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邶凉王妃待百姓如子,对将士更是慈爱。她性格温和,多次施恩,军中许多人都曾受过她的恩惠。
现在机会来了,他们决心拿起武器,清算旧怨!
“如果母亲还在就好了,想必她在天上看到这一切,也会感到欣慰吧。”徐之虎轻声叹息,眼中泛起泪光,想起了母亲。
旁边的李明升见状,立刻将她揽入怀中,轻轻拍打她的肩膀安慰她。
“不必多想。一切终会结束,不管璃阳用什么手段,最终都会成为历史的一部分,消失在时间中。”
李明升语气平静,却充满力量。徐之虎听后重新振作,明白接下来的事情关系重大,也披上战甲,决心亲手为母亲**。
回想过去,邶凉对璃阳并不薄,这半壁江山都是徐家浴血奋战打下的,最后却险些家破人亡。这样的仇恨,唯有用鲜血来偿还!
高台上,肃杀之气弥漫四周。
徐霄一声令下,挥手之间,全军再次出发。
这支队伍不过十余万,却已是邶凉的全部家底。再加上早已在边境等候的十数万邶凉军队,邶凉几乎倾巢而出。
每个将士眼中没有一丝恐惧,目光如铁,意志坚定,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不破璃阳,绝不回头。他们朝着边境,朝着璃阳的方向进发。
大军正式出征。
沿途百姓纷纷站在路边送别,期盼徐霄等人凯旋而归。李明升等人也随军同行,将参与这场关系王朝命运的决战。
不久后,燕云十八骑与八部浮屠——这两支天启阁的精锐部队,也加入大军,助邶凉一臂之力。
如此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自然无法逃过各方势力的耳目。天下各路势力都在密切关注,沿途布满眼线,时刻关注战局动向。
邶凉军一动,消息迅速传开。
徐霄与李明升等人对此心知肚明,却并不掩饰。此事本就难以隐瞒,他们也不打算暗中行事。
这一次,是正大光明的复仇!
邶凉将与璃阳王朝展开一场生死之战!
此战,要么邶凉全军覆没,要么璃阳王朝彻底**!
没有第三种可能!
观望的探子们无不感慨:
“这一战必将载入九州史册,被后人铭记。”
“邶凉与璃阳之间的仇恨已深,已无转圜余地。即便三大王朝都派兵支援,邶凉仍执意开战,此战必成又一场惊世之战。”
“只是不知,最终谁会获胜。”
众人议论纷纷,随后陆续将消息传回各自所属势力。
他们已能清楚预见——
接下来……必将爆发一场影响九州百年甚至千年的旷世大战!
大秦王朝,咸阳宫内。
始皇嬴政端坐于高台帝位之上,玄黑龙袍上金龙栩栩如生,仿佛随时会腾空而起。
殿中,文武百官跪拜,满朝公卿皆仰视他的身影。
然而此刻,他眼中闪过一丝疑惑,甚至是惊讶,觉得眼前局势实在难以理解。
“没想到邶凉竟有如此胆识,明知我大秦等王朝均已出手,却仍敢发兵,难道他们真有这般自信?”
嬴政低声自语。
他不相信璃阳没有收到三大王朝出兵的消息。
原本以为,邶凉得知此事后会有所顾忌,见好就收,守住自己的疆土。
而他们,则可不费一兵一卒,轻松得到璃阳承诺的回报。
但没想到,邶凉并未退缩,反而依旧选择进军。
这让嬴政感到困惑——难道邶凉真的如此自信,自信到以为能独自抗衡诸大王朝?
“虽说并未派遣主力,各王朝援军不过十万之众,但这终究代表了我们的态度。”
“邶凉执意开战,看来是下定决心要一战到底了。”
嬴政眼神逐渐凝重,眼前的情况与他原本的预想大相径庭。
即便开战也无妨。
他并不认为在各方支援之下,璃阳会吃大亏。
之所以有所担忧,是因为其中存在变数。
这个变数,就是那位深不可测的邶凉驸马——李明升。他不久前名动天下,独自击败众多武道高手。
然而璃阳朝廷曾明确表示,他们有办法应对这位邶凉驸马,不需要其他王朝插手。
这也是当初他同意出兵援助的原因之一。若非如此,他本不愿派大秦军队去支援。
正是因为璃阳表现出了足够的把握,他才决定出兵,以此换取璃阳承诺的丰厚回报。
“陛下,邶凉驸马虽强,但我大秦将士也不弱。蒙恬将军必定能凯旋而归!”一名大将走出朝列,语气坚定,显然对蒙恬充满信心。
不仅是他,朝中大多数人都持同样看法。他们未曾见过李明升出手的威力,也不了解巅峰武道强者的可怕,因此对蒙恬率领的十万秦军充满信心,坚信他们能够击溃邶凉。
就连嬴政也这么认为。蒙恬是大秦名将,虽然并非百战百胜,但也相差不远。以前镇守边疆时,他曾让异族闻风丧胆,在九州边境的威名,仅在邶凉王徐霄之下。
与此同时,在大唐的长安城。这座天下最繁华的都城,处处可见身穿锦衣绸缎的行人,商铺林立,尽显富庶之景。
而在长安城深处的皇宫大殿内,唐皇李世民缓缓起身,盯着前方送来的战报,神色凝重,更带着几分惊讶——他没想到,即使知道三大王朝已出兵援助璃阳,邶凉仍选择主动出击。
邶凉现在的处境,已不止面对璃阳一个对手。
还要加上三方势力!
