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儿?进来。”沈之寿在里头叫人。
被点名的丫环看着偷笑的管家大人,磨蹭着进去了。
“小小年纪的有什么心事?”沈之寿不经意的问,“明天就出发去乡下了,早上天亮就出发,下午能到。”
云清寒:“奴婢还是要跟着去吗?”
“不然呢。”沈之寿饶有兴致的看她,“你还想一个人留家里偷懒不成。”
这么个大帽子,云清寒可不想要,她着急解释,“不是不是,奴婢只是担心书房丢东西,奴婢得守着这里。”
“奴婢绝没有想偷懒的想法的。”云清寒声音越来越小,“其实就是四小姐有些吓人。”
沈之寿无语:“你也不用记那么久吧。”他以为说的还是四太太罚的那一顿呢。
这丫环也太记仇了,一件小事记那么久。
云清寒无奈极了,她昨天晚饭的时候已经觉得出去逛逛也许能发掘点别的机会了,谁知道四小姐就带了大少奶奶过来。
“老爷,不是说那个事儿。”云清寒还是决定提醒一下,“奴婢是怕四小姐再弄点儿别的事情出来。”
“你觉得,四小姐还能弄出来什么事儿?”沈之寿觉得自己女儿很乖巧的,“说得出来道理我就不罚你了。”
云清寒只想了三秒,“昨晚四小姐带着大少奶奶过来让奴婢帮着看信。”
一句话让沈之寿感觉到不对,虽然他女儿读的书不算太多,但也足够平时用了,看个信怎么还要找人。
“说。”沈之寿神情严肃了些。
云清寒抖了一下,“是朋友的问好信,也是邀请信。”她说,“那人说自己入了一个会,为国民奔走,想邀请大少奶奶也加入。”
偷摸看了眼老爷的脸色,云清寒小声的说,“想让大少奶奶在这里发展些人一起做利国利民的大事,还想让大少奶奶金钱上支持一下。”
沈之寿神色严肃,“大少奶奶怎么说的?”
“ 奴婢没有直接告诉大少奶奶信上有什么,只是建议把信烧掉。”云清寒有一说一,“大少奶奶应该是问过四小姐信上有什么了,后来让奴婢保密,说她自己跟老爷和太太说。”
“我知道了,不要往外说,也不要告诉大少奶奶和四小姐我知道这件事。”沈之寿的想法是让别人猜不出来的,“这次外出你要备些笔墨之类的。另外备点空白的册子和纸。”
“是,老爷还有别的吩咐吗,奴婢一并备好。”云清寒不对书信一事追根问底,“奴婢没有坐过长时间的马车,奴婢害怕自己会晕会吐,想讨点药之类的。”
沈之寿挥挥手,“药之类的你和吴妈妈去说,让她给你弄,你先去和她说吧。”
此刻被他们提到的大少奶奶,正和沈太太汇报工作。
两婆媳坐在一块儿,范瑞雪先问了对于账本上不明的几处地方,然后就说了自己收到信的事情。
范瑞雪还是有些忐忑的,她头回遇到这种事情。
“你自己以为应该怎么处理。”沈太太问她,“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说出来。”
范瑞雪心里没底,“这样大逆不道的书信儿媳已经立刻烧掉了。”
见婆婆点头,她心略安了点,“只是儿媳害怕她会再寄信来,也担心她入了歧途。”
若是再有这样的信过来,被人给半路得了去,他们沈家满门一个都跑不掉。
沈太太:“你做得是对的,但是这件事应该如何善后呢?”她提醒儿媳妇,“你说信烧了就最好是真的烧了,不然那就是个随时会让沈家万劫不复的东西。”又问:“这个人和你很熟悉?”
当然熟悉,不然书信也送不到这里来。
“儿媳出嫁前和她多有往来。”范瑞雪说道,“所以才为难。”
为难要不要出首告发,要不要劝解对方。
沈太太想了一下,“既然和你关系好,那你总不好出首去告发的。”
而且范瑞雪能来往的朋友,必然是和她家世差不多的人家,她去告发,连累那家被抄家灭族的,到时候范瑞雪也没法儿做人了。
这也是范瑞雪为难之处,她想了一晚上,实在不知如何是好了。
“婆婆,儿媳实在不知怎么处置这件事。”范瑞雪低头求助,“望婆婆指点。”
沈太太:“你叫文娟帮你写两封信,一封给你那位朋友,与她说明你不会参加;另一封给她的家族,让她族人自行处理吧。”
“是,儿媳知道了。”范瑞雪有了主意,“那儿媳再写一封寄回娘家,也免得家中其他兄弟姊妹猝不及防的不知如何处理。”
沈太太想起来什么又问,”此事还有谁知道?“
范瑞雪:”四妹妹帮我看的信,还有书房的清儿看过,她们俩都劝我把信烧了。“
“行,我都知道了,老爷那边我会知会他一声,你就不必再过去说了。”沈太太送她出门,“不要多想,明天我们就要出门了,你想好要带谁去了吗?”
范瑞雪:“带小荷吧,她力气大些,人也机敏,小鱼稳重些守着院子更合适。”
“行,那你回去收拾用的东西带上,这次出去要待好几天。”沈太太站在廊下,想想又叮嘱,“刚才你说的事情,只怕老爷已经知道了,清儿和文娟那边,你不要生气才好。”
不得不说,沈太太是了解自己家人的,她早就猜到了沈四和清儿应该已经说了这件事。
事实上,她也确实猜对了。
她和范瑞雪说了几句话,就听了下人来禀告,说是四太太亲手做了帕子送过来。
四太太过来,那就是代表女儿过来的了,估计是因为担心姑嫂关系不好直接让沈文娟过来。
“喏,看吧。”沈太太和儿媳妇说话,“这沈家所有的消息最后都会到主院来。”又说,“等你将来接手,希望你也能做到这点。”
这是希望也是敲打,让家里的少奶奶意识到这个家目前做主的是谁。
范瑞雪往外走的时候正好碰上四太太火急火燎的赶进来,她调整好情绪,打了招呼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