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二十四日,清晨的阳光刚洒进办公室,机械公司的捷报便传到了总部——摩托车生产线全面安装完毕,并且成功组装出了第一辆二轮摩托车!
瞿子龙立刻起身,带上总公司一众高层,两辆吉普车风驰电掣般驶向机械公司。
整个厂区弥漫着一种近乎凝固的兴奋。
流水线末端,一辆崭新的摩托车静静停驻,车身反射着顶棚投下的白光,仿佛一头尚未觉醒的金属猎豹。
老师傅们围在旁边,屏息凝神,目光片刻不离。
瞿子龙、徐晓华、瞿子晴、安纤雪、芮齐艳、杨再凯、刘启等厂领导悉数到场。
令人意外的是,姜书记也不知何时悄然站在人群外围,背着手,看似随意地望着厂房钢架,实则耳朵早已竖了起来。
这辆摩托,源自瞿子龙从咸鱼App上“淘”来的图纸。
它的原型是九十年代的奔田cb125。最与众不同的,便是那台并列双缸发动机和左右对称的双排气管。
上辈子瞿子龙就曾拥有过一辆二手摩托,一骑就是七八年,对这款车了解是深刻地。
在九十年代,国内摩托车多是“哒哒哒”响的单缸机,而cb125那种“突突突”的、绵密而浑厚的声浪,一入耳便知高级。尽管排量只有125cc,但双缸结构使其在高转速下表现异常出色,时速一旦超过八十公里,便如脱胎换骨,动力平顺强劲,骑行质感远非单缸车可比。
外观两根锃亮的排气管就是它的勋章。后来无数模仿者试图复刻,却大多只得其形,发动机的震动和噪音控制不堪入目,甚至出现过“假双排”——跑了好一阵,其中一根排气管还是冷的,沦为笑谈。
在上一个时空,这款车的高配版售价接近两万八,相当于九十年代一个普通人好几年的积蓄。
它最吸引人的,是车头那个流畅的导流罩。在当年,这就是“专业”和“运动”的代名词,不仅好看,更能有效降低风阻,提升高速稳定性,因此才有“时速一百二也不飘”的美誉。其次是它强悍的动力:罕见的六速变速箱,比通常多出两个档位,动力衔接更顺畅,加速更凌厉。此外,它还有极强的实用性——宽大厚实的后座载三人也轻松自如,这得益于它扎实的用料和充沛的低扭输出。
如今,在八十年代中期,将这样一款九十年代的经典产品提前呈现,无疑是一次彻底的“降维打击”。
“点火!”总装老师傅老赵亲自上阵,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颤抖。
一名年轻技工深吸一口气,上前拧动钥匙。
“突…突突…噗…”发动机咳嗽了几声,旋即陷入沉寂。
所有人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年轻技工脸涨得通红,额头沁出细汗。他又试了一次,结果依旧。
“别急,”刘启排众而出,“我来看看。”他俯身仔细检视油路和电路,眉头微蹙。
一阵捣鼓,几分钟后,他直起身,语气平静:“有个线头虚接了,小问题。紧一下就好。”
技工赶忙操作,这次手稳了许多。
第二次拧动钥匙。
“轰——嗡嗡嗡嗡…”
一阵低沉、有力、绵密不绝的轰鸣声骤然炸响!如同沉睡的猛兽终于苏醒,发出了宣告力量的第一声咆哮!
“成了!!”不知是谁率先喊了出来!
顷刻间,整个场地被震耳欲聋的欢呼声淹没!
工人们跳着、笑着,激动地互相捶打肩膀!老赵师傅眼泪都在眼眶里打转,使劲拍着身旁李工程师的后背:“老李!听见没!响了!它真的响了!”
连姜书记也忍不住挤进人群,围着那辆还带着些许毛刺、散发着新鲜油漆和机油味的摩托车转了两圈,连连点头,声音里满是赞叹:“好!好!真让你们给搞出来了!”
瞿子龙上前几步,手掌轻轻抚过摩托车还带着金属凉意的油箱和导流罩。他的动作很慢,指尖感受着那些严丝合缝的接驳处和光滑的漆面。
“赵师傅,”他开口,声音在逐渐平息的欢呼声中显得格外清晰,“带质检组的老师傅,从头到尾,再过一遍。所有数据,一丝一毫都不能差,全部记录下来。”
老赵立刻收敛了激动,重重点头:“瞿总放心,我亲自盯着!”
瞿子龙又转向刘启:“这条线,从现在开始,全力运转。产能爬坡计划立刻启动。刘厂长,你负责协调生产;二姐,质量把关你一定安排到位,每一台下线的车,都必须和这第一台一样。”
“是!”两人异口同声,脸上充满了临战般的郑重。
姜书记这会儿也顾不上“看风景”了,凑到近前,弯着腰仔细瞅那台还在低沉“突突”作响的发动机,像是要看出朵花来。“子龙啊,”他抬起头,脸上是抑制不住的惊奇和赞叹,“这大家伙……真就这么造出来了?咱们清江,自己能造摩托了?这……这声音听着就带劲!”
“这才刚刚开始,姜书记,咦,您来了也不事先说一声,我好带全厂扫榻相迎,”瞿子龙笑了笑,语气却沉稳如山,“这只是第一台,是零的突破。接下来,是要让它变成十台、一百台、一千台,要让它跑出我们厂门,跑遍清江,跑遍全省,甚至跑遍全国。”
他的话仿佛带着重量,落在每个人心上,让刚刚放松的气氛又重新绷紧了几分,但那紧绷里,是更炽热的渴望和干劲。
姜斌摆手笑道:“还扫榻呢,大家都这么忙,我就是过来看看,至于你大动干戈么?不过,这摩托好啊,咱们清江也能成产机动车了,好啊~”
言辞中,如释重负的笑容怎么也收不住,
“瞿总,”生产科长挤过来,手里拿着本子,“工人们都问,咱们这车……叫啥名啊?”
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瞿子龙身上。安纤雪轻声提议:“要不,就叫‘清江牌’?或者‘西坡牌’?”
瞿子龙凝视着眼前线条流畅、泛着金属光泽的摩托车,沉吟片刻,摇了摇头。
“我们靠什么走到今天的?”他环视众人,声音不高却极具穿透力,“是靠敢想敢干,是靠这股子不服输的闯劲!我们的摩托车,也要有这股劲儿!”
他手指轻轻一点油箱上方的空白处:“就叫——‘闯将’!”
“闯将……”姜书记低声重复了一遍,猛地一拍大腿,“好!这个名字好!有气势,有寓意!符合咱们改革闯关的精神!”
“闯将!闯将!”工人们也跟着低声念叨,随即声音越来越大,最终汇成一片兴奋的声浪。这个名字,仿佛一下子说到了他们心坎里。
“不仅仅是名字,”瞿子龙抬高声音,压下场内的喧哗,“我们要立刻制定详细的产品标准、检测流程和售后服务方案。刘启,你牵头,三天内我要看到初稿。”
“明白!”
“徐总,”瞿子龙看向身边的执行总裁,“市场预热和渠道搭建可以启动了。首批车辆,优先满足清江本地和周边县市的需求,打出口碑。”
徐晓华立刻点头:“我已经让市场部做预案了。我们会结合‘闯将’这个名字,做一波宣传。”
正说着,一阵轻微的“滋滋”声响起,伴随着淡淡的焦糊味。众人一惊,循声望去,只见那台“闯将”摩托的右侧排气管接口处,正冒起一丝若有若无的白烟。
“快!熄火!”老赵师傅反应极快,一个箭步上前关了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