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赐的声音》录制现场弥漫着无声的硝烟。陈楚坐在猩红导师椅上,指尖无意识敲击着扶手上的金属纹路。三天前盲选环节抢下李冉引发的舆论风暴尚未平息,#陈楚十年弯路承诺#仍挂在热搜尾巴上颤动,而此刻,第二轮竞演——改编对决环节的倒计时灯已在舞台边缘亮起刺目的红。
“陈老师,今天玩这么大?”华晨宇探身越过座位间隙,年轻的眼睛里燃着战意,“听说您抽到的是冷门老歌?”
陈楚将节目组递来的信封推至灯光下。泛黄的节目单上,《老巷》两个字像蒙尘的旧照片——上世纪八十年代民谣歌手张明生的代表作,沉浮乐坛四十载未曾翻红,旋律简单得近乎寡淡,歌词里尽是褪色的市井意象:青石板、煤炉烟、褪色春联。导播特意切了特写镜头,观众席响起一阵困惑的低语。
“冷灶才好添新柴。”陈楚收起信封,目光扫过备战区。李冉抱着膝盖蜷在阴影里,像只受惊的幼兽。三天前他一句“不走十年弯路”将她推向风口浪尖,此刻全网都在等着看这个被歌王钦点的“璞玉”何时碎裂。
备战室的白炽灯管嗡嗡作响。陈楚将《老巷》简谱摊在钢琴上,李冉盯着那几行单调的音符,指尖掐进掌心:“老师,这歌……太平了。”
“平?”陈楚忽然按下中央c键,琴弦震颤的余波在密闭空间里荡开,“听见没?最朴素的音,藏着最深的共振腔。”他抓起铅笔在谱纸背面疾书,墨迹如刀锋劈开空白,“原版是挽歌,我们把它改成重生记。”
凌晨三点,编曲软件的光标仍在跳动。陈楚推翻第四版编曲框架,李冉裹着毛毯蜷在沙发上,眼皮沉重却不肯闭。她看着男人撕下胶带,将几张谱纸粘成连绵的长卷,墨迹覆盖了原曲的工整小节线。
“这里,”陈楚忽然在间奏处画了个漩涡符号,“加一段电子脉冲音效,模拟老电视雪花屏的噪音。”
“可张明生老师是民谣……”
“时代在说话。”陈楚点击鼠标,一段失真的电流声刺破静谧,“五十年前他唱的是消失,今天我们唱的是——涅盘。”他拖出音轨图层,将采样自北京胡同的鸽哨声、香港庙街的麻将碰撞声、上海弄堂的吴语叫卖声叠进底噪。城市脉动在耳机里渐次苏醒,李冉突然坐直了身体。
对决前夜,风暴悄然登陆。
某八卦论坛凌晨突现热帖:《陈楚强改〈老巷〉惹原唱震怒!张明生:亵渎经典!》。配图是张明生工作室的严正声明截屏,措辞激烈。两小时后,微博娱乐号放出“独家内幕”:陈楚为炫技强行加入电子音效,节目组为保收视率放任胡来。
“陈老师,要不要联系张老沟通?”执行导演举着发烫的手机闯进排练室。
陈楚正调试最后一段唢呐采样,闻言头也不抬:“排好你的机位,其他不用管。”墙上的时钟指向四点十七分,他忽然扯下监听耳机,“李冉,唱最后一遍副歌。”
女孩深吸一口气开嗓,陈楚猛地打断:“停!你当这是KtV吗?”他抽出谱纸拍在架子上,“看这句歌词——‘煤炉熏黑的窗花又红了一轮’,红是动词!不是让你美声转音,是要把血咽下去再喷出来的劲头!”
李冉眼眶骤红,陈楚却已转身调起混音台。当黎明咬破夜幕时,女孩沙哑的嗓音终于裹挟着金属般的穿透力,撞碎了排练室的防噪玻璃。
聚光灯如银钉刺穿眼睑。陈楚坐在导师席,看着舞台中央缓缓升起的青砖黛瓦投影——那是三维建模复刻的北京胡同断面,墙皮剥落处却流淌着赛博朋克式的蓝色代码流。
主持人刻意提高音量:“陈楚导师对战韩磊老师战队!曲目:《老巷》原唱张明生,改编陈楚!”
韩磊战队派出的是摇滚老将郑钧。电吉他撕裂前奏,经典摇滚编排引发全场跺脚欢呼。郑钧撕裂的声线将原曲沧桑感放大十倍,观众席已有白发老人抬手拭泪。导播切给陈楚的镜头里,他闭目靠在椅背,嘴角却绷成冷硬的直线。
“稳了。”韩磊笑着对身边助理低语,弹幕疯狂滚动“姜还是老的辣”。
最后一记鼓槌砸落,郑钧在沸腾的声浪中张开双臂。主持人正要上台,全场灯光骤灭!
