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锚基地的晨光,裹挟着热带独有的闷热气息弥漫开来。当第一缕阳光穿透玻璃,洒落在夏宇身上时,他晨练的身影像是被镀上了一层耀眼的金光。夏宇的心情格外舒畅,心底总有种预感,似乎有好事即将降临。
距离上次核心会议,已然过去了八个月之久。这八个月里,“遮天之手”和卡隆国犹如两台精密运转的机器,全力推动着核项目和卫星项目。进展十分顺利,上个礼拜,张强和娜塔莎向他汇报时表示,整体进度已完成百分之九十。
夏宇走进办公室,刚准备处理文件,通讯器便急促响起提示音,有人请求通话。
“老板,装配车间传来消息,核工厂已经成功生产出一枚核弹,引爆装置也调试完毕,就等您确定实验场地,并给这枚核弹命名了。”张强的声音从通讯器里传出,虽极力压抑,但仍难掩其中的紧张与激动。这八个月,他带领工程兵在西部花岗岩层下,艰难挖出三层地下工事。从原料提纯车间到武器装配线,每一处细节都严格按照研究中心工程师设计的标准搭建,如今终于迎来了检验成果的关键时刻,就差最后一步。
夏宇没有立刻回应,目光缓缓移向办公室沙盘边缘的印度洋区域。卡隆国境内有不少无人区,北部沙漠甚至有超过两千平方公里的禁入地带。但他深知,只要核爆在卡隆国领土上发生,哪怕当量极小,大国的卫星遥感数据也会在第一时间将“爆炸产生热源和异常核辐射”与卡隆国关联起来,最后很有可能调查到遮天之手。目前,红警卫星还在紧张调试中,地面雷达网虽能覆盖周边五国,却无法阻挡全球各大情报机构的监测。一旦被盯上,遮天之手在卡隆国建立的根基便会瞬间暴露,极有可能引来致命打击。当下的遮天之手尚不具备全球打击能力,所以他绝不能冒险。
“不能在卡隆国境内实验。”夏宇按下通讯器的接入键,确保张强、娜塔莎和谢靖都能听到,“把印度洋中部的无人岛数据调出来,我需要近三个月内没有商船、科考船经过的区域。这枚核弹,就命名为‘磐石 - 1号’。”
娜塔莎响应迅速,短短十秒后,夏宇办公室的屏幕上便弹出数十个岛屿的三维模型。大多是露出海面不足百米的珊瑚岛,有的在涨潮时甚至会被海水淹没。直至一个标注“代号:孤礁”的岛屿停留在屏幕中央——它距离最近的斯里兰卡港口有1100公里,卫星图像显示岛上仅有稀疏灌木,毫无人类活动的痕迹。更为关键的是,过去三个月的航迹图显示,这片海域连远洋渔船的信号都未曾出现,他远离大部分船只的航线。
“孤礁岛面积约0.8平方公里,最高点海拔12米,地质结构为玄武岩,能够承受1.5万吨当量的核爆冲击。”娜塔莎指尖在屏幕上滑动,熟练调出岛屿的地质勘探报告,“周边两百公里内没有海底光缆,核爆产生的冲击波对海面船只的影响可控制在五十公里内。只要我们提前查探这片海域,短期内不会有人发现我们在此进行核实验。”
“短期?”谢靖的声音带着一丝疑虑,“即便只是1.5万吨的小当量,核爆产生的电磁脉冲和放射性尘埃,还是会被灯塔国的‘锁眼’卫星、俄国的‘猎豹’卫星捕捉到。一旦核爆发生,不出一小时,全球的情报机构都会将焦点聚焦在印度洋中部。”
这正是夏宇最为担忧的问题。红警卫星的发射已进入最后阶段,燃料加注、轨道校准均已完成,原计划两周后发射。可核弹实验却刻不容缓——核工厂的第二条生产线已开始生产“磐石 - 2号”,若不先验证“磐石 - 1号”的稳定性,后续生产只能被迫停滞。更重要的是,研究中心急需核爆数据来调整导弹参数,以确保未来核弹能发挥出最大威力。
“实验时间定在三天后的夜晚。”夏宇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击,沉稳说道,“娜塔莎,你负责安排运输,动用我们刚生产的新型潜艇。航线务必避开所有商船航道,航行过程中必须潜伏在水下五十米以下深度。”
“明白。”娜塔莎立即回应,“我会调派十名红警工程师随行,保证两小时内完成装船出发。”
夏宇转而对谢靖说:“雷达站这边,在潜艇出发后重点监控卡隆国上空,不能有丝毫懈怠。”
谢靖手指在键盘上飞速敲击,说道:“我们还需要福克兰的协调。”
“福克兰那边我去沟通。”夏宇补充道,“你还要密切监控周边国家的海军动向,尤其是阿三海军的东部舰队——他们在安达曼群岛设有军事基地,距离孤礁岛仅800公里。一旦他们的巡逻舰偏离航线,必须第一时间通知运输潜艇调整位置。”
张强一直沉默不语,直到夏宇分配完任务,才低声开口:“老板,‘磐石 - 1号’当量虽只有1.5万吨,与广岛原子弹相当,但核爆产生的蘑菇云高度仍会达到八公里。还有放射性尘埃,尽管玄武岩地质能减少尘埃扩散,可海风还是会将少量辐射物质吹向周边海域。一旦被检测到,会不会留下我们的痕迹?”
夏宇沉默片刻,调出孤礁岛的气象数据——三天后的凌晨,那里将有一场持续四小时的雷暴,风速达每秒15米,云层厚度超过两公里。这既是潜在的危机,却也可能成为绝佳的掩护。
“利用雷暴。”他突然说道,“让工程师在组装核弹时,将引爆时间设定在雷暴最剧烈的时刻。雷暴产生的电磁干扰能有效掩盖核爆的电磁脉冲,云层也能遮挡蘑菇云的轮廓。至于放射性尘埃,他们也无法借此追踪到我们。”
众人瞬间领会了夏宇的意图——红警卫星一旦成功入轨,便能实现对全球的精准定位,也可为遮天之手的导弹提供导航。到那时,即便被发现,“遮天之手”也有了与大国抗衡的底气。但此刻,他们必须如履薄冰,精心策划这场“意外核爆”,完成对核弹的验证,同时巧妙隐藏自身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