虽然三方各自只派了十万兵马,但这已经表明了他们的态度。然而邶凉仍然选择出兵,显然已经站在他们的对立面。
不过李世民也能理解徐霄的决定。
他听说过邶凉与璃阳之间的旧怨,往重了说,确实是不死不休。
而这一次,正是对付璃阳的好机会。
换作是他,恐怕也不会错过这样的机会。
“可是,竟然敢以孤军对抗我们三方,再加上璃阳本身也是一个王朝——等于独自面对四方势力。”
“这邶凉……倒是气魄不小!”
唐皇李世民缓缓说道,语气中明显带着一丝不满。
他觉得大唐被轻视了,威严受到了挑战。
毕竟在他这些掌权者看来,
邶凉这次……本该选择避其锋芒。
但如今局势的发展,却远远超出他的预料,让他感到意外。
“陛下,邶凉有底气并不奇怪。他们确实兵强马壮,只是根基还浅,能调动的兵力不过三十万。”
“我们最该警惕的,是那位邶凉驸马李明升。”
“自从他出现后,天下发生了太多难以解释的事。他一路走来,从未败过,绝非寻常人可比。”
“虽说璃阳已有对策,但我们不能全靠别人,必须自己做好准备。”
大唐国师袁天罡说道。
他是大唐朝廷的第一高手,掌控着庞大的不良人组织,也曾亲眼见过李明升的实力,深知这位武者已达到化腐朽为神奇的境界。
对邶凉军本身,
他并不怎么担心,真正让他忧虑的是那位难以理解的绝顶高手。
武道仙神的极限,不过是破开数千甲便力竭,能与一万人马周旋,已是超乎想象的存在。
而一位天人,就算算到最高,也不过十万斤的力量。
但此人……却根本无法用常理衡量。
袁天罡无法想象,璃阳王朝到底要用什么办法,才能限制这位武道无双的邶凉驸马。
因此他的建议是:
大唐可以支援璃阳,但必须做好万全准备,以防万一发生意外时能够及时撤退。
然而现在,大唐派出的十万援军已经快抵达璃阳皇城太安。
此时再提这些,似乎已无太大意义。
袁天罡心中隐隐不安,却说不清原因。
———
大明皇宫中,
正德皇帝朱厚照坐在殿中,眉头微皱。他也没想到,邶凉会如此果断地选择开战。
在那些站在世界顶端的掌权者眼中,邶凉本应屈服,见好就收,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轻易再次开战。
虽然各大王朝派出的军队不多,但这代表了他们的态度。而邶凉,却毫不犹豫地站到了他们的对立面。
“既然邶凉执意开战,我们也只能谨慎应对。”
“邶凉实力不弱,唯一不足的是底蕴。他们之前只在邶凉这片贫瘠之地发展起来。”
“更何况,他们还有那位驸马坐镇。”
朱厚照的想法虽简单,但也明白要多加小心。
毕竟邶凉军威名远扬,曾经曾击败六国,其中一国几乎升为王朝,实力非常强大。
当然,对于邶凉王徐霄的崛起经历,身为后辈的朱厚照听闻时,也不禁心生几分敬佩。
这位邶凉王一路走来实属不易,能在邶凉这片贫瘠之地发展到如今,已超出常人想象。
若换作他人,恐怕无人能再现徐霄的奇迹。
但敌人终究是敌人。
既然双方已站在对立面,那就无需多言,一切靠实力说话。
他并非鲁莽之人,也绝非愚昧。
面对十万支援璃阳的大明军队,
他下令:如果能打,就打;如果形势不利,立刻撤退,不必为璃阳拼命。
毕竟大明与璃阳之间并无深厚情谊,
不可能为对方死战到底。
……
与此同时,
邶凉与璃阳最终决战的消息,逐渐传遍江湖。
随之而来的,还有更多细节——
世人皆知,邶凉若要攻破璃阳,不仅要面对璃阳一国,还要对抗另外三个王朝的联手!
虽然璃阳已名不副实,但仍是正统王朝之一。
如此算来,
邶凉此战,竟是以一敌四!
听闻者无不震惊,难以置信。
这般胆识,实在令人震撼。
若是普通人,甚至是其他王朝势力,
若得知要面对四个王朝,必定会反复权衡,不敢轻举妄动。
可邶凉却毫不犹豫,毅然发动这场战争。
也正因如此,
这一战注定引起天下关注!
“没想到邶凉王竟有如此胆量,说打就打,明知三大王朝已出兵相助,也毫不退让。”
“其实他们已经没有退路了。邶凉地贫民苦,此战几乎耗尽所有粮草金银等资源,如果就此放弃,代价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