男人,他选择了遵循规律,主动走向新的循环。
苏复晴的眼底涌上热意,她用力点头:“好。我等你……不,我在江南,准备迎接你。”
第二天,顾北琛送苏复晴去火车站。站台上,人流熙攘,告别的气息弥漫在寒冷的空气里。没有缠绵的拥抱,没有痛哭流涕,他们只是静静地看着彼此。
火车即将进站的汽笛声长鸣。
顾北琛伸出手,轻轻将她被风吹乱的一缕头发别到耳后,这个曾经引发风波的动作,此刻只剩下无尽的温柔。
“路上小心。”
“你也是。”
他俯身,在她光洁的额头上,印下一个郑重而温暖的吻。如同一个封印,也像一个开启。
苏复晴转身上了火车,找到靠窗的位置坐下。隔着玻璃,她看到顾北琛依旧站在原处,身姿挺拔如松,在北方冬日的萧瑟背景里,构成一幅让她心跳失序的画面。
火车缓缓启动,他的身影在视野中渐渐变小,却没有离开,直到变成一个模糊的黑点,最终消失在地平线。
苏复晴握紧胸前的复卦玉佩,望向窗外飞速后退的、渐渐染上南国绿意的田野。
火车向南,载着思念与承诺。
而他知道,在北国的那座老宅里,有一个男人,正在为他的人生,进行一场最为彻底的“扫除”与“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