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胤礽被废、终身圈禁咸安宫的旨意下达后,宫中人人噤声,无人敢为这位失势的前太子求情。这日,英台抱着弘历在御花园散步,恰巧遇到被侍卫押送前往咸安宫的胤礽——他虽已清醒,却面色憔悴,眼神空洞,再无往日太子的威仪。
弘历趴在英台怀中,看着胤礽的模样,突然伸手拍了拍英台的肩,奶声奶气地说:“额娘,二伯伯好可怜,能不能让他不坐牢,像张爷爷家那样,有吃有喝就好。”(注:张爷爷为府中退休老仆,家境殷实却无官职)
英台愣住,随即抱着弘历去见胤禛与康熙。当康熙在畅春园听到弘历“让二伯伯做富家翁,不做牢”的请求时,先是一怔,随即笑出声:“这孩子才一岁多,竟懂‘留一线’的道理,倒是比我们这些大人还通透。”
胤禛也颇为惊奇:“弘历从未见过这般阵仗,却能说出‘有吃有喝就好’,不执着于‘惩罚’,反而念及亲情,实属难得。”
英台补充道:“太子虽有错,却也是皇阿玛的嫡子,若终身圈禁,未免太过凄凉。弘历的请求,既顾全了国法,也留了亲情余地,或许是个两全之策。”
康熙看着怀中把玩平安扣的弘历,眼中满是欣慰,沉吟片刻后道:“好!便依弘历所言,免胤礽终身圈禁之刑,削去所有封号,贬为庶民,赐京郊良田百亩、宅院一座,让他做个安稳的富家翁。”
他话锋一转,想起胤礽此前曾与宫中侍女苏瑾有情,却因太子身份未能如愿,便补充道:“苏瑾早年对胤礽有情,且无过错,便让她随胤礽一同前往京郊宅院,往后相伴度日,也算给胤礽一个归宿。”
旨意下达后,胤礽接到消息时,当场红了眼眶——他从未想过,自己落得如此境地,竟会因年幼的侄儿一句求情而免于牢狱,还能与心上人相伴。苏瑾得知后,也甘愿放弃宫中身份,随胤礽前往京郊,从此过上了耕读相伴的平民生活。
小星禾看着玉佩映出的画面:京郊宅院中,胤礽与苏瑾一同打理菜园,偶尔读书品茶,虽无往日繁华,却多了份安稳平静;弘历偶尔随英台前往探望,每次都会拿着小点心分给胤礽,而胤礽看着这个救了自己的侄儿,眼中再无往日的争储野心,只剩平和与感激。
康熙得知胤礽的近况后,对胤禛与英台道:“弘历这孩子,不仅化解了一场旧怨,更让朕明白,江山安稳,不仅需要国法严明,更需要留一份人情温度。这或许,就是他‘选平安’的真意。”
虫洞的光芒渐渐温暖,像是在为这场跨越权力纷争的亲情和解,送上最温柔的祝福。
回到现代后,小星禾将这段“稚子求情”的记忆补充进展区,还原了御花园求情、京郊宅院相伴的场景。游客们看到弘历以稚语化解旧怨,胤礽与苏瑾得享安稳,纷纷感叹:“最纯粹的童心,往往能击穿最复杂的权力壁垒。弘历的一句求情,不仅救了胤礽,更让这场持续多年的储位之争,有了一个带着温度的收尾。”
如今,每当有人在展柜前驻足,玉佩上弘历递点心、胤礽温和接下的画面印记就会微微发亮,像是在诉说那段藏在稚语与和解背后的往事——真正的江山安稳,从不是靠斩尽杀绝的决绝,而是靠留有余地的宽容;一份来自孩童的纯粹善意,有时比成年人的精密算计,更能化解根深蒂固的怨怼,让人心归于平和。