“电路故障?”观众席骚动起来。
黑暗深处,一记老式收音机调频的“滋啦”声刺破喧嚣。舞台中央突然垂直裂开缝隙,一束追光如利剑劈下,李冉素衣站在光柱中,怀抱褪色的木吉他。
没有乐队,没有和声。她指尖扫过琴弦,八十年代磁带机特有的底噪弥漫开来。第一句清唱如月光浮出云层:
“青石板路裂了缝\/春雨落进旧年冬……”
观众席的躁动瞬间冻结。这不是竞技场该有的声音——太赤裸,太脆弱,像褪色的家书在火苗边缘蜷曲。当人们还沉溺于怀旧时,背景墙的“砖瓦”突然崩解成像素颗粒!
“轰!”低音炮炸开的地动声里,电子脉冲如洪水冲垮堤坝!李冉的民谣吟唱瞬间被裹挟进奔腾的声浪中,琵琶轮指声与合成器音色绞缠升空,采样自古都的市井声喧哗着涌入。女孩单薄的身体在音浪中摇晃,歌声却陡然迸发出金属锋芒:
“煤炉熏黑的窗花——又红了一轮!”
最后那个“红”字撕裂沙哑,像带血的指甲抠进砖缝。就在此刻,舞台两侧全息投影轰然点亮!左侧是张明生1985年在胡同口弹唱的黑白影像,右侧是2025年同一地标的航拍——青瓦间穿梭着外卖骑手的荧光色,旧门墩旁立着共享单车,藤椅上的老人举着智能手机。
“这不可能……”韩磊失声。节目编导攥碎台本:陈楚竟拿到了张明生从未公开的演出影像!
琵琶轮指与电子音效厮杀到最高潮时,所有声响戛然而止。李冉喘息着扶住麦克风架,清唱出最后两句:
“推土机碾过老城根\/新枝捅破了旧晨昏——”
余音未散,她背后崩塌的砖墙投影里,一株全息构图的嫩芽正顶开碎石,叶脉中流淌着晶蓝的数据光。
死寂持续了整整五秒。
哗!掌声海啸般掀翻录影棚顶灯!导师席后方,白发苍苍的张明生颤巍巍站起,泪痕在追光灯下亮得刺眼。导播仓皇切换镜头,陈楚已大步跨上舞台,将几乎虚脱的李冉挡在身后。
“编曲署名写我,”他对着主镜头举起话筒,声压盖过鼎沸人声,“但歌魂是张老的。”他忽然侧身指向大屏幕,张明生年轻时的影像正定格在拨弦瞬间,“没有他守着这簇火种,我们拿什么点亮新时代?”
张明生被搀扶着上台时,陈楚已退入阴影。老人握住李冉的手哽咽难言,全场观众自发起立鼓掌。节目直播信号突然被切,画面跳出滚动字幕:实时收视率破5.7%,创网综史峰值!
庆功宴的香槟还未开启,陈楚在后台消防通道截住了唐骏。顶流偶像的妆发精致如玩偶,眼神却淬着毒:“买通节目组放老影像,很会营销啊?”
陈楚反手亮出手机邮件界面。张明生工作室的新声明置顶在各大平台:“授权书早在一周前签署,陈楚改出了我不敢想的格局。”邮件末尾附着老人手写的谱子照片,副歌段落被红笔圈出,批注是:“此处当有新生破土之声”。
“版权战好玩吗?”陈楚逼近一步,唐骏被通道冷风吹得发抖,“告诉你背后的人,法庭见。”
回休息室的走廊,欢呼声隔着门板闷闷传来。李冉被记者团团围住,女孩举着话筒语无伦次:“陈老师说……老歌不是标本,是种子……”陈楚驻足片刻,转身拐进暗处。手机屏幕亮起,楚门音乐工作室群聊炸出数百条贺电,置顶却是法务总监的紧急通报:
“前公司联合三家资本,在二十个论坛散布《老巷》编曲抄袭通稿。”
天台的风裹挟着城市轰鸣。陈楚拨通电话时,鸟巢方向的霓虹正割裂夜空:“启动b计划,放第一波创作手稿。”他俯瞰脚下翻滚的车灯流火,嘴角扬起冷冽弧度,“让他们看看,什么叫真正的点石成金。”
午夜热搜核爆:
#陈楚让张明生哭了# 爆!
#老巷核爆级改编# 爆!
#李冉破土新生# 热
#声生不息收视破纪录# 热
某知名乐评人凌晨发文:“陈楚掀翻了音综改编的牌桌——他用电子脉冲为老灵魂除颤,用全息投影为时代记忆造影。当张明生的泪落在李冉掌心时,我们目睹了华语乐坛最神圣的传承仪式。”
楚门工作室官微放出九宫格:褪色的五线谱纸上,《老巷》原谱被红蓝笔迹反复批注覆盖,最震撼的是终稿空白处,陈楚和张明生跨越四十年的字迹并列——
“推土机碾过老城根”(张明生,1983)
“新枝捅破了旧晨昏”(陈楚,2025)
转发量瞬间破十万。前公司的水军通稿如雪崩溃散,而此刻的陈楚,正将新谱子塞给排练室打盹的李冉。
“明天开始练这首,”他推开窗户,晨风卷着油墨香冲进来,“《破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